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安徽大学团委”可以订阅哦!
2016年的11月
那是一个秋天...
有一位老人
在小团后台发了一条很特别的留言
︾
︾
︾
团委负责同志?
1978年.......??
无线电........??
三年.....?
有困难找团委???
(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情况但是好感动)
吓得本编赶紧拿起手机
果然有一堆陌生未接电话
根据联系方式打回去
一阵爽朗的东北口音从电话那头响起
小团:老爷爷...
赵先生:喊我老赵吧 !!
小团:好!(笑cry脸)
主人公【老赵】(化名)出场
老赵,1975年入学的安大老学长
(学叔?学爷?)
毕业38年后
为了集齐当年同学的毕业照
制作电子相册 找到了我们
“这是老校友对咱们的信任,必须办好”
带着团委老师的嘱托和介绍信
我们来到了老区档案馆
?
(严肃静谧的档案馆 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唤醒 封印四十年的资料
(不得不说,学爷学奶奶当年也是风华正茂)
很轻松 照片找到了
老爷爷的同学们得以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一个班的同学四十年后又团聚了
...
那么
你可想知道
四十年前 安大的模样
(那时校训不是“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
而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本编 老赵,你们那个时候应都是推荐入学。1975年文革还没结束,上大学应该挺困难吧。而且,你们不少同学都已经有工作了,为什么还想上大学呢?
老赵 这要从两方面讲起。
个人方面,1966年5、6月份开始文化大革命,我们终止了初中的学习。大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先去农村插队、后参加工作数年,正是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感觉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相信上学可以充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用当时的话说,可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另一个方面呢,197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恢复部分大学招生,才使我们有机会上大学。招生办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士兵中招收大学生,统称工农兵学员(后来也称工农兵大学生)。
我们单位是从5个报名者中先选出2位,然后又由班组长以上人员集中对这2位进行评价(评的时候招生老师在场),最后由招生老师确定招谁。
我是连续三年报名,第三年才被推荐去上学的。
本编老赵啊,虽然你们当初入学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政治觉悟真高!
老赵哈哈,是啊!虽然我们在文化知识方面学习的东西少,但我们也是相当用功的。讲到政治觉悟,可以说政治敏感性不低,革命意志坚定啊(大笑)。现在回头看,当时虽然是服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有些是非分不清,但是内心始终有善良的一面。生活中艰苦朴素,同学间友爱互助。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现在的说法叫底线。必须的!比如说,周恩来总理去世时,“四人帮”压制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周总理,对此,我们大家内心是反感的,实际上我在同学老戚(化名)的带领下,在小范围内也有一些行动。
(那个时候 世界很大 爷爷们也想去看看)
本编 老赵,你们当初无线电都学什么啊,学高数学思修史纲吗?
老赵学过高等数学,不多。我们那个时候的专业课啊,以典型产品教学为主,重点学收音机、扩大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电视发射机。产品上有什么电路,我们就学什么。去过维修部、扩大机、电视机厂等企业参与部分工作。
当然,那个年代,我们必须去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到学校农场劳动、去工厂劳动,参加革命大批判。
本编彩电啊!!那年代是稀罕物吧,估计跟现在研发5G6G一样....
那个时候 安大已经有航模“社团”了~!~
那时 大家穿的都一样朴素简单
心态也一样简单
毕业近四十年,当年的同窗室友
今天有的分处江淮两岸
有的遥居异国他乡
老赵说
入校不久
一位女同学就去世了
她的照片
谁都没有
连档案馆都没有
不过
不完美就是完美
这就是历史
但是
无论再久 还是牢记
无论再远 还会动心
不管你明天能否会想起
那个集体
一个都不能少
谨献给
安大1978届无线电系老校友
以及
你们的青春
?
- 写给陪伴安大走过漫长岁月的每一届同学 -
毕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后
如果你想
找回珍藏在记忆里的岁月
(同学校友老师辅导员男女朋友)
请来找我们
可能磬苑已经被称为老校区
可能你的专业已经被调整合并
可能那个时候微信早已被更新的媒体淘汰
可能青年传媒中心也换了名字
....
但是
安大 AHU
一定会有善良的人
愿意帮你
帮你找回珍藏的回忆
和那些人儿
理由很简单
资料来源:1978届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生
(所用资料均获同意)
特别感谢:安徽大学档案馆
资料整理:薛熠凡
编辑:陈浩然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