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追忆市西中学第二任校长陈孟昭先生:无私的理想追求,有为的教育奉献


时间:2017-01-04 05:03:12   编辑:淮安教育网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陈孟昭校长是市西中学命名之后的第二任校长,任期始于1977年,在陈校长的领导下,我们市西中学在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这样一个拨乱反正时期面对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潮流中,学校明确提出教育目标应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知能俱全的人材。要求为求知而学,为成材而学。为此,1980年,在全国重点中学会议上介绍了市西经验;1984年,又推进了初中课程改革,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986年,陈校长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追忆陈孟昭校长在市西中学的一些工作历程,让我们一起铭记她为市西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为学生和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

拨乱反正,重建教学秩序

1977年,文革结束之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加强对学校的领导,静安区委、区政府与区教育局陆续任命了市西中学新的党政领导班子。1977年8月静安区委任命陈孟昭同志为市西中学党支部书记,1978年1月底又任命陈孟昭为市西中学校长。

在陈校长任职初期,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是拨乱反正的重要工作。 在陈校长领导下,学校通过反复学习中央关于平反的文件,深入领会精神,严格按中央要求做好平反工作。

陈校长组织专人对我校在“文革”中受到“审查”、“处理”的同志和其他提出申诉的同志逐一进行复查。整个复查工作,历时七年,先后有41位同志分别落实了政策。陈校长认真对待每一位同志的申诉意见,认真执行政策,做好善后工作,得到了全校教工的赞扬,特别是深得被复查同志的认可。

做好抄家物资处理工作,是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的又一重要工作。期间,全部落实结案105户,查无此人1户,尚待落实4户。

所有这些为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陈校长积极地推进教育秩序的重建,提高教育质量。

1978年4月,学校健全了校级和中层领导班子,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西中学工会委员会;健全了教师的各项活动,包括教研组活动、年级组活动和工会小组民主生活等等;选举产生了校团委、校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等学生组织。

学校重建规章制度,提出规范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障了学校教学秩序的恢复和重建。

陈校长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取消了教师的坐班制,重视教师的业务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依靠工会组织发动后勤人员,做好为教学第一线的服务工作。

陈校长坚持民主、深入、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每周一次行政会议,校长不搞一言堂,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落实三个“抓紧”,即抓紧计划和制度的制订与落实、抓紧实施过程中的分析与研究、抓紧结尾阶段的经验总结与先进表彰。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学校被授予“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单位”。

2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学

陈孟昭校长旧照

“文革”结束,百废俱兴。当时,基础教育的客观现实与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在这样的形势下,考生与家长把考试看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社会也普遍地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是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再加上不少其他的一些因素聚焦到学校头上,不少学校的领导顶不住这些压力,也就出现了所谓“单纯”或“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孟昭校长顶住压力,坚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她多次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一定要把办学思想搞端正,重点中学就重在全面质量上”;“以教学为中心,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是学校工作的一条根本规律”;“对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不能动摇,不能含糊”。在陈孟昭校长的带领下,党政领导班子牢固地确立了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要全面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顶住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使市西中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80年代初,陈孟昭校长认为,“课外活动是充分发展学生志趣、特长和才能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实现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革”一结束,学校的课外活动蓬勃发展起来。1979年建立了15个课外活动小组,1980年有31组,参加人数为1029人,1984年与1985年为39个组。 所有这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1979年之后,市西中学的领导班子,在陈校长的领导下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如既往地重视体育活动。陈孟昭校长一再表示,体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单独追求通过体锻标准,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健康无病、视力良好,精力充沛,能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坚持长期学习和劳动的体质”、“要使体育工作成为锻炼学生意志、品格的手段,以及保证学生能有充沛的精力去从事艰苦的学习。”所有这些论述,通过陈校长领导的学校教育实践,既很好传承了赵传家校长提出的“好学力行”校训,又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学校被再次评为“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为了使市西中学的教师能逐步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使市西中学的课堂教学能达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目标,1980年下半年,学校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组,开展联系教学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在一所学校设立教育科研的组织机构,可以说开创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学进行教育研究的先河。

从1981年到1985年,学校编辑出版《市西教育》13期。其中收集教师文章78篇,学生文章16篇,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反思和研究。

3

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育规律

陈孟昭校长旧照

市西中学在1984—1987年进行初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这次实验的目标是,“探索一个符合教育‘三个面向’需要的、从早期开始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全面发展的、有创造性的新的一代的教育体系”。这次实验是综合性的,包含着课程结构、第二课堂、思想品德教育、考试制度、体育工作等等方面。

1987年6月,学校在上海市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了题为“教改实验的启示”的汇报,提出了“学校教育要不断地改革,勇于探索规律”,“教改实验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获得了一定的变化,学校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教育”,“我们最终确立的教育目标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人才打好基础,为学生成才而教育。”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陈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睿智,有很多对教育的理解和理念,在当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

1980年到1994年,市西中学作为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和教育部“人口教育”课程全国十所试点学校之一,在学校开设了从无到有,从试点直至推向普及的“人口教育”课程。1984年10月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了评审小组到中国进行评审,对市西中学也进行了评估。评审团认为:“中国的人口教育计划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成功地运用单独开设课程的范例”,一个“成功地运用一套配备有解说词的宣传画的范例”,一个“教师和学生被动员起来并激发出积极性程度的范例”。

20世纪80年代,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了当时的热点,主要目标指向改变当时普遍存在的大锅饭现象。市西中学在1984年8月形成讨论稿,1985年1月形成《市西中学管理改革试行方案》,并从1985年上半年开始试行。试行后,人们感觉到拉开了差距,打破了大锅饭。全校出现了要求增加工作量,抢工作做等新气象,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1984年下半年学校在筹备校庆四十周年活动时感到很有必要成立校友会。于是学校成立了校友会筹备组。1985年10月20日市西中学校友联谊会正式成立,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市西中学校友联谊会章程》,选举了第一届校友联谊会理事会,为市西中学三十多年来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交流,更好地集聚校友资源奠定了基础。

陈孟昭校长在市西工作将近10年,她在拨乱反正特殊的历史时期,既很好地传承了市西中学的教育传统,又为我们市西中学后续的发展,在制度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的开发等等方面,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孟昭陈校长对市西中学来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校长,她很好地传承了赵传家校长提出的“好学力行”传统,又开创了改革开放背景下市西中学新的发展纪元,她在七、八十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仍存在时代的价值,在今天市西的课程教学改革中,都可以找到其思想的脉络和深远的影响。陈校长为我们市西中学今天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精神资源和实践操作的经验,这是我们市西中学的宝贵的财富。

陈校长的离开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损失,我相信我们市西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校友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在市西中学的发展历程中更好地继承陈校长的遗愿,继承陈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追求,把市西中学的办学水平推向更高的发展平台。

安息吧,陈校长!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

最后,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追忆陈孟昭校长: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