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

还有两周高考,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时间:2016-05-25 09:21:42   编辑:淮安教育网

河北高考微信号:hebeigaokao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河北高考关注,我们会为大家奉上最及时、最全面的高考新闻资讯、备考资料、志愿填报等高考服务,只为助你成功高考!

今天距离2016年高考仅剩15天,短短两周的时间,家长朋友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高考君为大家摘录了教育点评网的一篇专家问答,供大家参考~~!o(∩_∩)o

李晓凡: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全国优秀家长,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北师大安博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赵作义:曾长期在北京四中一线授课,现为北京最大的培训机构之一的四中培训中心负责人。

杜 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语文高级教师,多年从事高三教育教学工作,大批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

问题1:考前两周各个学校都在做什么?

赵作义:考前各学校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考点知识串讲、专题突破、重点强化、应试技巧辅导、心理调适和生物钟调整等方面,家长可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配合学校完成各项任务。

问题2:考前学生会出现哪些问题,家长应注意什么?

李晓凡:考前学生最突出的异常情况是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焦虑、失眠、出汗、食欲不振、厌考等消极情绪。考生考前的这些心理问题大部分属正常现象。问题源自压力,压力源自经验和认知,但事实证明,很多压力源自家长。有的家长的焦虑情绪比学生还要明显,比如,比平时严厉或更亲切;断绝外界联系一心陪读;突然改变食谱;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其实,聪明的家长会适当引导但决不迁就,适当关心但绝不讨好,适度照管但绝不代劳,适度紧张但绝不传递。

问题3:家长如何帮助考生避免和解决心理问题?

蒋彦:一、制定与高考同步的作息时间,在两周之内严格执行,形成思维、生理和心理三方面的兴奋和休养节律,在考场上才能稳扎稳打。

二、要跳出考前以纯粹的休息来养精蓄锐的误区。即使是考前最后一天以练手、热身、找感觉为目的的看书做题也不能停止。有事可做,自然不会胡思乱想。

三、适度的运动休闲也能缓解心理问题,但要注意三个避免,这就是要避免网络游戏、竞技体育和大喜大悲的电视节目。

四、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调节情绪,“今天天气真好”、“今天感觉不错”、“今天又是一个进步”等语言都会引导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五、直接帮助考生调适好心态。告诉孩子,没有人能复习到万无一失才去参加高考。无论结果怎样,只要尽力了,就是成功。

问题4:学习安排上,考生一般会出现什么误区,家长如何应对?

李晓凡:每年都有学生因最后阶段安排不当出现失误的案例。主要是四个误区,一是脱离学校、完全闭关思考,导致效率极低;二是重视补差、忽视保优,导致优势爆冷;三是缺乏计划、信马由缰,导致心浮气躁;四是过于用功、或过于放松,导致状态不佳。考生毕竟是局内人,家长可以提前渗透,告知历年来考生的这些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问题5:考前两周的饮食,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赵作义:饮食上及早调整。每天适量补充些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牛奶、鱼类、大豆及其制品等,确保蛋白质和卵磷脂。多吃水果、蔬菜,确保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多喝水,确保血液及时供应大脑用氧。少食多餐,确保一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问题6:家长应该给考生提醒什么必要的考试技巧?

杜洋:即使家长没有参加过高考,必要的考试技巧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备考后期学生出现焦虑的时候。通用的考试技巧包括:一、按要求规范答题,注意审题;二、关键词必不可少,注意采分点;三、重书写卷面整洁,注意层次条理;四、答题先易后难,注意正确率;五、边做边填涂,注意时间安排;六、综合科目先抓优势学科,保证凡会必做、凡做必对。

问题7:成功家长还有哪些经验?

李晓凡:根据多年来对成功家长的观察研究,的确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家庭成员保持适度距离、家长言辞适度冷淡、考前带孩子极目远望、保持复习环境与考场环境基本一致、不必送孩子进考场等等。

问题8:怎样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考前最后一天?

杜洋:考前最后一天,只有合理安排才能平稳度过,从而保证良好的情绪和考试状态。根据历年的经验,建议家长安排的计划包括如下内容:

一、上午适当复习基础知识,看看模拟试卷或作文;

二、半小时散步;

三、听一段英语听力;

四、不要过早睡觉,也不可再熬夜;

五、睡前稍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品,如牛奶、苹果;

六、清点考试用品,钢笔、铅笔、手表、橡皮、准考证要统一放在透明的袋子里,并放在明显的位置。

多年的高考研究经验说明,考试用品的准备一定要孩子自己做,家长千万不要代替,否则有可能造成终生遗憾。

问题9:孩子考试不理想怎么办?

李晓凡:当今社会,个人发展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多元。一次考试不成功,还有机会复读。只要有志气,大学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即使不复读,也还可以选择出国、技校、成考、就业等途径。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政策|新闻 | 招生简章

211|985 | 分数线|教育部直属|本一排名|本二排名|本三排名

高考试卷|填报志愿

觉得不错,请【点赞】或【分享到朋友圈】

你的“赞”是高考君工作的动力。

淮安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