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熊丙奇:“唯头衔”是引才还是炫富?


时间:2016-12-27 04:39:28   编辑:淮安教育网

| 作 者 |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大学有问题》《体制迷 墙》《走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困惑》、《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等。

| 来 源 | 教育思想网

| 关键词 | 大学,炫富,头衔

杰青、长江学者,薪酬120万,安家费300万;千人、地方领军人才,薪酬100万,安家费210万;优青、青千,薪酬分别为65万、40万~60万,安家费150万、135万;此外还包括科研启动经费最高可达2000万 ……

以上是一所广东地方高校,面向全球招聘“杰出人才”“高层次人才”所开出的价码。之所以把这所学校的招聘待遇粘贴过来纯属偶然,因为在网上随机搜索“大学 重金 全球 招聘”等关键词,你可以获得很多高校的招聘帖,并发现它们的套路基本都一样,皆是按头衔明码标价。似乎在高校眼中,“杰出人才”就是有各种头衔、身份的“人才”,而他们对这类人才的“饥渴”程度,甚至到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地步。

这样的招聘,必定有人欢喜有人愁(仇)。欢喜的当然是那些已经有各种头衔、身份的人才。哪怕头衔是十多年前获得的,获得之后并无更新的学术成果,可是“一旦拥有,终身受用”,只要顶着这个“头衔”,就永远不愁没饭吃。愁(仇)的自然是那些没有头衔、身份的,越是高薪招聘,他们越不是滋味。更不是滋味的是,如果他们质疑这样的招聘条件“只看衣帽不看人”,还会遭到无情的嘲讽:你有本事,为什么没有弄到头衔、搞一个身份?倘若这样的嘲讽来自家庭,估计本人就真的“生无可恋”了。

本人的一个朋友就一直郁郁不得志。十多年前,他和同学院的另一名教师在能力与水平上相差无几。那名教师后来在申请一项国家级科研资助项目中胜出,这于是成为了两人事业的分水岭。获得该项资助者,由此得到重视,获得更多项目,入选人才计划。如今,两个人一个是高层次“杰出人才”,另一个则是学院里的普通一兵。

任何一项政策都难免会有几家欢喜几家愁。然而,这样的人才评价政策对中国教育和学术究竟影响如何,依然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令人不解的是,国家设立科研资助项目和人才计划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本来,通过设立资助项目、计划,给入选者以经费支持,以便让他们有更好的研究环境、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可是发展至今,却变为一旦入选就有了头衔和身份,就功成名就了。理论上,应该对项目、计划的入选者采取更严格的考核、评价,但现在却有拿了纳税人的钱却什么也做不出来的情况,甚至,有人把“拿钱”这件事也看作是光荣与骄傲的资本。这就像一个学者弄到上万吨“学术化肥”,即使不种田,没有产出优质产品,也可能被列为种田高手,并且会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学术头衔化、身份化,本质是学术特权化、利益化的表现。有意思的是,对于学术界的这种现象,社会公众的观念也表现得较为混乱。比如,在谈到院士“特权”时,舆论呼吁要进行院士改革,让院士回归学术荣誉。可是在面对高校以重金招揽院士时,大家又认为这是重视人才的表现。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曾抱怨,贵州大学开出了“长江学者给予120万元年津贴,院士给予180万元津贴”的优厚条件,此外还提供科研平台和经费支持。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却没有一个人报名。针对这一案例,当时不少舆论呼吁应改善中西部高校的环境,可是,恰恰是这种以头衔、身份论人才的引才观,制造了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以头衔标价码,追求的其实是人才政绩,而不是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

归根到底,目前存在的人才“身份化”“唯头衔论”,根源还在于对教育和学术的行政评价。

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各类项目、计划,使行政化和利益化纠缠在一起,也导致了人才观的异化。我国高校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去行政化与功利化已势在必行。不以头衔、身份论人才,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制造学术等级和特权,而是为所有人提供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这样引进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高校的实际发展需要,才能真正支撑起学术、科研的未来发展。

回复以下 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985丨211丨100丨就业丨毕业丨职称丨孔子丨三体丨三联丨mooc丨创业丨未来丨大学丨师道丨课程丨管办评丨施一公丨彭丽媛丨互联网+丨青年教师丨浙江丨学术丨教改丨临沂丨教育法丨就业力丨创业大学丨高校反腐丨近亲繁殖丨亚洲大学丨教授治学丨科研评价丨离岗创业丨科研怪相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