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职场资讯

聚焦求职需求 架设就业金桥——江苏省多措并举力促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时间:2016-07-18 08:17:14   编辑:淮安教育网

????2016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达54.8万人,同比减少0.4万人,总量虽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同时,由于受经济运行形势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复杂,任务仍然艰巨。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关键时间节点,聚焦毕业生就业需求,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快就业、早就业、就好业。

????一、创新完善政策,强化引领作用。立足抓早抓实抓好,3月份,专门制定下发有关文件,对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早作出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政策措施,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落实好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考研加分、学费代偿、提前转正定级、择优招录公务员等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对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部分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对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不超过1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额度发放贷款,并由财政按基准利率给予50%的贴息;加大对创业高校毕业生扶持力度,将原先发放的求职补贴调整为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由原先毕业年度享受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残疾高校毕业生,扩展到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毕业生,补贴标准由1000元提高到现在每人1500元,并将个人贷款额度统一调整为10万元,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申请期限不超过2年、额度最低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给予50%贴息,同时将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也一并纳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扶持范围。

????二、积极拓展领域,广开就业渠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的就业机会;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统筹实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2016年全省计划选聘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951名,招募“三支一扶”计划400名,安排到全省范围内的乡镇(街道)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和水利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积极拓展优质见习单位,着力开发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岗、管理岗等优质见习岗位,目前全省已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岗位14404个,组织见习对接洽谈活动267场,已组织6204人到见习基地参加见习,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的155%,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间可参照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60%享受生活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50%以上的见习单位,按每留用1人补贴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见习补贴。

????三、主动延伸服务,促进供需对接。在高校毕业生离校前2个月的关键节点,提前介入,全省联动,上下互动,主动服务,全省人社部门比去年提前一个月联动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月和就业促进月活动,主动为毕业生“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积极组织人社厅局长进校园活动,省市人社部门负责同志带领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代表深入高校与毕业生、教师代表座谈交流,面对面解读就业创业政策、解析企业岗位需求,帮助毕业生熟悉政策、了解社会,积极投身就业创业活动。开展菜单式“就业指导大讲堂”,从规模企业负责人、知名HR经理和基层就业创业典型中遴选人员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宣讲团”,走进高校分类开展更具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活动。在各高校普遍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联络站,密集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的校园专场招聘、巡回招聘和网络招聘活动,发挥线上线下两个供需对接平台的资源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求职交流机会。目前,全省已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803场,组织3.96万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4.32万个次,洽谈毕业生45.87万人次,现场达成就业意向7.3万人次。其中,6月5日,由省人社厅牵头,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国资委和省工商联等六部门共同组织,全省联动举行的“江苏省2016年高校毕业生公益专场招聘会”,仅南京主会场就有624家用人单位进场设摊,涵盖近50个专业领域,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诸多领域,提供软件开发、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建筑设计、行政管理等各类招聘岗位共1.2万个,吸引2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进场求职,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约8000人次。今年在活动期间,还启动“最具人气用人单位”和“最具社会责任用人单位”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

????四、形成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氛围。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密集宣传国家和省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各级人社部门认真梳理、精心编印实用性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材料,利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高校就业服务窗口、各类招聘会现场等广泛发送;发挥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立体式地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企业的典型事迹,及时发布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信息;通过门户网站专门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区》,加强与各高校就业网的链接,全面梳理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渠道、人社服务举措、招聘活动安排、以及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名录,方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查找;更多运用微博、微信和手机App等新媒体技术,打造网络化、移动化、个性化的政策宣传平台,以高校毕业生喜闻乐见、更接地气的方式,宣传解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同时,还积极通过开展网上在线访谈、“12333”政策宣传日、广场政策咨询等活动,集中解答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畅通人社部门与高校毕业生联系沟通渠道。1—5月份,全省印发政策宣传资料40余万份,组织政策宣传活动245场,就业指导服务活动277场,服务毕业生27.13万人次,有效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努力做到应享尽知。

淮安职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