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你以为我爱生气吗!?」
OK「你放轻松,我们好好聊聊!」——愉悦的沟通更有效。
一个学生,曾诉苦,说自己每天都不想要回家,因为她家里有一个「母夜叉」。这个学生是个胆小的女孩,「母夜叉」是她的妈妈。
女孩在谈心本中写道:「我妈妈看起来很漂亮,一头烫卷的长发,眼睛圆圆的,洁白的皮肤,端正的五官,画着淡雅的妆容。可是她的个性不像自己的这张脸,因为她生气的样子好可怕,尤其是我做错事的时候。她每次跟我说话,很少有笑容,总是拉长着脸、皱着眉头,严厉地教导我,彷佛她没有这样,我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
她常常动不动就对着我大吼,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火大,每次她骂我,都是双手叉腰,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不但没有笑容,简直就是一脸的杀气。
我做错事,她的样子就像要把我杀了一般。她出现这种表情之后,我就知道,整串的骂声一定会出口,巴掌也会落下来。此时,她是一只凶狠的狼,而我则是可怜的绵羊。」这个学生没有夸张。
妈妈的情绪很差,是因为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合,因此常把气出在女儿身上,结果母女关系也很紧张。曾看到了一幕:一对父母带着一个2岁左右的男孩来上学。还不到上课时间,这对父母一个抱着儿子,一个找老师请教,说自己的儿子到现在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这个老师问父母:「你们怎么教他叫爸爸妈妈?」
妈妈有点迷惑,过了几秒了解后,妈妈就示范给老师看。只见她低下头,用右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脸,微微张开口,用快速、没有任何表情地对儿子说:「来,叫妈妈,快叫妈妈。」
老师是个很温柔的女人,一双笑眯眯的眼睛很和蔼。她蹲下来,双手拉着男孩的手,张大嘴巴,轻柔而清晰地示范给男孩:「宝贝,你叫妈—妈—,妈—妈—」年轻老师的表情引起了男孩的兴趣,他笑了笑。
「妈—妈—,妈—妈—」年轻老师继续笑着,示范给男孩看。
男孩张了张嘴,没有出声,他很有兴趣地看着年轻老师。
「妈—妈—,妈—妈—」年轻老师不厌其烦,依然满脸微笑。
「妈—」男孩发出了轻短的声音。
实际上,男孩会发「妈—妈—」的音,只是父母冷冷的表情让孩子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父母亲与孩子在沟通中,常常缺乏愉悦的表情。他们以严肃的面孔,面对周围形形色色的成年人,面对无奈的生活和工作,也以同样的面孔面对自己的孩子。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冰冷的面孔可能带给孩子缺少温度的心,让孩子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相反地,有些家长做得特别好,值得许多父母仿效。
那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因为父母严厉的管教和打骂,在父母亲面前常常沉默寡言,与父母几乎没有真正的心灵沟通。这个孩子表现出很多不良的行为,翘课、打架、说谎、偷窃。父母每天苦口婆心、耳提面命地教导儿子,但儿子始终听不进去。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亲的眼神和表情都传达着对孩子的肯定或否定、喜爱或厌恶、接纳或排斥。和蔼可亲的脸色和表情,总能让人感觉心情舒畅,让人有亲近感。父母亲和蔼愉悦的脸色和表情能够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让孩子体验到与父母的亲切感,因而更容易敞开心扉。
【心理谘商师提醒你】
父母亲与孩子沟通时,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愉悦的表情;多一点善意、关爱的表情。
(本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99%读者还点击阅读:怎么和女儿良好有效的沟通?
淮安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