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给大家挑选接下来要介绍的学校,所以上了上US News的网站查了一下学校排名,猛地发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前几年排名80不到的几所大学今年蓦然跃进了前40名。排名浮动这么大,水分到底有多少?拿它参考来选校靠谱吗?
我们今天就来讲解一下学校的排名到底是怎么来的。
US News基本上是大家最关注的美国大学排名网站,有的人将它奉为圭臬,有的人也对它不屑一顾。它首先把数据库中的学校分成了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两大类,其中还各分有国家性和区域性两个类别。
国家性和区域性学校的主要差别在于后者偏重于本科的教育,提供很少的硕士学位。并且与国家性大学颁发超过半数的文理学士学位不同,区域性大学比较专精于专业性学士学位或者副学士学位的颁发,例如商学士、工学士、建筑学士等等。所有的区域性大学都不颁发博士学位(也就是说,不怎么做学术研究)。关于区域性大学我们以后再展开说明。
这里我参考了它对于国家性综合大学的评判体系来为大家作讲解。US News对于学校的排名考量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本科学术声誉(同行评价)、新生保持率、教师资源、招生条件、财政实力、毕业率波动值和校友捐款率,这些因素在最终排名中有不同的比重。
1.本科学术声誉(同行评价)—22.5%
这一条占了超过五分之一比重的考量因素来自于学校同行和美国高中导师们的调查问卷结果。主要的考查题目就是在这些同行们眼里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且不说这一条完全是主观因素,让一个学校的代表去评判别的学校整体本科的质量其实是很模糊的一件事情。而且很妙的是,排名越高的学校,很容易在高中导师们的心目中造成质量更好的印象,结果就产生了循环效应,自己论证自己。排名前20的学校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我感觉跟这种效应有很大关系。
2.新生保持率—22.5%
这个词儿有点拗口,新生保持率的概念分成两个部分:学生在六年内的毕业率和新生上完第一年之后(不转学或者退学)留在学校上第二年的比例。USNews用这个模型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两个比率越高说明一个学校的资源和课程选择越让学生满意。
这件事儿说到底,得看学生转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排名不靠谱,可雇主招聘的时候没别的依靠,也只能看媒体的排名。因此很多学生,尤其是工科、电脑之类的应用专业,可能会为了排名而转学,这并不代表学校提供的资源没法满足学生。到头来还是排名惹的祸……
3.教师资源—20%
教师资源比较好理解,主要考察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比、平均一堂课的大小等等。但这一条里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分数来自于教师薪水水平,这就很要命了。即使研究人员已经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工资水平进行了调整,我们还是要来说一说这条有多不靠谱。
US News用的计算模型里面,基本把教师薪水和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但是实际上在美国教师的薪金制度里,对薪水影响最大的一点不是教学成绩也不是职称,而是教龄。所以这个模型就相当于说,我找一个90岁的老奶奶教我电脑,效果比30岁的格子衬衫程序猿要靠谱。
由于这个性质,模型也没有把新雇佣的老师(包括从别的地方挖墙脚来的大牛)考虑在内,因为他们的薪水不会有在学校已经呆了五年十年的老师高。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教学经验显然跟时间有正关系,但是效果可能非常因人而异。
顺口提一句不相关的,美国的教授们虽然社会声望很高,工资真的没有多少……尤其是副教授一类比较低的级别,平均工资水平甚至不如刚本科毕业的金融分析员。拿着这点工资每天兢兢业业给学生批改作文设计考试还要做研究,教授真的很伟大的!
4.招生条件—12.5%
录取学生的标准化成绩、GpA和在高中的年级排名,这一条就是前几年GWU(乔治华盛顿大学)爆出伪造数据的部分。这条造不造假都不用我来批判了,直接教大家在不伪造数据的前提下怎么手动操控数据来达到目的吧。
在标准化成绩上, US News用来计算排名的标准是SAT/ACT中位数(Median)。咱们来看下面这幅图。
这个点状图是【此处马赛克】大学某一届的录取学生成绩,竖轴是高中GpA,横轴是SAT分数,小绿点和小蓝点们都是学校发了录取信的学生。这一条一条的……是斑马线吗?
很明显,为了达到学校目标的中位数或者是中段50%,学校很有可能按照这个成绩标准强行录取学生,人为地引导分析机构最后算出来的中位数。这一点最好的证明,除了这个一看就有问题的斑马线,就是图上的中位线附近录取的学生GpA有高有低,而不是SAT高GpA低的学生比较容易被拒绝(后面的小红点零零散散,小红点是拒绝的学生,数据不被计入排名考量之中)。而正常的考量过程中这一点显然是会有更大影响的。我们来看下面这幅正常数据的图,这个是密歇根大学的录取数据:
这里就不点评批评某些数据可疑的大学了,两张图表都取自于公开数据源,本篇分析全部为个(随)人(便)观(说)点(说),不代表美国之家也不负任何责任唷。
5.财政实力—10%
顾名思义,财政实力考量的是一个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花了多少钱。不过US News的计算模型中,只包括了学校的教学、研究和学生服务开支,而并不包括宿舍的建设或者是校医院的设备更新之类的花销。
还是一个道理,美国人这个脑子吧,开支大真的并不代表服务好。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反正开支多大到最后也是学费来付,这就留给同学们自己判断啦。
6.剩下12.5%
剩下的两条包括7.5%的毕业率波动值和5%的校友捐款率。前者我个人觉得倒还是挺靠谱的,用的是毕业率从上一年到下一年的波动值而不是毕业率数值本身。而且这一条数据选的也比较实际,毕竟上个大学,不关注好好毕业,岂不是白上了?
后边一条校友捐款率,我来给大家翻译成人话:校友有钱程度。对于私立院校来说,交着一年几万刀的学费,本来已经要贷款的美国人已经穷哭了好吗,一毕业就要求捐钱,真的没人捐的起。
讲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于综合排名的靠谱程度,自己心里也有个判断了。我个人觉得呢,如果你的方向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选什么样的学校,那么综合排名可能对你来说确实没有什么用,因为不谈专业的排名都是耍流氓。不过如果对大学这回事完全一头雾水的话,也许综合排名确实有一点参考价值。
美国之家为什么在申请过程中这么强调选校,而不是在学生能力左右的区间内单纯地报几所排名较高、地理合适的,就是因为这里面考量的每一个因素,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程度都是大相径庭的。有的人可能在乎怎么毕业,有的人看重学校设施好不好,有的人觉得好教授就能造就好成绩。这些差异都完全无法在综合排名中体现。所以,我们更强调学校与学生的匹配。关于这一点,在渐入佳境课程和申请服务中,美国之家都有详细的辅导。
这几年很多家长也渐渐地从“唯排名论”中解脱了出来,根据学生自己的侧重因素来选择学校而不是依赖排名,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在考虑学校的时候对任何影响因素保持自己的判断,也正是美国人看重的“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关注老查(laochao100)后,回复网站,出国留学要用的神奇网站又更新了、马上 GET 到手;更多留学干货,尽在老查话留学。
淮安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