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序扩大学校自主权,鼓励和支持学校办出特色。
2、要千方百计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
3、协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的各项改革。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
”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主题是“提升教育质量”,这就意味着,从2016-2020年,提升教育质量绝对是重中之重。
而前两天,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发言,不仅高屋建瓴地阐释了中国基础教育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还提出了“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一观点。
提升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
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强健体魄,帮助他们养成健全人格,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扩大学校自主权
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影响下、信息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特点,提升基础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实效性。
要固本强基,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夯实学生终身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增强他们核心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增强基础教育的活力,有序扩大学校自主权,鼓励和支持学校办出特色,更好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
千方百计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
要牢牢把握教师这一关键,加快形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当前,教师是制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瓶颈”。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注重提升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对教育、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引导他们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或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统筹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努力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创造条件。
要千方百计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着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让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推进基础教育各项改革
要按照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协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的各项改革,加强教研环节,使各方面工作有机衔接、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要全面总结课程改革的成绩经验,进一步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改变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倾向,坚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扎实推进高考和中考改革,用好考试招生这个指挥棒,引导广大中小学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克服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倾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延伸阅读:如何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 根本问题在于教师
提高教育质量,根本问题在于教师。近些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增加大量投入,实现了农村学校建设工程。最近,我访问了青海,海拔3000多米的乡村学校建设得都很好,但教师水平还是有点儿跟不上。应该说基础教育办不好,高等教育也做不好,而基础教育办得好,关键在于教师。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陶西平:学校课程是关键
课程问题,是学校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深深植根于现代学校的土壤。在传统观念下,课程在培育人格功能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很小,然而现代课程应该对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课程改革,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主题,改革的指向趋向于:强化价值导向,增进身心健康,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核心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开展综合活动,尊重个性发展,加强补偿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叶澜:基础教育的发展,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
1、不能对基础教育一味要求
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观念和原则的泛化,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把自己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更多看作需与供的关系,更多要求教育提供各自心目中的优质服务,而很少思考自身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加上一些媒体为争夺眼球而“呛教育”,导致社会对基础教育质量缺乏信心,甚至出现了教育焦虑症。这样的社会生态扭曲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势必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呈恶性循环,导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更为艰难。
当前,改善生态需形成如下共识:基础教育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尽管各自所应尽之责不同,但人人有责;要形成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友好的社会生态,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现代文明社会。
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
2、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不能被乱花迷眼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层面的改革呈现多元趋向,但多元并不意味着每个“元”都恰当合适,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要注意不被乱花迷眼。只求新奇独特而丢失或远离“基础”,这样的改革也许会风光一时,但最终必受历史惩罚,付出巨大代价。
基础教育中“基础”的具体内涵会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但其在两个层面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不会改变、不可丢失:一是为个体一生的发展打基础(包括人品、学问、处世和身心健康),二是为社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打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特质。
基础教育给每个接受教育的个体留下什么才算完成“基础”的使命?可将之概括为“三底”:一是“底线”,懂得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底线。二是“底色”,童年、青少年期的生命底色应是阳光、自信、热爱生活,对未来抱有希望,不畏成长中的艰难。学校教育有责任给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温暖的底色。三是“底蕴”,让青少年走出只能依靠直接经验认识世界的时空思维局限,获得走进文化世界的工具,学会借助文化知识不断学习、探索、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力。基础教育的特质集中体现在这“三底”上。成此“三底”,则基础教育大成。
3、反思基础教育,有3点需要引起决策者注意
近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但并非没有可反思调整之处,以下三点尤需引起决策者注意:
1、基础教育上层决策者不能对中、下层的事管得太具体
教育系统内部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区别,系统的不同层次有相关性,但不同层次承担的责任相互不可取代。上层决策应把重点放在顶层设计、宏观把握上,在决策涉及下一层次时,一方面应以有利于激发(而非代替)中观、微观层次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原则,为其他层次主体留出自主决策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在行为底线和秩序上作出基本规范,并通过法律等保障这两方面的实现。
以往基础教育上层决策的主要问题是对属于中、下层的事项管得太具体、太绝对,诸如减负令等,最终往往流于一纸空文。
2、基础教育改革不能把希望全押在一条线上
“条条”一统到底、“块块”缺乏统筹的权力,致使改革中的一些良好愿望难以实现。比如,基础教育改革不能把希望全押在课程这条线上,而应加强以学校为整体的系统改革。
3、不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定性,许多改革就会事与愿违
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应认识到教育是人的事业、文化的事业。教育虽与社会一切方面都有关联,但不能简单套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目标、策略与措施。
教师招考公众号 微信ID:jiaoshi_edu
1.请加小编微信:shanxiangfj
2.帮你加入教师招考微信群!
3.名师在线解答你的疑问!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