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宁市人力社保局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为困难家庭未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人群“量体裁衣”,找准定位,推进精准化就业服务。2015年,累计推荐5名困难家庭人员至企业就业,托底安置17名困难家庭人员进入公益性岗位;2015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31%;178名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一、架起“连心桥”,精准帮扶就业。
????一是入户调查摸清情况。全市开展了困难家庭成员就业状况调查,掌握各类困难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就业状况、求职意愿及培训意愿等信息。全市困难家庭共计2827户、5600余人,其中劳动年龄段内需就业帮扶人员19人。
????二是职业介绍牵线搭桥。反馈调查信息,联系镇村人社干部真情走访,积极联系辖区企业,开展职业介绍,鼓励困难家庭人员进企业工作,实现造血帮扶。2015年共推荐64名残疾人、5名困难家庭人员至企业实现就业。
????三是公益岗位托底安置。针对无法胜任企业工作的特殊困难家庭人员,联系村(社区),开发保洁、收发等公益性岗位,让困难家庭人员就近就业,累计已安排15名上岗就业。
????二、开辟“直通车”,精准助力就业。
????一是登记认定收集信息。业务延伸下放后,群众办理就业失业相关事项可就近选择市镇两级平台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和便捷程度。办事过程中,新增收集求职意愿和培训意愿等信息,以便后续开展针对性职业推荐工作。
????二是信息共享快速推荐。充分利用市镇村三级就业平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求职意愿和培训意愿等相关信息导入系统后,实现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信息为基础,可针对性开展职业介绍和培训工作。同时,信息反馈给合作的人力资源公司,与市场合作提高就业推荐成功率。
????三是经费补贴增强保障。认真落实政策补贴,积极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2015年,共受理企业用工社保补贴3458人;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办理6129人。再就业援助政策全面惠及包括失土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人员,有效促进就业。
????三、铺设“快速路”,精准促进就业。
????一是就业工作有效前移。开展“就业工作提前介入”、“就业工作进校园”行动,开展应届高校毕业生情况疏理工作,收集岗位需求信息、职业技能培训信息、见习基地信息等印制专刊发放。先后多次组织海宁市企业前往武汉、成都、杭州、湖州举办校园招聘会。
????二是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开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清就业创业意愿,建立求职信息库,针对性开展就业推介和创业帮扶。完善人才网微信客户端双方互动功能,方便高校毕业生手机求职。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2015年累计举办9场,累计推出岗位15000余个。
????三是政策落实注重引导。完善和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基层就业,鼓励创业带就业。充分发挥见习基地作用,输送就业见习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活动到企业就业。完善托底安置,通过公益性岗位援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上岗就业,现在岗226名。
淮安职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