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长,您的“参谋长”当得合格吗?


时间:2016-07-04 07:41:09   编辑:淮安教育网

高考志愿填报,有人说它是人生第二次高考,是影响一生的一次抉择,也有人说“高考考学生,填志愿考家长”,更有人形象地比喻说,高考是考生一个人的“单兵应战”,而高考志愿是全家人,乃至全社会的“协同作战”。由此可见,填报高考志愿考验着每位考生和家长的智慧和胆略。

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对孩子的用苦良心、辛勤付出当然不容置疑,但有的时候“求胜心切”的家长往往过分注重一些环节,又疏忽了一些关键点,这样,可能既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又无法达成最优的选择,变成了吃力不讨好。今天,零点高三就来谈谈诸位家长在指导孩子填报志愿时的不太准确的一些思想:

一味求“好”,忽视孩子实际情况

说到一味求“好”,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家长所谓的“名校情结”了。听到这儿家长可能要说了:我的孩子成绩平平,哪还敢奢望名校?这里所说的名校,并不单指北大、清华等这些高层次的院校,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考生成绩而言的所谓“好院校”,其实,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名校。

大家是不是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在高考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目前的成绩感到满意。家长们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再加把劲,某某学校就有盼头了”或是“这两个月再冲一冲就能上X大了”。

这些话乍一听没错啊,不是在鼓励孩子呢吗?但是这些话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家长已经在以“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判断“现在的情势”,这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在实行知分报志愿的今天,家长虽然已经知晓考生的成绩,对其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这种思想仍然影响着其潜意识。具体表现就是在填报志愿时总想冲“好院校”。

在平行志愿结构中,无论可以填多少所院校,都得填“好院校”,根本没有保底院校,或所选保底院校根本保不住底。这是非常危险的,往年那些高分低就的考生问题大多出现在这里。

所以建议家长们一定要面对现实,切合实际,理智选校。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结构的批次,一定要选择1—2所能够做到100%保底的院校放到最后,以确保不掉到下个批次。

“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走过的路”

每年大量的考生家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不能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在填报志愿时,尤其是选专业时往往会有如下表现:

延续“未曾实现的梦”

每个家长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但更多的家长却未能实现梦想,因而就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实际操作中,说是在给孩子报志愿,还不如说是在按照自己的梦想选择院校和专业。

效仿“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们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朋友、亲友、同事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时,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过的道路——报一样的院校、一样的专业。

对比“自己走过的路”

对于职业,对于院校和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欢什么,你也应该喜欢;我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不喜欢。否则就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予以告诫。

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长对众多的招生专业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长却又不能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或认知程度就简单的定义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这个定义去选择专业。

正确的做法是:志愿填报必须从孩子职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操作,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对其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院校及专业范围。

最后零点高三还想说,孩子在前线“战斗”很辛苦,家长在背后当好“参谋长”也辛苦,家长在孩子忙不过来是帮忙搜集信息可谓至关重要。但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还是应该以考生为主,特别是以考生实际情况为主。

为了避免好高骛远、选择分歧等因素的发生,不妨让他们就从这第一次的命运抉择中锻炼能力,加强责任意识,为毕业后真正走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作为家长,正确做好参谋、辅助的作用很重要,但却不能越位,更不可完全包办代替。

————————

微信公众号:零点高三

“零点高三—智能志愿指导系统”网址:www.13350059518.com

淮安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