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教育改革情报》(基教版)第51期丨智库


时间:2016-12-24 04:40:10   编辑:淮安教育网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学校改革

【改革案例】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着眼整体去变革

近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校长何学锋《着眼整体去变革》一文,介绍了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以“新基础教育”为价值取向,先是组织基础整合,再作体系整体建构,同时以“校本研修”全面提升队伍素养,在变革中谋整体,在整体中抓变革。

“新基础教育”研究旨在改变师生在校生存状态,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因而是一项着眼于整体的系统变革,其研究实践从最初阶段指向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变革,逐渐向学校层面的领导管理、组织机构以及制度、机制和文化等领域拓展。

“育人”引领价值转变,激活教师队伍自觉

在“新基础教育”研究推进中,学校领导管理理念最深刻也是最根本的变化在于:从只关注事的达成,逐渐转向促进人的成长;由注重对师生规范性的管理,不断转向对师生生存方式的引导。校长的队伍引领力也随之从重在“驭人”,转向基于“育人”,完成了新的队伍引领价值观的转变。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被关注。通过会议、视频、网络以及校刊等方式,向教师充分表达“每一个都重要”的理念;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工会每学期开展个别化的交流访谈,形成系列性的“深度倾听制度”,进而让每一名教师都有个性化表达的空间;通过调查问卷、教学调研以及工会活动等,对每一位教师的尊重与关注都落到细微处;通过“创意工作榜”“教育人生录”等宣传平台,及时捕捉和放大每一名教师的点滴成功。

给教师留出自主空间,也是一项以往容易被忽视的工作。教师的发展,极其需要一定的自我独立思考、研究实践、感悟反思及探索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杭州第二中学给教师布置工作会主动“留白”,开展研究实践会尽量“放手”,关注个性化发展则会全力创设多样化的“平台”和提供各种选择性的“发展路径”。

“整合”引领基础建设,焕发组织机构活力

随着“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学校原有的组织机构设置、分工及其职能定位,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与满足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校长队伍引领力的基础建设势在必行。

学校在四校区设立“三大中心”,即管理评估中心、课程研发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并将课程教学部、学生工作部和校务管理部的设置下移至校区内部,以增强各校区工作的整体性、自主性与创新性。

用非行政的方式与途径把骨干教师的力量与资源聚合起来,与行政力量形成合力。自2005年起,学校逐渐形成了几个以专业学术交流为主要特征、教师自愿参与、形式较为宽松但形态基本固定的教师组织或团队,包括学科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沙龙等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以及向日葵美术工作室、丫丫俱乐部等师生合作共享组织。

这些非行政性组织在多校区的办学发展中凸显了独特的价值:因其自主性与灵活性,弥补了行政性管理的不足,优化了学校的管理结构;因为没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与检查,没有严格的考核与评价,完全依靠导师与成员间的自愿参与和积极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极大的调动,也由此丰富了学校评价的方式与途径。

“整体”引领运行体系,优化学校行动逻辑

近年来,该校逐渐形成了由四大方面为核心构成且内在相互依存与制约的管理运行机制架构:一是以“校长负责和民主参与”为核心的治校决策机制,决定办学的发展方向;二是以“分工负责与沟通协作”为核心构建实施执行机制,确保决策的有效落实;三是以“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为核心构建发展导向机制,保证正确的价值引领与舆论氛围;四是以“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为核心构建动力更新机制,实现内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治校决策机制”中的“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大核心要素,体现了办学决策中校长的领导地位与负责意识,同时也集聚了众多管理人员与教师的智慧参与。办学决策机制的运行程序为“专家咨询—多方讨论—制定初案—校长审核—会议表决”。

“实施执行机制”中的“分工负责”,是指在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沟通协作”是指各中层部门与条线在“分工负责”的过程中,要实现横向融通与纵向深化。

“发展导向机制”中的“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主要是从“成事与成人”的角度,以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为激励的主要方式,健全与完善对教师日常履行职责与完成任务方面的发展导向。

“动力更新机制”的“常规保证”是学校发展动力之基础性来源,“研究创新”是学校发展动力之更新性来源,两大动力来源之间不断实现着相互的转换与发展。

“校本”引领研修保障,促进队伍共同成长

以校本研修方式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已成为绝大部分学校的共识。该校创立了的“前移后续”校本研修方式。

“前移”是指正式研究之前进行的相关性、预备性、铺垫性研究;“后续”是指正式研究之后进行的延伸性、拓展性和提升性研究。二者构成一个螺旋向上的回路,形成一种连续性的事件以保证教师专业知识扩充和专业能力提升以及专业情感的培养与陶冶。

这种研修方式以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和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使研修活动可以分阶段、有层次地推进,并实现“研”与“修”的相互促进与滋养。在每一研修过程中,充分关注对话平台的建立,关注互动的有效性,关注资源的生成与利用,充分激发起每一名教师的内在发展自觉。

(标签:新基础教育,校本研修)

区域探索

【小班化】浙江舟山定海区半数学校参与小班化教育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舟山定海区农村学校学生数锐减,大部分农村学校形成25—35人的班均、200—300人的校均规模。针对这一情况,从上世纪末开始,定海区开始在4所农村小学尝试小班化教育探索。1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城乡之间实施小班化的背景不同,但经历了理论、实践、推广的定海区小班化教育已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目前,全区有9所农村小学、2所城区小学、5所农村初中,共16所学校参与小班化教育研究,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的近50%。全区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评价改革、教师素养提升等研究,让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学习、习惯培养、能力锻炼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城西小学创立“六步三查”生本课堂模式

城西小学采用了合作小组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达到不落下一个的目标。创立了“六步三查”生本课堂模式,就是指将整个班级学生,根据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划分成6个小组,6个人一组,分别由2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组成,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相互碰撞,参与其中。而与之相配套的导学单,分为课前预习、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堂练习、学法指导等,把“学什么”、“怎么学”、“还要思考什么”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城西小学的这种做法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核心在课堂”理念的一个诠释。

近年来,定海区把小班化研究重点聚焦于小班化课堂,从分析构成有效课堂的各个要素着手,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2010年起,进行了小班化课堂教学常规研究,出台了《定海区小班化课堂教学常规(试行稿)》,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小班化教育研讨活动,围绕小班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从课堂教学常规、教学设计到课堂观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研究,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小沙中学开发校本选修课程

小沙中学利用周边的劳动实践基地,开辟出若干资源汇集在一起,配合生物、数学等科目的相关校本教材,让学生了解蔬果、花草等种植方法、采摘时间,以及市场价格等,让学生们走出校园也能成为真正的小农人。

结合劳动实践基地,连续开发了符合农村孩子的1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并将国家基础课程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崇孝课程”体系,涵盖了“爱自己”(阳光体育健身)、“爱学习”(基础课程)、“爱长辈”(孝德文化)、“爱家乡”(社团课程)和“爱校园”(养成教育课程)五大板块。下一步,学校还将请专人来教学生如何种植花卉、果树等等。希望通过劳动,让孩子们了解到赚钱的辛苦,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种菜也可以让学生释放一些压力,让他们边玩边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区教育局还鼓励学校通过缩短核心课程课时,有效开发必修课和选修课,构建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立体化课程体系。调整后,核心课程每堂课的课时由40分钟缩减到35分钟。每节课减去的5分钟,叠加起来,用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必修课由学校自己设定主题,内容大多是以“仁教”为主题的美德课程,全校学生共同学习;选修课主要是依托当地特色而开设的素质拓展特色课。

城东小学建立教师个体发展档案册

定海区提出了“适应性培养”的队伍建设目标,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按“面向全员、突出重点、分级负责、重心下移、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六大原则,坚持“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教育科研”三步并进,同时采取“分层定格循环”和“个体订单补偿”双线推进的培训模式,来造就一支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并将教龄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作为小班化教育师资队伍的主干力量,精心打造培养方案,实行“双指导”工作机制,定期考核,加速优秀教师孵化。同时,基于“适应每一个”的教师专业发展研训,将小班化教育理念渗入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动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素质不断适应小班化教育需求。

基于此,城东小学建立教师个体发展档案册,记录教师工作历程、工作实绩、反思困惑和每年的发展评价等级。这是基于教师个体水平开展“分层定格循环式培养”的主要“分层定格”依据。即根据每位教师近年来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钻研、执教能力等,动态地把教师分成几个不同层面,寻求培养目标与教师个人意愿的结合点。并按阶段进行循环评估、定格、设标,实行基于个体基础的稳步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些教师的突出薄弱环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按需培训”原则,采取“个体订单补偿式培养”。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的小班化教育坐标,选择性地加强培养。

(标签:教师发展,课堂模式,校本课程)

【教育信息化】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促进区域教育公平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副教授田爱丽近日在《中国教育报》撰写《慕课平台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的有效探索》一文,介绍了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建设情况。

高中名校慕课建设初显成效

呈现形式恰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的课程,以视频呈现为主,辅之以拓展学习资料和检测题。从视频录制方式来看,有的采用录屏式,有的采用拍摄式,有的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录制。教学视频画面清晰,讲解清楚,有较强的艺术性。

边实践边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此次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不少学校是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再开发、再改造,使之更加适应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亲自进行慕课的设计、重新组织课程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填写在线课程信息等。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科专业素养、还是教学论的素养以及信息技术的素养等都在提升与发展。

结合办学理念,强化学校办学特色。上海市教委明确规定,高中学校所开设的慕课须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的研究型和拓展型课程。所以,学校开发慕课的过程,是更好地凸显和强化学校特色的过程,也是学校对外宣传本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并进而选择高中入读的学校,这对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都是有益的。

高中名校慕课建设的三点经验

加强行政领导。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是在上海市教委的有力领导下,在上海市电教馆、市教委信息中心、各区县教育局等单位的有效支持和配合下,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的领导和教师努力实践的结果。上海市电教馆负责慕课平台的开发,并组织协调各学校在平台上的建课与开课;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确保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符合学校慕课建设和使用的要求;各区县教育局从经费、政策、人员等方面保障和支持学校慕课开发。

提供专业指导。像慕课开发这样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建设项目,仅有行政推动还是不够的。为了保障学校更好地建设好慕课,市教委委托教研室和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共同研制高中学校慕课建设的质量标准,就慕课建设的过程与方法、慕课建设的注意事项、视频录制与编辑的各种方法等向学校教师做专题培训。并对即将上线开课的慕课从课程内容的导向性、课程信息的整全性、信息技术的恰当性、建设流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慕课上线的复核。复核通过的课程才准许上线,复核不通过的课程,学校教师需按照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直至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才准许上线。

完善政策支持。系统的政策支持,是推进改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市教委把“慕课建设作为本区县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本区高中学校慕课建设工作的沟通和研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学校层面“要将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经费使用和管理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这些系统的要求和支持也是慕课建设可持续展开的重要因素。

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深化对慕课学习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如何利用慕课平台,采集学生慕课学习的大数据,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呈现,以此评估学生慕课学习的特点、优势与不足,并进而对学生个人学习与发展的优势、短板与潜能倾向等进行立体评价,为学生个人的学习和发展进行数字画像,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提供有效指导与支持,是高中慕课项目需要深入推进的领域。

进一步深化教师对学生慕课学习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教师慕课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持续的专题研修,帮助教师掌握慕课开发的思路与方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逐步让慕课开发与教学从学校少数教师的“专利”,转变为多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师研修的重要任务。

(标签:高中,慕课)

【课程开发】北京上地学区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特色课程

为推进学区内科技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开发学区特色实践课程,12月12日-14日,北京上地学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分别走进浪潮、联想、神州数码和百度等四家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座谈。

通过走访和座谈,学区了解到各企业学区特色实践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上,学区将进一步与各企业和各校进行深度沟通,梳理不同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菜单式实践课程,从实际出发,按需服务,推进区域内各学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学区介绍

在座谈过程中,上地学区管理中心主任林子敬向各个企业代表介绍了学区制改革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学区的组织架构与主要职能,表达了走访各个企业的目的:

一是与企业建立初步联系,智慧碰撞,探讨深度合作的可能性与路径;

二是听取各企业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需求,寻找共建共赢的解决方式;

三是欢迎企业后期能够走进学区,参与学区委员会的各项活动。

各企业代表在与学区工作人员沟通后达成共识,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区盘活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意义深远。作为在上地成长壮大的企业,十分希望能为辖区教育服务,回馈社会。同时,面向基础教育服务,也是企业进行宣传、培养企业未来建设人才与消费人群的有效方式。

企业反馈

针对林主任提出的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和课程资源等三种合作方式:

浪潮集团的政府合作部副总经理张殿民表示,欢迎学区组织学生和老师走进浪潮参观,并定制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程度的讲解与讲座;

联想集团政府事务部总监黄志江和经理李晓丽表示联想希望能与学区建立长期性、正规化的合作,为上地学区的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史和新产品,并且针对学生特点设计DIY实验室,提供学生学科实践基地与技术指导;

神州数码党委办公室主任赵玉竹表示神州数码不仅能够提供展厅这一空间资源,还能为学生定制各行业的体验课程,使学生在扮演不同社会行业角色中充当小小讲师,深度体验,不虚此行;

百度校园品牌部主任李轩涯从百度已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高校志愿者三个层面提出了多种合作的方式,例如组织学区内学生参与百度开放日、百度夏令营、百度学生竞赛,利用百度阅读打造“书香学区”等活动。

(标签:学区,实践课程)

【教师发展】苏州融合教育资源教师需执证上岗

近日,苏州举行融合教育资源教师高级研修班,来自该市中小学、幼儿园的80余名专兼职资源教师首批获得合格证书。

融合教育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残障儿童安排在所在社区的普通学校就读,并提供最适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残障儿童能够得到尽可能好的公共教育。今后,苏州从事融合教育的资源教师均需“执证上岗”。

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进全市融合教育工作,提出“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的教育形态目标,分批建设资源教室,系统规范随班就读工作,重视特殊需要学生的康复成长。此次通过开展融合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包括组织直属学校教师特殊教育通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为苏州推进融合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标签:融合教育)

行家观点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雷万鹏:

贫困地区吸引教师要提升文化认同

今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雷万鹏在《中国教育报》撰写《贫困地区吸引教师要提升文化认同》一文,谈贫困地区该如何有效吸引优秀教师。

长久以来,提高教师工资收入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中吸引优秀教师、稳定教师队伍的经济杠杆。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当教师工资达到一定阈值时,才能有效吸引优秀人才、稳定教师队伍。在经济收益达到一定阈值后,吸引教师的往往是非经济收益,如工作环境、工作压力、职业发展前景、家庭婚恋等。

从现实角度看,在短期内难以通过财政投入提高教师经济收益的情况下,从教师的非经济利益方面着手,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职业效用。

首先,应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物质环境。在保障教学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教师的生活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如住房、用水用电、互联网络接入、休闲娱乐设施等。

其次,多管齐下减轻教师工作压力。通过定向培养全科教师,优化教师结构,减少城镇大班额,强化家庭、社会的教育责任等措施,有效减轻教师负担。

最后,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教师管理的对象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刚性管理制度来推动教师流动,显然缺乏人文关怀,难以有效激发优秀教师轮岗交流的积极性。

贫困地区难以吸引优秀教师的现象背后,一定程度上是教师对于文化环境的不适应。

文化差异是反映我国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流动,从城市学校向乡村学校流动,不仅仅是工作地点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所处文化环境的改变。文化决定着人们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流动教师一旦不能妥善解决文化冲突,必然产生离岗意愿强烈、缺乏工作热情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

当前,无论出身于城市还是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因长期的城市文化积累而形成以现代城市文明为主的文化价值观,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巨大反差,导致其难以适应乡土文化环境,进而使得以乡土文化为主的贫困地区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同理,城镇优秀骨干教师在原有的工作岗位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建立了相对固定而又宽广的社会网络,适应了当地的文化环境。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流动,都使得他们需要融入新的文化环境,自我调节不同文化之间的反差,这是教师面对轮岗交流缺乏内生动力的深层原因。

贫困地区吸引教师应从根本着手,提升教师的文化认同,增强教师的文化适应能力。

贫困地区新教师应以本土化招募为主,同时注重具有相似文化环境地区之间的教师流动,尽量减少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教师流失。此外,要为新入职教师和流动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和社会交往氛围,提供良好的领导支持、同事支持和社区支持。通过教师教育有效提高教师的文化适应能力,包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对多元文化的理解等。

(标签:贫困地区,优秀教师,文化认同)

潍坊高密一中校长韩金洲:

用学术的力量引领学校发展

微信订阅号“泰山教育智库”近日刊发山东高密一中校长韩金洲《用学术的力量引领学校发展》一文,谈到高密一中基于教育的分层分类实施,学生的多元持续发展,提出了“用学术的力量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持续发展。

一是学术机制建设

校长职级制改革下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也为学校立足发展战略,创新治理结构提供了有力契机。为此,学校整合原有资源,成立了学术委员会、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发展处、课程中心等机构,完善了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研讨流程,进一步优化了学术机制建设。

学术委员会是校长直属领导的校内学术研究机构,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年度发展计划制定,学科发展整体规划、校内学术研讨会组织,教师专业发展评估、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检测等工作,为学术引领提供了制度保障。

教育科学研究所自1996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国家级、省市级重大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研究。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健全的校内外沟通教研机制,专兼职结合的教科研队伍,国家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和校内课题四级联动的课题带动模式,为学校学术引领安装了引擎驱动。

在学校强化教师学术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将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相关工作从教务处分离,单独成立了教师发展处和课程中心,分别负责名师锻造工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国家课程改造、校本课程建设等工作。设立学科学术研讨日,并确定下午第四节为学科学术研讨时间,进一步优化了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流程,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解放出来,保证学术研讨的时间和延续性。

二是能发生深度学习的课堂

“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是学校近几年提出的课堂建设理念。学校从课堂发展的角度将课堂建设划分为了三个层级,一是完全由教师主导、讲授灌输式课堂,被喻为1.0版本;二是课堂引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组织流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一定展现,这样的课堂被喻为2.0版本;三是从层级理论、建构主义出发,深刻理解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努力构建充满分析、归纳、反思、创新、批判、辩证色彩的课堂,这被喻为3.0版本。

基于这样的共识,学校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形态进行了深入剖析,持续开展了课程目标落实行动研究、课例研究和学科主题研讨活动,为“深度学习”理念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做了充分准备。

课堂改变的关键在教师的转变,在推进三维目标整体落实的过程中,学校以教研组为主体启动了教学课例研究,组织授课、听课教师结合课堂授课过程,就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书写感悟,评课过程中,集思广益、智慧共享,同时授课教师本人和教研组分别整理课堂教学纪实性文章,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参考资料予以存档。

学科建设要有长远整体规划,而终极目标的实现需要中短期目标的严格落实。为此,学校启动了学科主题研讨,深度破解中短期内学科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学校学科教研室和年级教研组分别以月和周为单位,从学科建设、学术前沿、学情分析、教师专业素养等角度确立研讨主题,报学术委员会审批后,组织教师深入研讨,并将研讨报告分别上报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学术委员会共同对上报的研讨报告进行论证,对学科建设有重要价值的研讨主题立项为校级课题,由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教研室一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展开深入研究。

三是有学术思考力的团队

学校认为学术思考力才是卓越教师的核心特质。为此,学校将教师学术思考力的培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了名师锻造工程、未来名师梯队建设、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评选、优秀学术团队评选等活动,持续打造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师学术思考力。

名师锻造工程是学校持续多年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工程,根据评选标准,名师系列共分为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四个等级,入围名师系列的教师都是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在本学科建设中起着指引性作用。名师通过高端课堂、特色课堂、名师讲堂、名师学术报告会等形式,将学术思考力转化为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整体学术素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教学资历和教学经验上来看,青年教师确实与老教师有较大差距,但这恰是青年教师的一大优势。暑期教师培训期间,学校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学术潜力,从大视野、宽角度审视高中教材,提出学科教学建议。开学后,组织青年教师与名师联席讨论会议,从学术引领和教学经验两个角度探讨学科发展规划,共同促进学科建设。

为将学术引领推向深入,学校将学术因素纳入教师年度目标考核,作为教师评优树先的参考依据之一,同时开展了优秀学术团队、教学创新成果评选,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另外,为提高学科认知高度,学校每年聘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及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向教师介绍学科学术前沿和教学改革动态,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是让课程散发学术味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思维能力,课程建设的落脚点也在于此。

学校借助学术的力量深入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初步构建起包含人文、语言、自然、数学和科学五大类多层次涵括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实行各学科分层必修选修结合,选课走班学分认定操作模式,为2017年全国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施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学校加大了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现已开发近百门校本课程,主要分为学科类选修课程和活动育人类课程两大类别。学科类选修课程包括基础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国际部选修课程、自主招生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五大类60余门;活动育人类课程分为励志修身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科技探究类课程、心身健康类课程、艺术陶冶类课程、生涯规划类课程七大类40多门。同时,学校建立了莫言文学社、七色光摄影协会、机器人实验室等50个特色鲜明的校级骨干社团和70余个级部学生社团,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多元的实践舞台。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都不是无源之水,不是随风跟进实施的,而是在学术力量的引领下逐步内化形成的。学术委员会、教师发展处、课程中心和特长教育处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掌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发展诉求,联合评估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如果实施条件具备,则优教育科学研究所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课程开设和深化实施的学理依据,用学术的力量引领课程建设。

(标签:韩金洲,学术力量,学校管理)

舆情热点

中国教育报刊社舆情监测平台显示,过去24小时(截至12月23日上午11时),网络转载量排名前十的教育热点议题:

(本期编辑:常魏魏 实习生:刘晶晶)

服务对象:各级政府分管教育领导,各级教育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教育督导工作者,教育研究人员等。

订阅说明

中国教育报刊全媒体中心携手国内最前沿的数据企业,发挥教育主流媒体的平台、资源和专业优势,采取“数据挖掘+专业研判”的内容生产方式,深度开发教育行业数据资源,为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最实用的教改情报和高价值的决策参考信息。

2017年元月,我们面向基础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正式推出由《教育改革情报》(基教版)和《教育决策参考》(基教版)组成的信息服务套餐。其中,《教育改革情报》(基教版)主打基础教育改革情报,每个工作日推出一期,全年不少于250期。《教育决策参考》(基教版)侧重深度分析和决策建议,每月1日、15日出刊,全年24期。

欢迎大家咨询订阅!

联系人:杨老师 常老师

010-82296562/82296749

电子邮箱:jiaoyujcck@126.com

公众号ID:eduvoice

这里,有最新鲜的舆情、最精准的情报、最新锐的评论。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