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生“新资助体系”
建设十周年
回顾与展望
编者按
12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学生“新资助体系”建设十周年总结研讨会在主楼接待厅举行。10年来,共有8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研讨会上,校党委书记陈旭代表学校向10年来参与“新资助体系”工作的所有老师、校友、社会热心人士和同学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凝聚人心、连接未来的事业,也是一项长青的事业,10年来不仅在校内产生了很好的辐射效应,而且也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实践不断延伸到了校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她强调,要继续按照“两个强化”“两个增加”“两个全部”的要求,提升资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继续改革创新,提供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精准资助、优质资助;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优势、保持特色,继续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016年8月17日清晨,张凤强,这位来自云南小山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学校提前发放的路费、生活费,走进了清华园。他在迎新现场收到了邱勇校长赠送的爱心大礼包,并通过“绿色通道”缴纳了学费住宿费,开启了自己崭新的大学生活。
2016年,邱勇校长到“绿色通道”迎新现场为新生张凤强发放一整套《爱心纪念封》。
从
助学贷款到无偿资助
早在1997年全国高校学费改革时,清华大学就提出“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目标。2004年,学校在调查中发现,其时虽已实现了“不辍学”的目标,但大量的学生经济困难要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解决。
“当时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给毕业生打电话催还助学贷款”,学校资助中心的老师回忆说,“我们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给刚毕业的学生打电话,不是关怀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而是催着还钱。”依靠贷款解决经济困境给在校生的日常生活和毕业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负担,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因工资而择业”的短视行为。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清华大学开始建设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提出“以需要为原则”的工作出发点,强化学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直接责任,强化学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育人目的。
“以需要为原则”,意味着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完成在清华的学业,有多大的经济需求,就必须有多大的资助供给。
供给从何而来?答案就是“强化学校在资助工作中的直接责任”。看似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意味着在当时国家投入和社会捐资尚有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要自己想办法承担起经济资助不足部分的筹款责任,加大资金力度。为此,学校确立了“两个增加”的工作途径:一是加强在校友、社会各界当中筹集捐款的工作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直接投入,特别是增加留本基金的筹款力度;二是大幅度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同时提高岗位的质量和层次,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适当的劳动取得收入,得到锻炼。
经过几年探索,学校逐渐确立了“以助学为目标,以需要为原则,以育人为根本”的基本方针,秉承“两个强化”的工作理念,通过“两个增加”的工作途径,最终在2009年就实现“两个全部”的工作目标,即新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全部基本求学费用。
1998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三
次谈话确保精准资助
准确认定困难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为了确保资助工作精准到位,学校在困难生认定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热能系的研究生蒋河川作为2016级新生的辅导员,参与了困难生评议工作。从当年的受助者到今年的资助工作者,他格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新生报到前,他就在暑假从网上下载了热能系所有申请资助的新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并与院系老师根据表格信息为每个学生制定了大学四年的个性化一揽子资助方案,在报到当天给新生们送上一剂“定心丸”,并通过与新生的现场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新生军训期间,蒋河川与班主任、院系负责资助的工作助理一起,与每个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逐一谈话,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鼓励学生不要担心经济上的问题,并综合考虑学生在校消费情况,经过院系讨论、全校评议等环节,最终确定学生的困难等级和修正后的资助方案。
助学金发放后,蒋河川与每个获助学生进行了第二次谈话,帮助同学们制定财务计划,并告知同学们所获助学金的名称、额度、来源,倡导并指导学生给捐资人写感谢信等。
助学金评定半年后,院系老师们还要就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个人表现进行跟踪评估,和学生作进一步的交流,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评定助学金的重要参考信息。
为使认定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还建立了计算学生经济生活指数的计算模型,并将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到的学生家庭情况放进模型中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而将困难生认定工作从单一认定发展成综合认定。
三次面对面的深入谈话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对清华学生的厚爱与关心,使他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的意识,并教育学生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传承资助育人精神。
2006年,时任校党委书记陈希、校党委副书记陈旭以及全校共160余名学生工作教师参加会议。
学生处、基金会、校友会和院系学生工作组共同讨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案。
十
七载家访共同成长
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灾席卷祖国大地。1999年暑假,清华大学的老师们在学校和学生部的统筹下,组成了第一支走访小队前往黑龙江和吉林,拉开了走访工作的序幕,这一坚持就是17年。走访“进家门、唠家常”,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及时调整资助政策,做到让学生放心上学、安心读书。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前就先见到了清华大学的老师们,提前感受到了学校给自己的关注和温暖。
学校资助中心的吴雅茹老师已经快70岁了,17年来她一直坚持参与家访工作,提起走访过的学生,每个人的信息她都了如指掌:谁是县里第一个清华学子,谁的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谁家的房子太简陋今年正在维修……用吴雅茹老师的话说,走访让她深入地了解这些学生,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学生有困难都愿意主动与她讲,使得她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17年中,走访小组从大漠戈壁到江南水乡,从中缅边境的小村寨到海拔四千三百多米的藏区,足迹覆盖了祖国大陆地区的所有省区市,每年行程都达上万公里。这种“走上门的关怀”让资助延伸到学生背后的家庭,加深了学校与困难生家庭的联系,让家长在了解学校资助政策的同时,更对学校的资助充满信心。
1999年,清华大学有组织有计划的第一支走访分队赴黑龙江、吉林两省看望学生。
2007年,时任校党委副书记陈旭赴河南看望经济困难学生家庭。
至此,学校通过17年的走访覆盖了祖国大陆所有地区,给我们的学生们送上了最真切的关爱。
校
友励学金工程传递清华精神
学校从2006年起发起“校友励学金”工程,倡导毕业校友积极捐款帮助在校生度过经济难关,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热烈响应。截至2016年,捐赠励学金的校友已达2.7万人次,共有1万多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获得校友励学金,发放总额约占清华大学资助总金额的三分之一。
在校友励学金的捐赠过程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清华老校友励学基金”是1946年清华由昆明复员回北平到1948年底清华解放这一特殊的年代曾在清华学习的358位老校友,在2010年向母校百年华诞献礼,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点滴积累设立的。老学长们退休金都不高,但是他们还是愿意捐助出来帮助在校生渡过难关,并经常与学生们谈心交流,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同学们把贫困看作是激励成长的精神财富,并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同学,就像当年老学长们手拉手、互相帮助度过困难。学长的箴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是同学们可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很多当年受助的年轻校友也加入到校友励学金的爱心传递中来。2011年4月,“清华校友-雷璧芬林连清励学金”的捐赠者之一雷璧芬学长收到校友寄来的一笔钱,并表示自己当年受到这个励学金的支持,今后每年都会捐资1000美金作为“雷璧芬林连清励学金”资金的一部分,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在每年的校庆期间,学校都会举办校友励学金颁发大会,邀请捐助励学金的校友们回校与受助学生见面交流,受助学生也借此机会向校友们表达谢意。用邱勇校长的话说,“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大会”。 “校友励学金”是校友参与和支持母校人才培养的直接渠道,它不但为新资助体系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更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校友的精神激励,这成为传承清华精神的独特方式。
2006年启动校友励学金工程后举办的校友奖学金、助学金大会。
校友励学金大会现场受助学生代表向校友代表赠送礼物。
2016年举办的校友励学金大会,会后校领导和捐赠老学长们的集体合影留念。
勤
工助学锻炼意志品质
自2003年起,学校逐步建成了下辖10余个分队的勤工助学大队,设立30余种岗位,每年超过3300人次上岗。学生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岗位上通过朴实的劳动缓解经济压力,锻炼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现在瑞士攻读研究生的王沁曾是勤工助学大队的大队长,从大一时的爱心报亭助理分队的一名普通队员,成长为大队长,他认为勤工这个大家庭给予了他很多。“最初刚加入的时候确实没有很多想法,只是想挣点钱让经济宽裕一些”,王沁笑着说,“但是最终的收获远比这更多。勤工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对我帮助很大,他们教会我如何热爱一份工作,如何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如何为这份热爱的工作贡献自己的价值”。
在解决个人经济需要的同时,勤工助学大队的学生们还自发开展了“爱心勤工”活动,将自己获得的部分勤工报酬捐献出来,资助低年级的困难生完成学业,在校园内营造了“自助助人,传递希望”的良好氛围。
除了勤工助学大队,校园里的受助学生还自发成立了多个爱心公益社团,同学们通过山村支教、爱心敬老、义务植树等多种形式,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传递爱心。2015届毕业生“玉树抗震救灾小英雄”尕朋自幼丧父多次辍学,在学校助学金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为了将这份关爱延续下去,他在家乡玉树参加支教,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孩子们分享,鼓励他们走出家乡看世界;并在毕业后主动选择回到玉树建设家乡,从事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他说:“能为别人服务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尕朋(右三)回到家乡青海玉树做了一名基层选调生,负责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
勤工助学大队原大队长林奎成现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工作。
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公益社团集体合影。
清华大学思源公益社团在高校交流会表演节目后的合影留念。
八
千学子受益新资助体系
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新资助体系“助、勤、奖、贷、补”的资助总额增长了62.2%。作为新资助体系的主体,助学金项目从60项增长为215项,增长了258%,助学金总金额翻了两番,人均获助学金额度也增长了217%。勤工助学年设固定岗位超过3000个,年发放报酬总额提高了37%。年发放奖助金总额翻了近一番。年发放困难补助额度增长了148%。各项无偿资助稳步增长,使得助学贷款(临时借款)总额下降了55%。十年中,共有8000余名在校贫困生获得了资助,放下经济负担投入学习生活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助率达100%。
清华大学始终强调学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直接责任,不断加大学校投入和筹款力度。在“助、勤、奖、贷、补”的资助格局中,助学金占比从29%提高至61%,助学贷款(含临时借款)占比从44%下降至12%。助学金比例的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学生毕业后的还贷压力,实现了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
多年来的清华大学学生基础调研数据显示,本科生认同“学校帮助经济困难同学应对经济问题”的比例超过97%,对“经济资助”在学校生活性资源的满意度中名列前茅。很少有学生因为经济状况产生心理担忧。
未来,清华大学将继续探索完善“新资助体系”建设,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成长与发展机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