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

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经历的高考,很励志!


时间:2016-06-09 07:54:31   编辑:淮安教育网

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经历的高考,很励志!

晨雾 / 转帖

交汇点讯 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你的青春才是完整的。习近平、李克强、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都经历过高考,他们曾做的努力、曾经的经历也会给你启迪。“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977年,读大学时的习近平

习近平:边放羊边看书三个志愿全填清华

2003年7月11日,恰逢高考录取揭榜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路就在脚下》一文中说,“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这句话几乎就是习近平的真实写照。2013年5月,习近平同青年代表座谈时就曾谈到自己插队时的经历:“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受出身问题影响,习近平在考大学一事上也十分波折。习近平第一次考大学是在1973年,那年“高考”出现了“白卷英雄”——考分越高越没有学校敢要。习近平参加那场考试的结果是:“像我这样家庭背景的人,在当时是不可能被录取的。”

1975年还没恢复高考那会儿,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习近平下乡的延川县。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因为在延川县锻炼时成绩特别突出、口碑极好,县教育局领导仗义执言为习近平力争,最终习近平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入学资格。

李克强:每日复习到凌晨两三点到北大后堪称“学霸”

李克强在北大南门与同学合影

李克强总理同样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作为恢复高考后被录取的首批大学生,为圆大学梦也是极为刻苦的。

安徽凤阳,朱元璋老家,李克强在此插队3年。当年的村民回忆称,他虽然“又黑又瘦”,但白天干10个小时的农活,晚上回来还看书。有一回替别人家烧火,边烧火边看书,火熄了全然不知。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前夕,李克强在家复习,每天看书到凌晨两三点。李克强启蒙老师李诚曾说:“克强太苦了,他一定能考上。”最终,李克强被北大择优录取,就读于“政法专业”(后为法律系)。

在校期间的李克强堪称“学霸”:为了背单词,他做了个小本,正反面写上单词和释义,“走在路上在背,上食堂吃饭排队时在背,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时也在背”。因此,他从大三开始即可翻译英文原版法律文献,1980年翻译的《英国宪法资料》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录用,1万多字;自修经济,“在图书馆借了不少经济和经济法的英文原著”;被推选为校学生会主席,创立北大学生议会常代会;博士论文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奖”……

胡锦涛:读书时勤工俭学大学功课几乎全部满分

图为胡锦涛(右一)与清华同学在一起

胡锦涛祖籍安徽,成长在江苏省泰州市。5岁时进入五巷小学读书,后来转学到泰州大浦小学,后来考上了泰州最好的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

胡锦涛在安徽绩溪家乡的堂姐胡锦霞介绍:“解放初期胡锦涛家生活也很清贫,他妹妹的生活主要由我父亲资助。胡锦涛也很刻苦,大学毕业分配后,工资虽然不高,那时每月还给家中寄5元钱,补贴家中生活。”胡锦涛在重返泰州中学时回忆起那段岁月时说:“当年我们搞勤工俭学,买了个理发推子,给老师理发,给同学理发,都不要钱。”胡锦涛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做事踏实,用其家人的话说,胡锦涛能上大学是水到渠成的事。

1959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079名学子走进清华园,胡锦涛就读于水利工程系,那时的胡锦涛年仅16岁。

进入清华大学后,胡锦涛就是有名的高材生。他大学6年,除一门功课4分外,其余都是5分的满分。同时,他多才多艺,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团支部书记,清华每次重大文艺活动,都必然有他的身影。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首都文艺工作者历时2个月,创作排练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清华大学选派了100名学生参加,其中就有胡锦涛。

温家宝:立志为国家干大事坚持梦想学地质

少年时的温家宝就是温和、亲切的性格,从不和人争吵,从不胡打乱闹,不说脏字;温文尔雅,待人谦和,对师长很有礼貌。温家宝儿时邻居、“发小”李溥曾这样回忆:“我和他接触中,听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靠自己’。”

温家宝中学时期就读于全国重点中学——南开中学。进入中学的温家宝更加刻苦,去郊区玩的活动很少参加,时间多半用来读书。温家宝在班里当过学习委员,作业本“永远工整、明了”,1959年搞“大炼钢铁”,温家宝是工人代表,老师同学印象中他的性格稳重、扎实。“家宝立志要为国家干大事。”这是温家宝的母亲杨志云后来告诉李溥的,“不知那时候是在南开中学听了什么教育讲座,受了鼓舞之后就回家念叨起这个。”

高考时,母亲杨志云一心想让成绩优异的儿子考清华,但受但因为家庭成分、出身影响,温家宝只能选择一个专科院校。

温家宝父亲温刚曾任中学地理老师,温刚曾多次对已考入南开中学的温家宝说过,中国地大物博,遍地都是宝藏,那些矿产资源需要青年人去勘探开采。也许父亲的教诲打动了儿子,1960年夏,中学毕业的温家宝果真下决心报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李溥说:“好在是学地质,那是他的爱好和理想。”

大学毕业后,温家宝仍不忘“为国家做大事”的信条,毕业时曾写两次血书申请去西藏,多次要求去大西北工作,可见其志向高远。

本文综合新华网、人民网、中青在线、中新网、南方周刊等相关内容。

交汇点记者 王建旸

信息来源:2016-06-07 新华报业网

http://js.xhby.net/system/2016/06/06/028872726.shtml

淮安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