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学新政加快推进教育公平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员 线教平
日前,北京市教委正式公布了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除将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外,有两点格外引人瞩目:
一是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招生工作,明确除市教委批准的特长生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且规定2016年各区招收特长生比例总体要降到各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5%以内。这就意味着,特长生招生政策的收紧趋势不会改变,也断绝了部分学校和家长打擦边球的念想,也有利于特长生招生尽快回归至本位。
二是明确今年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名额分配比例占50%,且进一步向普通初中倾斜。按照规定,今年“名额分配”新增的10%招生比例主要用于一般初中毕业生,从而今年本市一般初中毕业生确保有30%以上将获得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今后本市普通初中校的毕业生将有更多机会就读优质高中,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家长和学生择校观念转变,也使得择校热的缓解在政策上有了保障。
入学政策事涉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学生的前程,事关教育公平,也事关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公布的内容看,该政策至少表明了政府部门深度推进教育公平的目标没有改变,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没有改变,以深化教育改革深度推进教育公平的路径没有改变,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近几年来,在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均衡、优质上,北京市政府加大了改革步伐,一方面通过学区制、九年一贯制、名校办分校等制度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程度,进一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通过政策改革,逐年加大对招生规范、引领力度,通过“优质资源”和“优质机会”供给侧改革的组合拳,借助资源分配杠杆、考试内容杠杆和招生方式杠杆,以彻底破解“小升初”、择校热、优质教育不均衡等诸多难题。
当然,任何改革的成功,政策的引导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都要跟得上改革推进的趋势和需要。以示范高中招生向普通初中倾斜为例,尽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的发展,是为了影响家长择校观念的转变,是为了改变教育者的不唯生源的办学理念,但从长远来看,真正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所有学校的教育教学都能拿出真功夫,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的成长,让我们的家长真正放心、舒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的发力也许能引导一时,但自身的发力才能影响根本和未来。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能单兵突进,而是系统性、全链条的改革。教育改革推进到今天,已经从硬件环境、资源整合逐渐进入到软件提升,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内容等深层方面,而教育公平的深度推进也必然由机会的公平到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实际发展和实际获得上。
开弓没有回头箭,以深化教育改革深度推进教育公平会一直在路上,这是教育发展的良机,也对每一位教育人构成了挑战。
执笔:张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