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非
原名王栋生,南京人,著名杂文作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南京市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笔名吴非。1950年出生,1968年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进入南师附中任教至退休。主编《高中文言读本》、《初中文言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江苏教育出版社)等20多种教学用书,为《中学语文(必修)》(苏教版)、《新语文读本》编委,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1988年起在教学之余从事杂文写作,发表杂文、评论、随笔2000多篇,获杂文界最高奖项林放杂文奖,出版杂文体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的用人术》,杂文集《污浊也爱唱纯洁》等。
有位老师说起有学生考上大学后,在路上遇到,竟装作没看见,而且这样的事不止一次。我了解这位老师的为人,多年在高三“把关”,为人正派,从不要求学生“感恩”,他只是经常对学生冷漠的处世态度感到困惑。我以前也说过,我真在不在意学生的“成功”,我也不太看重学生的高考分数,但如果他们的人性有缺陷,我会很难堪。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究竟是什么?不是没话找话,这还真是个问题。小到一言以蔽之,大到可以写一本书,甚至长期讨论而莫衷一是。
不妨“倒过来”观察,先看看社会的“教育评价文化”,因为站在终端,有可能观察其“来路”。今年夏天,清华北大两校为抢某地“高考状元”围追堵截,争得面红耳赤,大丢其脸,这也就让一部分教师学生看清中国名校的境界。在无数的场合,人们都讲“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也习以为常地抢夺人才来“培养”。这样的风气传染给了基础教育。如果一所学校有了些发展,升学率高了,就会被称作“人才的摇篮”,——除了“人才”,其余不足道。中学校长们会介绍自己的学校升学率有多高,考上北大清华的有多少人,似乎除了考上北大清华的,其他学生不存在;初中校长介绍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在区里排第几”,连续两年或三年出了“区中考状元”;小学校长会介绍有多少人“获得知识竞赛一等奖”,平均每个学生有多少“特长”……似乎不说一点“高人一等”之处,就是个平常的学校了。
然而,在功利风气中,也有很多“平常的学校”恬然自安。我听过“薄弱学校”校长说,“学生在学校学会了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了”,“学生回家提醒家长不要穿拖鞋到学校,不能在学校吸烟”,“家长告诉老师,孩子在面前,他不敢说脏话了”——我听了很感动,这些,比考上清华北大更有社会价值。基础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好习惯,培养“人”。 问题在于社会肯定什么鼓励什么,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用一定的手段去追求。
电影《天下无贼》有台词——“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传扬开去,几乎成了经典。但是,基础教育所要培养的,究竟是“人”,还是“才”?教育立足于培养未来的人,还是培养“急需的人才”?
我过去的学生常常相聚,他们绝大多数上过大学,但从事的职业不一样,辛劳程度不一样,有些人自称“运气好”,有些人“没抓住机会”,境遇不一,收入差距也就比较大,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仍然能像兄弟姐妹样地坐在一起,畅谈人生体悟。
首先,他们能享受人的幸福。他们能理解人生,能满足通过劳动获得的一切;他们懂得珍惜生活,他们有自尊,爱家庭爱子女,也爱人间,尊重他人,希望人与人平等相处,渴望社会公正公平。其次才是体现在劳动中的创造力,而这种“成功”也不能用名利作为评价标尺。我有几位学生出于各种原因没去上大学,但他们仍然像高中时代一样爱读书,对社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有自信。
有位外省老师来南京交流,我问他在南京怎么安排,他说有学生接送并聚会。他告诉我,他任教的学校是“薄弱学校”,学生没有几个能考上大学,毕业后大多漂流到各地谋生,他无论到哪个城市,都会有学生跑来见他。——如果按时下流行的“人才”标准,可能很多人不屑,但这些没上过大学的青年都有着饱满的人性!他们遵纪守法,通过劳动养活自己与家庭,立于社会,有余力则去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
反观现今很多犯罪下狱的官员,大多数是被作为“人才”提升重用的。每公开贪官污吏的个人简历,我都注意他们毕业的学校,想象他在学校里的表现,从报道中寻找值得关注的蛛丝马迹,希望能给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一些启示。耗费社会那么大的代价,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不是开除判刑就可以交待的。
过于功利的应试教育,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同时,也在更多地在培养“粗糙的人才”“粗野的人才”。我的学校,有位毕业生赴美留学,曾和一中国学生相恋,分手后,那名男生竟然用刀杀害了她。美国也有校园命案,但据说美国人对此案感到震惊:为什么一个博士生因为别人不再爱自己就杀人?任何人做事都可能有必然的行为逻辑,未必都是出于“激情”。我想象这个学数学的博士在国内读中小学的状态,和他在美国名校读博士的资历,学科的“基础”应当是合格的,按中国社会的“人才”标准,他是“才”。他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一直被人关注,得到各种嘉奖;他很“励志”,想成为杰出人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我”,而没有“他人”;他只有“名”与“利”,而没有真正的作为人的幸福与快乐。即使这次他没有杀害前恋人,以他的性格与行为逻辑,假如你和这个“人才”同事,你会有安全感、会感到愉快吗?
文章来源:本文为吴非老师原创,首发吴非老师的博客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