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她生了一个女儿后,开始琢磨她应该听从谁的育儿建议。她开始研究世界各地的育儿习惯,采访了人类学家、婴儿看护专家和教育家。她在新书《爱斯基摩人如何给他们的婴儿保暖》中说,法国人教他们的小孩爱上健康食品,没有手推车的肯尼亚人用背带把孩子背在身上,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教孩子排尿,波利尼西亚人的孩子经常独自玩耍。这说明,世界上做优秀的父母的方式有许多种。
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家梅瑞迪斯在《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生理学与文化如何影响我们做父母的方式》中说:西方人的育儿方式只是跟婴儿的天性没有多大关系的文化建构。我们的文化的规则是为塑造特定类型的公民而设计的。比如,博茨瓦纳妇女一直背着她们的孩子,她喂奶的方式用西方人不客气的话说是按需供应,她们从不让孩子独自睡觉。相比之下,美国孩子经常长时间被放在塑料座椅或婴儿车里,她们按照写好的日程表喂他们,公认的规则是孩子有自己的床。这两种育儿方式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博茨瓦纳孩子生活在一个联系紧密的小群体里,对他们来说社会整合很重要。在美国,人们更喜欢独立自主,所以婴儿受到鼓励要独立。文化环境是决定我们的育儿方式的强大力量。
潘蜜拉杜克曼曾经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2003年移居巴黎,嫁给了一位英国体育作家,生了一个女儿、一对双胞胎儿子。她之所以一直在巴黎住了下去,是因为她发现,法国人的育儿方式既让她感到佩服,又让她感到困惑:在豪华餐厅里,她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小孩,而法国小孩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用刀叉吃饭,他们的父母可以平静地交谈(该书英国版的书名叫《法国孩子不乱扔食物》)。她家里到处都是孩子的玩具,法国人家里却很整齐,看不出他们家里有小孩。杜克曼说,法国人会给孩子立规矩,在一些事情上有严格的界限,父母会严格实施这些规矩。但在规矩内,法国父母信任他们的孩子,给予他们很多自由。在法国的托儿所,老师叫孩子们睡觉他们就得睡。在其他时间,他们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玩耍时不需要父母陪着,所以他们的妈妈还能有足够的精力装扮自己、做自己的工作。
法国妈妈中很少有人给新生儿喂母乳会超过10周,不是因为她们没有听说过母乳的好处,而是很难使哺乳显得雅观。法国父母会教他们的孩子学会耐心,不会听到孩子的第一声抱怨后就把他们抱起来,而是会等待5~10分钟,看孩子是不是真的醒了或者不开心。孩子可能只是在睡眠过程中翻身,马上就会接着睡。孩子要等他们的父母说完话才来理会自己。总而言之,法国父母不会把带孩子当做他们的一切,即使是优秀的父母也不会一直在等待满足他们的孩子的要求,父母们的需求至少跟孩子们的需求一样重要。照顾孩子只是法国母亲生活的一部分。
《纽约时报》说:书中罗列的许多所谓的法国人的育儿智慧都是显而易见的。法国父母不把自己的时间看做偶尔的、艰难赢来的福利,而是一种基本的需要。他们还花大量时间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美国人不也这样吗?她书中的一般性结论是依据她的美国和法国朋友以及她自己做妈妈的经历得出的,这些例证显然不够充分:当她自己无法对孩子强硬时,美国50个州的父母便都受到了指控。她认识的巴黎婴儿一睡就是一整夜,整个法国便获得了勋章。
《纽约时报》前专栏作家朱迪斯华纳却对法国人的一些做法表示赞许。杜克曼在书中说:孩子们应该说你好、再见、谢谢你和请。这能帮助他们知道,他们并非唯一有感情和需要的人。朱迪斯说:这句话说出了我认为是法国和美国人育儿方式最有意义的差异。我并不认为法国人的育儿方式就一定更好,或者法国孩子更听话、更快乐。但法国孩子确实比美国孩子更好相处,他们更懂礼貌。这直接源自他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
淮安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