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达地区学校派出骨干老师到对口扶贫学校支教,发达地区政府拨款支持对口扶贫地区,发达地区爱心人士捐献学习用品给山区学校的孩子,这是人们印象中的教育扶贫。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哪里都是紧缺,发达地区能派去支教的老师也是有限的,因此教育扶贫的效果很难最大化。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扶贫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
发达地区学校派出骨干老师到对口扶贫学校支教,发达地区政府拨款支持对口扶贫地区,发达地区爱心人士捐献学习用品给山区学校的孩子,这是人们印象中的教育扶贫。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哪里都是紧缺,发达地区能派去支教的老师也是有限的,因此教育扶贫的效果很难最大化。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扶贫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
近日,珠海翠微小学通过最新研发的“学习型智慧校园教育平台——在线互动课堂”呈现了精准扶贫和全面扶贫的新型教育扶贫模式。据了解,这也是珠海在教育和互联网结合上的新成果。
互联网+课堂 跨地互动反响热烈
日前,在一次公开课的课堂上,记者看到了互联网+教育的真实案例。翠微小学的英语老师王娟在珠海一个班级上英语课,刚开始跟普通的教学没有区别,然后通过多媒体白板场景的切换,记者看到了阳春同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实时通过多媒体系统也在听王娟老师的课。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是香洲学习型智慧校园平台同步把王老师的课程现场直播到了阳春春城小学。记者看到,在课堂上王老师提问的时候,不但有珠海的学生回答问题,阳春小学的学生也通过该平台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与珠海的学生互动交流。同时,阳春的学生还在珠海王老师的白板上解答了练习。阳春学校的老师密切配合,协同完成授课,两地学生同时上课,同时进行互动,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
课下,记者也通过多媒体系统采访了春城小学的学生。当被问及多媒体的上课形式和以往传统上课形式有何不同,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该系统上课不仅新奇,而且还很有趣——因为通过平台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珠海的小朋友们,和他们一起互动,学习。春城小学的老师则表示,通过这种同步互动交流,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学习到更好的教学方式,与珠海这边的老师能进行更直接的沟通与交流。
跨市互动协同第一课成效显著
公开课结束后,记者采访了珠海翠微小学校长杨玮。据了解,阳春市的春城街道小学是珠海翠微小学对口扶贫学校,为了能更有效提高扶贫效果,珠海翠微小学将这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型智慧校园平台”,安装到对口扶贫的阳春学校。两所学校的老师通过该平台可以在线教研备课,师生可以在课堂实现互动协同上课。
据杨校长介绍,此次“互联网+教育公开课”,是跨市互动协同的第一课,“利用智慧校园平台进行上课,不仅对两地学生有所帮助,对于老师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有极大帮助。”杨校长说。“因为有时上课需要制作视频,对老师的语言、思维精确度要求都很高。”
杨校长还告诉记者,如今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互动面更宽,距离不再是问题。“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可以和其他地方的学生老师一起互动。”杨校长说。“就好比这次和阳春小学的公开课,珠海的老师在前一天和阳春小学的老师在线上就备课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寻求能让两地孩子都能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互动便捷高效。”
记者随后通过该系统采访了阳春市春城街道小学校长,春城小学校长也是对该系统赞口不绝,称该系统的在线教研,能有效促进老师间的交流,特别是能带动阳春青年教师的成长。尤其是与珠海孩子的互动,大大开拓了阳春孩子的视野。还有班级之间也是结对子,让阳春的孩子接触了城市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互联网输送优质教育资源
据了解,珠海翠微小学通过该平台中的“在线课堂”,主要解决了教育扶贫两大问题。一是从个别老师支教扶贫到全部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通过互联网系统输送过去;二是师生交流,人文关怀,课堂互动协同,两地老师间的课前、课中互动,两地老师与学生互动,两地学生与学生互动。不仅让阳春的孩子听到珠海优秀老师的讲课,还感受到珠海大城市的课堂气氛以及珠海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习惯,通过与珠海学生的交流,不但开阔了视野还能接收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时珠海的学生也能更加了解贫困地区学生的处境以及他们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也是更直观的碰撞、交织、冲击和教育。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学习型智慧校园教育平台建立后,各个学校无需太多投入,只要在教室安装简易摄像设备、联通互联网,翠微小学所有班级都可以跟阳春小学的班级进行联动上课,翠微小学的老师同时也是阳春小学的老师,两校的老师还能同步备课教研,也能提升阳春小学的教师水平。通过平台其他功能,还可实现随时随地解答教学问题,拓宽了教学视野,教学效果更好。
淮安校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