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美国迈阿密大学青少年发展中心的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不足过动儿,可能与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要求越来越高的学业表现有关。
一位妈妈写道:「儿子因为上课不专心、考试考不好,老师好意建议我带他去看青少年心智科。结果,医师看了孩子一眼,询问了我几个问题之后,就要我带几张问卷回去填写,同时叮咛下回就诊,只要带问卷来即可,孩子不必带来。我认真写了问卷,觉得孩子并没有问卷所提的多数情况,因此大多填『没有』。回诊时医师看完问卷,仍开药要孩子服用,我问医师:『可是我觉得我的孩子与问卷说的情况并不相同,也许他只是爱玩,嫌上课太无聊,为什么还是要服药?』医师回答:『没关系,我们可以服药来做诊断啊!如果他服药后,成绩有进步,就是有帮助的啊!』」
网络配图
这位老师要求孩子看病的理由实在是太牵强!「上课不专心,考试考不好」的原因有多少可能啊!也许是老师教学太呆板无趣,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许是孩子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听不懂了,自然很难专心;还有一种常见的理由是––孩子与这位老师杠上了!针对成绩不优的孩子,过去给予家长的建议,往往是「请家长多加督促」,或者请家教老师或补习等。绝对是孩子有其他更严重、不利于生存的症状出现了,才会推测孩子可能有精神疾患。
同时让人纳闷的是:成绩与过动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成绩好的过动儿,自然也有成绩不好的过动儿。但是,成绩不好为何直接连上过动儿?更奇怪的是医师以成绩有没有进步,作为诊断的依据,而此时药物治疗的目的,似乎也只是要让孩子成绩变好一点。
这样的思考,才是教育啊!才是真正实践考试的真义啊!
上课时,孩子对老师所说有疑问或有别的看法,举手欲发言,老师是采不理睬的态度;有时,考试考得比平常好,老师不是夸奖孩子,而是冷嘲热讽。
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闹僵,只好脱离了。
后来,这位母亲接受了建议,帮孩子转学,遇到一位了解孩子、包容孩子的导师。「身为母亲,最感恩的莫过于有另一个人真心对我的孩子好;更幸运的是,这个人是他的导师。」这是她在儿子新导师的圣诞卡上,写下的肺腑之言。
后来,她儿子的成绩越来越进步。高中毕业典礼那天,母亲去找儿子的贵人、也就是孩子的导师,深深拥抱,泪流满面。如今她儿子过着开心充实又如鱼得水的大学生活。
至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呢?在转学之后,就没有人再提起这个名词了。
医疗涉入教育现场,会造成什么样?「教育现场连线医疗现场」,对孩子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生命风貌。若非是有熟识的朋友,能够大家共同讨论,为孩子选择不一样的路,否则如果是孩子来自没有这些资源的家庭呢?继续往下想像,带给我十足的震惊。
并非只有成绩不好的孩子,才会被推进医疗场域治疗。另一位母亲,她说她的女儿被诊断为注意力不足,持续服药中,已经三年。当初会带孩子去就医,是因为父亲的要求,与老师完全无关。她的女儿考试成绩一直维持在全班前五名,但是,女儿有一位几乎都考全校第一名的大哥,父亲便认为女儿一定是不够专心,才无法像大哥这么优秀。
越来越常接触到这类老师认为孩子很正常,纯粹是父母不满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认为孩子有注意力不足过动倾向的「龙凤父母」。
有个小学的孩子,据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吃利他能到现在,共服了五年的药物了。老师并未抱怨孩子,是父母觉得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佳,自己带孩子去找医生的。
母亲从孩子读幼稚园中班时,就觉得孩子有状况。因为孩子是九月出生的孩子,比大部分的同班同学都长了一岁,照理来说应该比较早熟,可是,幼稚园开始学认字、写字、简单的算术,孩子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比别人强。
到小学三年级,数学成绩更糟了,母亲便带孩子去看儿心科医师,希望透过医生的协助,让孩子更专心,考试成绩能进步。据母亲主诉,医师第一次看诊时间约五至十分钟,几乎没有和小孩互动,只是要他们拿量表回去填。第二次带量表回来,然后就开药。
问孩子喜欢什么课?孩子说他最喜欢历史,再来是语文、英文。他也喜欢画画。可是现在功课多,爸爸不准他画了!爸爸要孩子一定要考上好学校,爸爸常唠叨,念妈妈把小孩教得不听话,妈妈说孩子已经这么乖了,怎么有不听话!?爸爸说不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就是不听话!
当父母与老师普遍还是以考试名次在评价孩子、仍奉行千年前「科举制度」的精神,来要求孩子时,医疗的角色,究竟是放在助长「分数派」上,还是站在健康促进的立场?恳请父母睁大眼正视眼前这个运动不足、睡眠不足、亲子互动不足、笑容不足、健康不足的孩子!当社会仍弥漫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气氛时,医疗是促使不受约束的孩子,尽量符合大人的期待,也挤进「会读书考高分」的窄门,还是协助孩子,让大人看到孩子的专长百百种,行行出状元?
(本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99%读者还点击阅读:锻链青少年的逆境智商
淮安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