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了,感谢大家一贯的支持和关注。牛老师在2017年1月1日这一天许下一个小小心愿:二月底前能够突破五万整数大关。我想用自己的持续的努力达到这个目标,但也需要大家帮我一块努力。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关注牛老师的“语文学习知识总汇”!
看了这文章,还敢说你认识比喻句吗?
修辞手法是同学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的,因此不少人对于修辞手法的考点比较轻视。然而,在实际的考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作为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中的经典考点,同学们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一个理念,考题是根植于思维能力的。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尽管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知识点,却并不意味着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能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熟练地运用概念,进行有效地思考。
在现代文阅读中最常见考查的修辞手法是比喻,但同学们很容易在语境中模糊概念,走向错误的分析。
上面这段话出自《中学生报》的《高招周刊》2016年12月30日这一天的第4版上。题目是:
现代文经典题型解读——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作者是杨浦教院的金莉老师。
拜读了这篇文章后,第一感叹就是:我不敢再高中语文卷上轻易下一些结论了,对于简单的一个比喻句来说,作为小学老师的我,虽然几乎每节课都在启发和引导孩子们辨认和运用,但是看了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几道高考或者联考卷上的关于比喻句修辞表达效果的题目,还是感觉到作为小学老师的浅薄啊!这里呈现给大家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希望大家看到高考级别的考题后,反观咱们小学的语文考点(知识点),到底该如何做到既能够教给孩子知识又能够教会孩子掌握相关技能呢?
【例1 2014年上海语文高考卷现代文(二)】
原文:《宁静》(节选)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7、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比加以分析。
【解析】这道题目的题干与以往有些微妙的变化,比喻的表达效果“形象而生动”被直白地表述出来。以往在阅卷中,表达效果术语是占有一定分值的,但现在显然要分析这句比喻句是如何达到形象而生动的效果的,重在如何达到。这意味着题目更指向思维能力,并且尽量避免学生机械记忆。
比喻的关键特征是本体、喻体不同质,并且有相似点。分析时,要指出“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喻体突出了本体什么特征;产生了怎样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因此,本题应该这样表述:该句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用海绵吸水来比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强,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形象而生动。
【例2 2016年上海语文高考卷现代文(二)】
原文:《湖殇》(节选)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7、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解析】这道题与上一题相同,表达效果已经明确地点出来了。不过比之上一题,难度又上了一层,因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都不是名词,而是句子。
本题应该表述为: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着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例3 2016年上海市五校联考语文卷现代文(二)】
原文:《我村》(节选)龙应台
②早上10点,先去银行。知道提款机在哪个角落,而且算得出要等多久。两三个月一次,你进到银行里面去和专门照顾你的财务经理人谈话。坐在一个玻璃方块内,他把你的财务报表摊开。他知道你什么都不懂,所以用很吃力的国语认真地对你解释什么是什么。有一天,他突然看着你说:“我走了,你怎么办?”好像一个情人要去当兵了,担心女朋友不会煮饭。原来他要跳槽去了。
……
⑥广场,像一个深谷的底盘,因为四周被高楼密密层层包围。高楼里每一户的面积一定是局促不堪的,但是没有关系,公共的大客厅就在这广场上。你看过鸽子群聚吗?香港仔的广场,停了满满的人,几百个老人家,肩并肩坐在一起,像胖胖的鸽子靠在一起取暖。他们不见得彼此认识,很多人就坐在那儿,静默好几个钟头,但是他总算是坐在人群中,看出去满满是人,而且都是和自己一样白发苍苍、体态蹒跚的人。在这里,他可以孤单却不孤独,他既是独处,又是热闹;热闹中独处,仿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扶手。
9、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有一天,他突然看着你说,‘我走了,你怎么办?’,好像一个情人要去当兵了,担心女朋友不会煮饭”,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财务经理对顾客法制心底的关心。
B.第⑥段“广场,像一个深谷的底盘”,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广场的平坦以及被四周高楼包围的现状。
C.第⑥段“像胖胖的鸽子靠在一起取暖”,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众多身形有些臃肿的“我村”老人聚在一起,以获得些许心灵的安慰。
D.第⑥段“热闹中独处,仿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扶手”,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广场老人们深深的孤独,以及广场相聚的一点热闹对他们的重要性。
【解析】考查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的题型很多,选择题是一种类型。
这道题,很多同学都失误了,主要是无法判断出第一句是不是比喻句。比喻的概念人人会背诵,但一遇到真实语境,竟然不能根据概念进行判断,这就是语文学习中如何将概念化用到解决实际文题中的难题,也是思维能力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
第一句明显是错误的,因为本体是“他担心我不能在银行里与业务员沟通”,喻体是“一个情人担心女朋友不会煮饭”,本体和喻体是同质体,违反了比喻的基本概念。答案即为A。
写在后面的话:
在这篇文章的解析里,金莉老师详细地剖析了题目的要求和思考的方向,也把答题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做了细致的分析。让我感觉到实际上语文学习的根本就在于明确概念并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关键文题是运用概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决文题。而解决文题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思维!也就是说,不要以为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是需要思维的,语文的思维能力才是解决一切文题的根本要害。缺乏准确的语言文字的思维能力,看题目要求都看不透彻,看不准确,当然也就无法准确作答了。
语文难学,难就难在需要有一些记忆的本事,很多知识点是要背熟的,但更难的是如何灵活运用。就看这篇文章里对于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的解析来看,就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形象、具体、生动”等类似的套话(或者说语文答题公式)能够解决的了的了,必须是深入文本,抓住表达内涵做解读。因此,牛老师再一次体会到语文学习,必须要读进去和走出来的重要啊!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