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教育报深度关注的十个话题
晨雾 / 转帖
本报记者 王强
时间走过2016年,我们2016年推出的深度报道却永远印在中国教育报的版面上。
2016年,每周二、周三、周四,中国教育报深度版准时与读者相见,全年累计就100多个教育话题进行了深度报道。
站在教育的平面上,站在时间的横轴上,我们从100多个话题中遴选出了10个影响面广、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进行盘点,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值得回味的相见瞬间。
话题一:高考改革
2016年上半年,新的高考招考改革进入实操阶段,十几个省份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陆续出台。
在这关键时刻,中国教育报记者对各省份的改革方案进行一一梳理、比对分析,结合“考什么,怎么考”“如何评价”“怎么录”等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第一时间给读者解疑释惑,并邀请专家进行了深入分析。
随后,《一图看懂2016高考变化》《2016年高招看点:看“分”又看“人”》等整版的深度报道,让读者对最新的政策变化有了直观而全面的了解。
话题二:中考改革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中考改革)启动。
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如何理解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办法与以往有何不同?通过一版、四版联动报道,中国教育报以《我国启动新一轮中考改革》《克服“不考不学”不再“分分计较”》等为标题,对中考改革的有关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话题三:民办教育分类
历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第十八次、第二十四次会议的三次审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将在几个月后与民办教育实践深度相拥。
早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恰逢《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十周年,来自福建、吉林等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困惑便出乎意料地集中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区分、不同性质民办学校的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差异等。
现实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法过程被染上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它的即将“落地”也如期引发了围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别的集体关注。
话题四:城乡教育
伴随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城乡间流动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一些乡村学校无法开班、日渐“萎缩”,逐渐成为“空校”的现象,城镇学校“人满为患”“一桌难求”,等等。
据此,中国教育报深度版推出“教育的乡愁——聚焦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教育”系列报道,采取记者调查、专家支招、经验介绍、深度访谈等方式,剖析当下城乡教育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寻找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现实路径。
《城镇化“抽空”了乡村学校?》《城镇学校班额越消越“肿”?》《五问城乡教育失衡现象》3个整版、11篇重磅报道,层层递进,从现象、原因、对策等层面,为政府如何解决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
话题五:职业资格证清理
2016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在此前四批取消200多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从2014年开始的职业资格证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数据显示,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证占总数的44%。
近半数的职业资格证被取消,对于实行“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的职业院校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职业教育也要随之减少相应的规模或进行调整呢?减“证”之后,如何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与职场需求的无缝衔接?围绕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职教工作者和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度报道。
话题六:九年一贯制
近年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幅增加。在小升初的时候,这些学校的学生原则上整体直升本校,大大缓解了学生小升初择校的压力。然而,也有一些九年一贯制学校存在难以真正“一贯”起来的难题。
近年来出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多是基于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或中学、小学合并政策的大背景,以“6 3”形式成为九年一贯的新组合。从改革实践看,这种“分离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学校管理、课程衔接和师资融通等方面遭遇瓶颈。如何真正实现“6 3”大于9的效果?很多中小学都非常关注。
话题七:网络在线教师
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网络在线教师”这个新兴职业也渐渐进入公众视线,一些教师在直播平台有着非常高的人气,有些教师的在线听课学生甚至能达到成千上万人,一些教师因直播授课收入颇高,更是引发不少争议。
同样的课堂内容,为何学校教师的课不讨喜,而线上教师却能赢得那么高的人气?未来的教师,如何求变创新才能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对于很多教师关注的这一话题,中国教育报进行了深入报道。
话题八:择校
3年前,儿子小升初,北京市民李玉梅和丈夫没多想,给儿子选了一所够得着的最好的学校。没想到,这个最佳选择却成了儿子的噩梦,孩子的自信,在所牛校里,一点一点垮掉了,慢慢变成了牛校的“差生”,到后来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2015年,孩子转学到离家较近的一所普通学校,在这里慢慢拾得自信,2016年中考,这个男孩以年级前10名的成绩顺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对这个特别的孩子,中国教育报记者施剑松通过前后3次采访,慢慢勾勒出了这个教师家庭为了能让孩子上好学校而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最终写出《一个中学生的“择校之痛”》在中国教育报深度版刊发。这样一篇从一个学生视角所做的报道,就“择校”这个大难题,给出了答案: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话题九:“问题少年”
从被欺凌到欺凌,甚至动刀伤人,再到在学校家长的努力下经历“拐点”,变为家长和老师们认可的正常孩子,通过阚凝这个人物所经历的故事的描述,《“问题少年”走出“江湖”》为很多教师、家长如何转化“问题少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不愿意跟长辈沟通,而是不知道如何沟通。“问题少年”的问题往往就出在跟成人的沟通链发生断裂,如果跟父母和老师的情感链同时出现问题,孩子在成人世界被认可、被需要的通道就关闭了,随即,网瘾、早恋、小团体这些“诱惑”就会涌现出来。
话题十:“211”大学校长
如果为中国“211工程”大学的校长们画一幅最具群体特征的肖像,会是什么模样?54岁左右、男性、名校出身、理工科、博士、实际年收入平均17.34万元……这是《中国211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报告》给出的答案。
《报告》选择我国112所“211工程”大学作为调查对象,从大学校长的专心、专长、专职三个维度,对我国“211”大学校长群体的专业化状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并在中国教育报深度版上独家发布。(本报记者 王强)
信息来源:2017-01-03 《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1/03/content_470070.htm?div=-1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