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婴幼儿

寒假报兴趣班应遵循孩子意愿


时间:2017-01-17 05:09:41   编辑:淮安教育网

【家长调查】

放手派:孩子的意愿是学好的动力

袁女士的女儿今年5岁,暑假曾尝试报读少年宫的声乐班,但是由于报名太晚,所以没能轮上。当时很多朋友劝我说声乐班太火,让我报个别的班代替,但我们都不同意。因为孩子特别爱唱歌,我觉得不应该为了报班而报班,埋没了她的潜质。而且假如勉强让她学其它的,不仅学不好,还让她难受。于是最近她早早就看好了报名时间,力求能第一时间报上。

不少愿意把选择权交给孩子的家长都认为,只要家长留意观察或用心引导,总能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兴趣和潜质。另一方面,能不能学好离不开孩子最初的动力,家长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引导派:孩子啥都不懂难理性选择

马女士说,她自作主张给孩子报了美术和书法,六年下来,孩子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马女士认为,孩子缺乏见识和思考,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很多时候只是新鲜感,而并非通过深入的认识所反映出来的喜欢,因此很容易会三分钟热度;另一方面,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家长给予宽松和鼓励的态度,孩子就会有上进的动力,进而真正热爱。

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网友指出,学龄前的幼儿意识非常模糊,习惯喜好几乎都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儿的兴趣是要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培养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专家把脉】

关于选班:引导接触放手选择

针对家长选班的困惑,教育专家杨晓红表示,当前家长在报读兴趣课程时一般表现出三个心理误区,一种是人报我报的从众心理;一种是为了还自己心愿的强迫心理,还有一种是为了孩子日后在升学上有所加分的功利心理。前两种心理在46岁的孩子家长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后者则多出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家长身上。

杨晓红说,虽然46岁的幼儿不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但部分孩子还是会在生活的细节中表现出一些对某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家长应该留意孩子日常的小细节。

家长需要承担起引导孩子接触和认识更多领域的责任。

关于启蒙:家长应加强自我艺术启蒙

造成家长为孩子选班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孩子对课程领域少有接触,二是家长自身对此也认识不深。杨晓红说,启蒙应该从两方面同时入手。

孩子们在学习艺术时,情商的培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46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学习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因此建议此年龄段的家长考虑先让孩子报读启蒙课程过渡入门。

另一方面,家长讲座以及亲子班也应该经常举行,通过综合性、互动式的亲子体验活动,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接受艺术教育。要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家长自己必须先学习。杨晓红建议,亲子课程最好由孩子的父母亲自参与,不要让爷爷奶奶或是其他监护人来替代。

关于压力:滥报班、频转班不如不报读

近年来,是否该报读或多报兴趣班一直备受争议,杨晓红提醒家长,课外兴趣班不宜报太多,一两门课程的学习量已经非常大,泛报、滥报只会适得其反,难以学精。

对于强迫子女报读兴趣班这一状况,在当下的80后父母中已有所转变,但却容易走入另一极端:一听孩子说苦就转班。频繁转班既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又让学生滋生了畏难的心理,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杨晓红说,家长一方面需要观察该课程是否确实不适合孩子继续进读,另一方面需要督促和鼓励孩子坚持学习。其实,要对孩子进行艺术培养或人文熏陶,不一定非要花钱报班。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多去剧院看音乐会等,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教育,同样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

淮安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