????导读: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方法欠缺,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其稳定就业,进而脱贫致富。桃源县找准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薄弱环节,针对农民工自身短板,切实履行政府职责,通过搭机构、建制度、强服务,实实在在为农民工解难题、保权益、促就业,组建、发挥劳动保障协会作用,凝聚合力,抱团发展,让农民工有了主心骨,有效解决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
务工人员赠送的锦旗
????桃源县农村劳动力46.5万人,转移就业达35.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76.6%。常年在外务工人数达22.4万人,年劳务收入40亿元。为有效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该县探索建立了协会跟踪维权的服务模式。
????一、大胆决策,顺势而为,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出务工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纠纷和矛盾也不断显现。为此,自2004年起,桃源县及时调整服务方式,由单一的劳务输出向长期跟踪维权服务转变。组织成立县劳动保障协会,鼓励发动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协会,由协会为所有会员提供免费的跟踪维权服务。桃源县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维权协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推行劳动者维权“定领导、定责任、定时限、包解决”的“三定一包”工作制,实行月度工作汇报制度,实时督导、检查,为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基层,建章立制,维权服务规范有序
????近年来,桃源县不断探索完善劳动维权服务模式,自2010年起,实施“六统六分”工作思路,即统一认识,分级负责;统一规划,分年实施;统一设计,分乡建设;统一筹资,分家承担;统一施工,分点核算;统一验收,分等奖励。采取“多方筹资,统筹建设”的办法,连续3年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对全县39个乡(镇)、26个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分批实施改造,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维权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通过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保障平台作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严格管控,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
????建立了“桃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将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纳入预案管理,量化目标、落实责任、层层督导,针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提前进行排查处置,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根据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和性质,划分为三个级别,按照级别及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确保事态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将劳动维权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评范畴,出台了五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劳动保障协会制度,明确了劳动维权投诉受理、管辖范畴、案件承办、情况汇报等工作程序。做到投诉有人管,案件有人办,处理结果有存档。
????三、十年如一,上门服务,二十余万户户户到位
????桃源县地域广,30%的乡镇属于山区。虽然大部分务工人员随着在外务工的经历提升了维权意识,但仍有近30%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单一的外出务工者没有能力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桃源县专门组建了一支由劳动保障战线退休老同志、司法干部、返乡农民工组成的15人的“劳动保障政策宣传队”。这支队伍十年如一日,走遍全县每个乡镇村组,全县有外出务工人员的20余万户家庭户户上门、一户不漏。通过宣传队上门走访,每年发放劳动保障政策宣传资料近6万份,吸纳劳动保障协会会员近6万人,为群众现场咨询解答各种劳动保障政策问题近1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能力,被群众亲切称为“打工者的贴心队”。
????四、真情为民,贴心维权,事事处处为劳动者着想
????做好劳动维权工作是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要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难度较大,原因有多方面,如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发生争议不配合处理、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等。桃源县针对维权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劳动维权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两年来,先后派员帮助务工人员处理劳动争议案件86起,直接受益人达353人,无一起维权不满意的投诉。
????10年来,桃源县劳动保障协会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为劳动者处理维权案件近1000起,办案人员跑遍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为劳动者获赔和追讨工资欠款共5800多万元。仅2014年,全县就协助353名务工人员追讨工资、工伤工亡赔偿、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纠纷补偿等980万元。
淮安职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