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

上名校真的有用吗?


时间:2016-12-04 04:35:19   编辑:淮安教育网

上名校真的有用吗?

2016-04-07 房一汀 创知路教育帮

晨雾 / 转帖

有一年,

北大毕业季学生设计的“滚蛋衫”上

有这样一行字:

“我拼尽全身力气终于见到你——再见北大”

进入的名校究竟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出国后,

职场几年的摸爬滚打,

北大学姐带你分享她的经历与看法。

————————————————————

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名校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自己的视野和所能到达的高度。

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位同事Y,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时时我们一起做项目,高强度的工作几乎能够朝夕相处。一次我们喝杯咖啡间寒暄,我随口问他,你会说多少种语言?他告诉我,五种。

我并不惊讶。美国这样一个地方太多移民,是个人都会有点多元背景。然而,就在他解释说,他是如何学会这五种语言的,我还是被震撼了。

Y出生在非洲的一个小国家,父母分别教会了他来自各族裔的两种语言。在他十五岁那年,因为爆发战争,被抓壮丁去了苏丹,于是他在战争中又学会了苏丹语,两年后因为厌倦战争生活,他做了逃兵,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在希腊落了脚。在希腊的几年里,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Y无法去学校学习,我问那几年他是怎么过的,他温和又深邃的眼睛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I NEVER Stop Learning.”(我从未停止过学习)

于是到这里,Y解释清了这五门语言的来历:两门非洲语言,苏丹语,希腊语,英语。

后面的故事,便显得顺理成章了。由于他一直坚持学点会计课程,类似我们国内的中专,断断续续地拿到非洲一个学位,后来申请到了UT Austin的会计项目,来了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读书。没钱,就写作文,申请助学金减免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能赢钱的“作文大赛”,这两千那三千,这五块那八毛地,磕磕绊绊从UT Austin毕了业。再到后来,就是一切体面的美国中产阶级的路径:升职加薪,买房子换车,遇见爱人,结婚生子。

这些年,曾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在十多个国家间辗转。自以为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并不在少数,算是见识过些江湖。但时至今日,每每想到这个自己身边的同事,和他云淡风轻地说着自己抗争命运的故事,我依然能清晰地想起他说话的神情,放佛看见若干年前,一个逃兵男孩和他瘦小的身影,以及那句“I NEVER stop learning. ”

————————————

名校让人有一种向上走的欲望。

我高考那一年,全省第三,上了北大。与我同年高考的弟弟,就没那么幸运了,成绩出来,刚过二本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还记得全家聚餐时略尴尬的气氛——亲戚们既想恭喜我,又怕伤到弟弟的感受。

然而弟弟又是幸运的,经过一年去北京补习SAT(类似美国的高考)考托福,第二年,他被一所美国不错的大学录取读计算机。

今年回北京前,我专程去见了一面弟弟。他毕业后,在波士顿与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还请了律师为自己和员工解决在美国的身份问题。言谈举止,说话办事极妥帖,俨然已是成为一位有为青年,举手投足之间早已没有了当年小豆芽般的稚嫩与不自信。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名校,或者说良好的教育,带给一个少年的蜕变。弟弟实现了从他的父辈——中国内陆城市的中产家庭,到国际化中产的社会流动。

然而,不是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本科四年出国读书的经费,也不是每个父母,都有那样的眼界与资源,痛下决心送自己的孩子漂洋过海。

————————————

“清华学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全国构成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

“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引自清华大学社会学课程课堂研究

————————————

高考是中国最公平的制度之一,他帮助普通家庭的孩子们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出路在何方?

高考,是最简单、公平、直接、有效地让你进入更好“圈子”的途径。

这是现今中国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它让普通人家的孩子,有机会,向上实现社会阶级的流动。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将形成一个正效应循环——你将有机会,跳出父辈固有的阶级圈。也许就像是那个17岁当了逃兵的我的前同事,瘦弱非洲男孩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孙辈会出生在美国,儿子成为跨国公司的一位高管。

在美国,中产阶级及以上及富豪家庭,留给子女最重要的财富是常青藤精英教育——比起欧洲旧大陆,美国是一个更加自由平等的社会,没有了爵位封侯吃老本,新兴精英阶层的父母们,便格外愿为一纸名校文凭一掷千金,好让自己的后代在日后的社会生存中,多一点安身立命的本事。

尽管世界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往往具有视野的局限性,而名校资源是迅速提升视野突破这一局限性的最好方法。在高考制度下,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这一资源,实现社会阶层的突破,这是非常公平的有效的途径。

————————————

上“名校”,究竟意味着什么?

本质上,这是一个不甘现状的群体,以及他们勇于突破的精神追求。

我现在所带的这个创业团队,有一位93年的北大男生,是河北省某一年的物理奥赛金牌。他曾对我说,“师姐,高一暑假时,我面临一个选择,要么参加普通高考,以当时的水平只能上个普通一本;要么孤注一掷搞竞赛,有可能冲刺一下保送北大清华。当时还和学校签了军令状,不论成败,都自己负责。父母担心老师劝我,但我就是签了,我就是想搏一搏,去中国最好的地方,看一看。”

呵,所谓不枉此生。

————————————

有人曾说,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但如果将时间的维度拉到足够长,这个世界又是公平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历史的开拓者,爷爷努力,爸爸踩着爷爷的肩膀向上走,子子孙孙都离不开父辈资源的积累;爷爷不努力,爸爸要么努力,要么重复爷爷的老路,子子孙孙如此往复。苦不会白吃,便宜也不会白占。那些曾经下过的功夫,在潜心前行的过程中,早已经抛在脑后了。

年纪轻的,稍有才华的孩子,最容易被周遭的浅薄的美好的跳跃的事物吸引。年纪大了就会发现,年轻时不好好读书,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力,只能随波逐流时,无力又无奈的沧桑感涌上来,老了只能缅怀青春。全身心投入为目标而努力时,生活会变的简单而集中。

名校能给你的,是年轻时,好好读书的氛围。实现不了资源瓜分,至少它将给你明辨是非、认知世界的能力。以至不会随着年华老去,在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

上不了名校就完蛋了吗?当然不是。

上了名校就等于一切吗?也并非。

非良好教育背景的出身人,当然也可能会有很多的精彩人生。但在人生中,我们有几个17-22岁?这几年,塑造一个人的三观,决定下一阶段的人生高度,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如果缺少高考这个简单有效的途径,想到达同样的人生高度,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要多很多,又或者,需要通过少数非常规的际遇拓展视野高度。总之,路会艰难很多。

后记:

写完这篇文章发给几个朋友看,其中一位曾是某顶级咨询最年轻的Associate,现在美国最顶尖的商学院读MBA。看过后,她回了我一句话——

“我觉得没有高考,我是没法想象今天的自己的。”

我看到好的教育透过时光,塑造出一个青年的模样,自信自省,目光坚定。

我相信好的教育改变一代人的力量。

身边的例子太多太多。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寒门难出贵子,已是一个泛滥的话题。作为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中国还有很多人和我们同样努力,却没有机会接触到我们所实现所看到的。

科技的出现能改变很多事情,它实现跨地域的资源调配。我们在专注着高中阶段的在线教育,同时打通线上与线下。我相信,如果有一群北大清华的学生,用尽全力地去做这件事情 —— 用我们自己学到的知识、技术与手段帮助更多的学生和家庭更容易地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

愿你已走在更好的人生路上。

而我们,在为远方的你和你的家庭,努力着:)

信息来源:2016-04-07 创知路教育帮微信公众平台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zAxMTEwNg==mid=2659765538idx=1sn=9f6f7b41236c52299a8db4e8026104fescene=1srcid=04074tQxoEgpNFeMSNzyhnZ9key=710a5d99946419d9d81190fdf066fe632fcdc46e8d9511ec9ccb2c4310d040a966838be9542c8557e900c21bf5ddea1eascene=1uin=MTYzNDk5OTQ0MA==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30003pass_ticket=ab5juunhMkqcWdGb0FCTgj2gqKcTiFA8Tne9tnMT02S1LVL0AQoe+ArYihRFvdqb

淮安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