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制上说,高考可能让人变得迟钝、愚笨。“高考后遗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要付出了比学生时代更长的时间恢复正常。
我经历的二十三年前的高考还是在七月举行,正是最热的时候,现在改在六月,还是要舒服一些。
按照易中天老师前不久发表的评论,用一年的时间准备高考,非常浪费,使高中阶段实际上变成了两年。我也同意。
以前国内职业联赛还不是很发达的时期,国足作为了备战世界杯、奥运会预选赛,经常长期集训,练得球员就像准备高考的学生,身心俱疲。
如今中超的角逐如火如荼,国家队也只能顺应国际潮流,见缝插针地练练阵型和战术,效率反而提高了不少。
如何提高高考备考的效率可能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侧面。循规蹈矩的高考,可能让我们很多方面的能力被抑制或消磨。
我当年在北京的一个重点中学,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听老师的话,不大看“闲书”,每天就是课本上的这些事儿,反反复复,字斟句酌。那时候班里在传看金庸和王朔的小说,我从来不为所动,一心只读圣贤书。
随后顺理成章地在教育“计划经济”时代,靠死读书、读死书而“金榜题名”。
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这个所谓“高材生”、“准状元”(进入当年高考北京市文科前三十名),在高考之后的二十年间,始终在为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而挣扎。
首先是欠缺独立思考的意识。
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看似只是做了单选题、多选题,而潜移默化中,把我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除了去完成任务,我很少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很少审视其他的解决途径,很少留意自己的兴趣点。
其次是知识面严重狭窄。
机械的重复只是加深了孤立知识点的记忆,但没能将它们彼此连接起来。
可能是当年背历史课本的关系,我到现在仍然对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日期记忆尤新。一次我爱人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想说:“6月6日?啊,是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日子。”她哭笑不得地提醒我:“咱们俩结婚纪念日都忘了?”
我记得当时在大学宿舍里与同学聊天时,他们说的很多话题我都闻所未闻,他们的很多观点我都目瞪口呆,真觉得自己太没文化了,只是个考试机器而已。
另外就是学习与实践脱节。
在高中、大学阶段,我的实践活动很少,好像还是在等着别人去安排。别看我是英语专业的,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明显感觉力不从心。
针对上述问题,我几乎付出了比学生时代更长的时间“拨乱反正”。
从参加工作的1997年起,我坚持了近20年,博览群书,终于让读书从一种负担和任务,变成了乐趣和习惯。
留学英国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价值判断方面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
更让我欣慰的是,在业余学习中,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理解”、什么叫“举一反三”了(我在学校时始终就没弄懂)。
对感兴趣的历史,特别是三国史,我能够潜心阅读以往视为畏途的史书,比如《三国志》,而且还能有意识地追加阅读,找正史之外的材料学习。
以前只会背“中心思想”、人云亦云的我,现在竟然能在网上发表文章(《圆明寄怀》、《刘备的弱势生存》、《诸葛亮的帝师绝唱》等),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意见,这在我的学生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从体制上说,高考可能让人变得迟钝、愚笨,但愿能及时调整、补救,别像我似的,二十年才翻身。
淮安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