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光明微教育”可以订阅哦!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的先导旗帜,是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方向,是国家现代化的支撑和先导。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实现中国教育从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迈进。
教育现代化是一种世界现象、国际潮流、社会选择
教育现代化是一种世界现象、国际潮流、社会选择。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一场深刻变化,信息社会开启了又一轮现代化步伐。国家间的竞争逐步从产品和实力竞争转移到体制和模式竞争,再发展到以知识资本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知识和人才这两个关键因素都有赖于教育,教育因而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决胜因子和先行者,各国都在积极研制教育发展战略。 从我国现实需要出发,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推动经济转型换代升级和社会健康发展,彻底减贫脱贫,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由大变强的关键点。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在普及水平和公平程度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头号教育大国,但整体发展程度尚处于世界中上水平,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主要是质量和效益差距。显然,教育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低层次的公平和办学条件的标准化,而 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既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实现人的充分全面自主发展,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战略需要。
教育现代化是对美好教育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行走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从理念到行动都具有创新意义,既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的过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就提出要“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方向。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江泽民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提出教育创新的号召,丰富了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胡锦涛提出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进一步彰显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和本质特征。
教育现代化目标和路径必然体现中国特色
发达国家一般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串联式的顺序发展过程,教育现代化发展经历一个普及—公平—质量—效益的运行轨迹,管理上是从标准化到弹性化的过程,发展到目前用了200多年时间。我国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叠加发展的过程。西方教育在200多年时间渐次出现的问题,在我国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集中呈现出来,需要统筹兼顾,教育现代化目标和路径必然体现中国特色。
教育人本化价值取向。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人”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育现代化的重点是培养人的现代性,教育现代化先化老师,后化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主体独立、开放包容、创新创造的核心素养。
教育优质化导向。
体现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形成区域化、全国化、全球化教育品牌。
教育公平化导向。
体现更公平的教育,不仅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全纳教育,更是一个都不落伍的公平教育,还是让每个都出彩成功的公平教育。
教育多样化导向。
体现教育资源丰富多样,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教育终身化导向。
体现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完善互认互通机制,为每个学习者的终身发展提供条件。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由低到高的连续性进程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既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坐失良机。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由低到高的连续性进程。实施步骤分为基本现代化(2020年,实现全普及有质量的公平教育,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OECD国家低端水平)、整体现代化(2030年,实现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OECD国家中端水平)、全面现代化(2050年,实现高质量、多样化的公平教育,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OECD国家高端水平)。
“十三五”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阶段,着重教育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基本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带有尚不发达不平衡不协调不完善的不足,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补新老短板,丰富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转变育人模式,满足“上好学”,重在“育好人”。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创新育人模式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创新育人模式,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一是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走入社会大课堂,推动学校与家庭、社会结合,学段衔接,学科统筹,活动相连,实现知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教学形态,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丰富选修课,深化探究性教学,加强实训实习实践教学,创建学习共同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支持在线学习,推动深度学习;推动体教结合、艺教结合,全员参与、人人享受、普及为主、竞技为辅,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广泛利用信息技术,着重培养健身审美素养和运动、艺术基本技能。
二是形成支撑创新创业的多样化办学体制。
形成校企合作、校际合作、部门合作、官民合作、中外合作的多元办学格局,增强适应性,丰富选择性。
三是拓宽人人成才的立交桥。
从学校教育单行道扩展到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教育“立交桥”,逐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推进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两个一流”建设,突出质量和贡献,推动一省一重点校,一流专业全国化,水平国际化,管理动态化;产教融合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行无差别的教育公共服务;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扶持老少边穷岛教育;发展优质民办教育,增加可选择性;发展普惠制幼儿园,加强劳动年龄人口继续教育,开发老年教育。
四是健全开放和包容的教育治理体系。
逐步从集约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体系进步到扁平化、网格化、全时空、众筹化的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教育标准体系,突出教育质量标准;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社会参与,家校合作;推行弹性学制,实施学分制管理,鼓励走班教学;加强督导评估,突出专业督学,聘任家长督学,推动第三方评估;开放办学,公开信息,支持媒体监督。
五是上下结合,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发达地区有任务,中等地区有动力,后进地区有压力。
促进教育与社会现代化良性互动
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相匹配的社会条件, 既要全面反映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对教育转型的强烈需求,又要充分保障对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实现二者良性互动。
一是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
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现代化的领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二是形成精准高效的保障机制。
实行教师弹性编制,全面实施教师准入制和退出机制,推动校长职级制,加快专业化,鼓励小班化教学;改变按生均拨款方式,向工科和技术技能专业倾斜,增加实践实验实训教学投入,增加教学投入,增加重大项目人员培训比例,增加教育信息化投入;推动依法治教,制定学校法,依法管办评;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政府搭建服务平台,多方提供数字资源,开拓网络学习空间,提高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能力、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是形成共建共赢的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学校自主、企业准入、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
四是形成内外一致的评价机制。
发挥评估导向作用,关注同行内部质量评价,重视社会外部绩效评价。
五是形成科学严密的监督机制。
推动信息公开,发挥行政、司法、纪检、监察、审计、巡视、督查、媒体的监督作用。
实现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不仅是在原有规模发展模式和传统管理模式上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加强,还必须在内涵发展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构建适应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服务体系,创造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着力培养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文明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