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职场资讯

安徽省无为县返乡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6-12-02 04:41:27   编辑:淮安教育网

????无为县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无为县总面积208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无为县总人口121.4万。无为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无为县外出务工人员约35万人。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的就业和劳动力流动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劳动力规模结构

????全县劳动年龄人口7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7.7%。其中16-35周岁约26.2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7.5%;36-49周岁约25.5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6.5%;50-59周岁约18.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6%。从近年来的劳动力监测情况来看,全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总体保持稳定、略有增长。一是无为县人口基数较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每年增幅约6‰,劳动力相对充足且青壮年居多,实际劳动力短期内仍呈增长趋势,人口红利暂未完全消退;二是部分青少年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未继续升学,“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增加,抵消了劳动力人口的自然减少。

????二、本地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一)促进就业方面。

????1、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县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和公共就业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推进乡镇、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各类就业专项活动,努力稳定和促进就业。

????2、搭建求职招聘供需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服务月”、“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等各类专场招聘活动,认真做好每月16日常规招聘会,充分利用县用工服务信息平台、人力资源市场室内外电子显示屏、招聘展板等免费发布用工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近五年来,无为县每年举办常规招聘会及各类专场招聘会20场左右,每年介绍用工均在2500人以上。

????3、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稳定性,有效缓解了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五年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6000多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500多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2000多人,发放培训鉴定补贴1700多万元。

????4、扎实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工作;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五年来,共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约1.5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约5000人,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约3000人。2016年,无为县制定了《无为县就业脱贫工程的实施方案》,启动就业脱贫工程,并配套制定了就业脱贫“两计划一办法”,(《无为县“就业脱贫乡镇行”岗位对接活动计划》、《无为县技能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和《无为县就业脱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扎实开展就业脱贫工作,大力帮扶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

????5、认真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落实社保补贴和促进就业、稳岗及岗位补贴政策。积极兑现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五年来共发放社会保险补贴3700多万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2013年共为企业申报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171.5万元,2014年共为企业申报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327.4万元,2015年共为企业申报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388.6万元、申报岗位补贴136.3万元,共计1023.8万元。2016年截至目前,为52家企业申报岗位补贴278万元,为19家企业申报稳岗补贴320万元。同时,按照上级政策文件要求,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补贴范围,积极落实创业、创业成功、求职和就业四项新的补贴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政策受众范围。今年截至目前,已为296人发放求职补贴23.68万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社保降率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稳定企业现有就业岗位,增强企业员工就业稳定性。

????(二)促进创业方面。

????1、制定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先后制定了《无为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无为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和稳定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无为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些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了全县创新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了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体系。

????2、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利用生产厂房、老旧校舍、商业场所、科研基地、培训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设施,建设功能一体化的众创空间。结合无为电线电缆制造、羽毛羽绒加工、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实际,鼓励经济开发区、各乡镇和社会机构建设青年创业园、科技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个创业载体

????3、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服务。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服务“三位一体”创业扶持工作模式,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民工等人员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依托县创业指导中心,为各类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风险评估、方案设计、开业指导、融资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此外,还充分发挥创业扶持政策的引领作用,在认真落实省、市相关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本土化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制定了《无为县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兑现办法》、《无为县大学生创业十项政策》、《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和《无为县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等创业扶持政策,为各类群体创新提供支持。

????2012-2015年,全县每年新增企业分别为702家、982家、1037家、1097家,每年新增个体工商户分别为4007户、3587户、4177户、5038户;2016年1-10月,全县新增企业1448家、新增个体工商户5258户。2012-2015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分别为2.56亿元、3.1亿元、2亿元、1.95亿元(其中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分别为320万元、365万元、435万元和570万元),2016年截至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其中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为550万元)。返乡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创办企业数约占每年个体工商户、企业新增数的10%。。截至目前,全县万人拥有个体、私营企业户数358.3个,较2012年204.3个增加了75.4%。

????三、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情况

????2007年,无为县被评为国家劳动力转移示范县。近五年来,无为县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保持在35万人左右。从转移就业去向来看,县内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以省外为主。统计数据显示,省外转移就业约30万人,其中:京津地区约8.4万人,占28%,,苏浙沪地区约14.3万人,占47.7%,其他省市约7.3万人,占24.3%;省内转移就业约5万人。早在1996年,无为县便针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新趋势,因势利导,在全省率先实施“凤还巢”工程,陆续出台了一些列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务实举措和优惠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每年人社部门调查统计,结合国家统计局无为调查队发布的《2015年无为县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抽样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每年返乡就业的农民工约4500人左右,返乡就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电线电缆、羽毛羽绒、纺织服装及商业服务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部分掌握一定技术的返乡劳动力也进入了电商行业及建筑业就业(如原来随包工头外出从事建筑的劳动力随包工头回乡投入家乡的建设)。每年返乡创业的约500人,主要集中在电线电缆、羽毛羽绒、纺织服装、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返乡就业创业劳动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及承接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外县劳动力来无为县就业人数呈缓慢增长趋势,2012年外县来无为县劳动力约2万人,2016年约3.4万人,每年增加约3000人(含随承接转移企业来无为县的产业工人约400人),多在无为县工业、商业服务等行业就业。

????四、本地就业形势特点及变化

????从近五年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当地就业劳动者的素质、就业质量、工资待遇逐年所有提高。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2.6万人,占14.4%,初、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约12.5万人,占69.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2.9万人,占16.1%。近几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高校的扩招以来,无为县大专以上学历劳动者显著增加(据高校毕业生报到及档案回原籍数据显示,近三年每年非师范类毕业生约4000人左右,但这部分人大多在外地就业,约占总数的90%,留在当地就业人数较少,约占总数的10%);从所从事的行业来看,县内劳动者在二产就业的约11.9万人,占66.1%,在三产就业的约6.1万人,占33.9%(2015年无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无为县2015年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10.7:59.2: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二、三产特别是三产的占比正在逐年提高)。二产主要以建筑业、制造业为主,其中制造业主要是电线电缆、羽毛羽绒、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行业,三产以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和居民服务为主;从工资待遇来看,近五年薪酬调查数据显示,县内8小时工作制企业2012年人均工资约3.4万元/年,2013年人均工资约3.8万元/年,2014年人均工资约4.1万元/年,2015年人均工资约4.6万元/年,2016年人均工资约4.9万元/年,逐年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加工制造业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工资较高,平均达6.2万元/年,商业服务及纺织服装业工资偏低,平均约3万元/年。随着企业及劳动者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县内大多数企业周工作时间均按劳动法执行,少数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都能事先与劳动者协商,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1、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并存。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压力增大,困难人员就业难,劳动力供求矛盾趋于激化,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更加艰巨。一是受经济下行影响,县内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用工需求有所减少;二是劳动者择业观念还未完全转变,特别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不愿从事“苦、脏、累”等工作;三是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的就业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企业技能人才短缺,无技能或技能单一的劳动者求职难;四是部分企业用工环境不优,工资待遇较低,劳动关系不完善,企业招人难、留人更难。五是部分贫困劳动者帮扶实现就业难度较大,无为县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者在外务工较多,留在该县的大多属于政策兜底对象,就业愿望不强,存在等靠思想,参加招聘或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且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比率较高,乡镇组织培训困难,帮扶实现就业难度较大。建议进一步加大就业扶持力度,综合运用政策、服务手段,努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无为县创新创业呈现出良好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相对缺乏,企业创办初期大多缺少资金,又要缺少资质和信用担保,一些成长较好的企业难以得到贷款。二是人才和技术不足,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技术来源主要靠创业者打工期间所学的一技之长,随着企业的成长,对人才和技术需求也随之上升,如果不及时招贤纳才,进行技术创新,就无法将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经营管理粗放,返乡创业人员从打工仔变成创业者,大部分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管理滞后的问题逐步显现,影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议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强化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在融资、人才、平台和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3、乡镇和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滞后。无为县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不到位,存在人手严重不足(且多为兼职),设施落后、资金不足、任务不堪重负等现实困难,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需要。同时,基层平台归乡镇政府管理,人社部门负责业务指导,这种双重管理模式,使得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难以调动,致使部分工作难开展、任务难完成、制度难落实。建议增加乡镇平台专职人员数量,并借鉴土地、财政所归口管理的做法,实现垂直管理。(沈豪庆)

淮安职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