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要找出一个关键字,来贴切表达上海教育在2016年的不平凡之路,很难。要找出一个关键词,来准确描述上海市民对2016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切身感受,同样难。
有精彩,有跌宕;有闯关,有拨云;有恢弘手笔,有夯实基础。2016的上海教育民生,细腻、细致、细心。因为,它要承载的,是都市的未来,是家庭的梦想,是市民的终身发展。
一年又一年。不同的人心中,或许都已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年度教育“关键字”。而这样的“关键字”,没有唯一,只有浩瀚。
关键字:德
德育领先 学生爱上思政课
1
今年,上海各高校发力思政课改革。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改革,沪上高校思政课程不再“孤岛化”,而是构建起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从单一化的“思政课程”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转化,让思政教育成为学生爱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深度课堂。
复旦大学拥有一支“最年轻”的思政课团队,他们把“最难讲的课”上得“最精彩”;此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思路,邀请市委书记、市长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课,再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社会。上海交通大学的书记、校长、院系领导和名师登上思政教育的课堂,打破以往专职思政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课程紧扣热点汇聚集体智慧,精英教师队伍集体备课的传统延续了20多年。上海大学首创多学科教师协同上思政课的“项链模式”,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让学生用学术眼光看待世界、读懂中国。上海理工大学将原创大师剧《刘湛恩》作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同时推出“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课堂,让“学生问老师答”成为常态……
图说: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授课“大国方略”系列课之二:“创新中国”
关键字:近
近在门口 优质学校学区化
2
2016年,上海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惠及每个孩子。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学区和集团共132个,覆盖学校共721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48.6%。市级层面汇集93所项目学校,各区汇集280多所项目学校,市、区新优质项目学校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25.1%。12月7日,“上海市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地图”也已同步上线,市民可查询各区县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信息。
“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是上海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重要战略选择,核心是要教好每个学生,成就每位教师,办好每所学校,通过集中攻坚、优质共享、特色共建,以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办学成效。“家门口的好学校”应具有5个特征:一是不挑选生源,要不断提升师资品质;二是不依赖特殊政策,要主动寻找发展空间;三是不唯单一分数,要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四是不封闭办学,要实施家校社联动;五是不千校一面,要形成鲜明办学特色。
关键字:教
教学交流“上海模式”在英国
3
上海数学教育有多牛?这个答案在今年更为精彩。
2016年7月,英国谢菲尔德汉勒姆大学的第三方评估报告将上海数学教育经验总结为“上海掌握教学模式”,英国政府宣布,未来四年中将投入4100万英镑,继续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并让英格兰8000所中小学参与学习上海数学教育经验。
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之一,中英基础教育论坛今年在沪举行。随着上海学生于2009年和2012年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连续两次取得全球佳绩,上海基础教育的全球影响日益扩大。2014年,中英双方启动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出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中小学教师互派项目。英国和上海分别选拔数学教师,派至对方学校进行短期数学教学工作,并接受专业发展培训。三年来,中英双方共互派370多名数学教师。
图说:来沪参加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英国教育国务大臣兼妇女及平等事务部长贾斯蒂格里宁
关键字:综
综合评价 高考不再唯分数
4
今明两年的高考生,注定会“载入史册”。因为,他们经历着一次力度最大的高考政策调整。首选,今年一二本批次合并招生,综合评价批次录取试点高校扩至9所,4所高校公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办法。其次,今年是高考3+1的最后一年,取而代之的是明年的3+3。今年上海高考改革的多项举措,实际上是为明年的3+3模式铺路。无论是高校还是考生,都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具备传统特色学科的高校可以获得更多优秀的考生;考生则可以更多偏向自己的兴趣,不再拘泥于一二本之分。综合评价批次录取试点高校扩容,高考60%+面试30%+10%学业考的模式。高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真正体现了摆脱“应试”的原则。
新的高校录取是“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除了分数,还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艺术爱好、体育爱好、公益活动等就占了考核的20%。今年,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上海4所“985工程”高校率先公布综合评价信息使用办法,让学生吃下了“定心丸”,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标准”。
关键字:评
评分改变 小学告别百分制
5
三年前,本市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2016年9月,上海全市将“等第制”评价从小学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
上海市小学各学科“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展开,其中,语文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三个方面,数学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四个方面,英语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五个方面。
实践表明,“等第制”评价与学生学习状态呈显著正相关。“等第+评语”的方式发挥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改进作用,不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是简单地把纸笔测试成绩折算成等第,而是实现教、学、评的一致。
图说:快乐活动日,成为小学里最受欢迎的“课程”
关键字:优
优异表现 上海教师强世界
6
2016年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新一轮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ALIS,即TeachingandLearningInternationalSurvey)研究报告。在和全球38个国家(地区)教师的赛跑中,上海教师“年纪轻、学历高、培训充分、专业性强”,多个指标处于领先状态。
本市共有来自各区县199所初中学校的3925名教师参与本轮调查。数据显示,上海教师是除新加坡(36岁)外最年轻的教师群体,平均为38周岁,比国际均值低5岁;上海教师学历水平高,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初中教师达98.5%;上海教师专业准备充分,在学科内容方面准备充分的达97.9%,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准备充分的达96%,显著优于TALIS国际平均水平93.9%和89.7%。
通过巧思和努力,上海老师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的现象几乎不再存在。在所有教学方法中,上海教师运用最多的是“总结内容”(90.2%)、“检查作业”(89.8%)、“学生个别回答问题”(86.8%)以及“结合日常生活”(85.5%)。其中“总结内容”和“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是所有国家(地区)中运用比例最高的。
关键字:名
名优慕课 邀你在家上名校
7
2月18日开学日,市教委送出了一份“重磅礼包”——“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线试运行。从3月5日起每逢周末和寒暑假,中学生只要用学籍号或身份证号登录,就可根据自己兴趣浏览和选择,在家就能上高中名校特色课。首批21门课程由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4所学校打造推出,随后,18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先后在平台亮相,开设了61门课程。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一经推出,就掀起一股校园新风尚。
本市高中优质课程资源在这一平台上实现了共享与辐射,涵盖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艺术、综合实践等多个领域的课程均是各学校发展成熟的特色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也体现了学校办学文化和育人价值。而丰富精彩的课程内容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升核心素养,更帮助他不断挖掘和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为升学规划找到最合适的方向。
关键字:专
专业标准中职育国际人才
8
以“开放、融合、引领”为主题,以“精度、深度、宽度、广度”为内涵,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在引领中职教育改革、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中,特别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52个体现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已开发完成;24个体现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正在试点实施;78%的中职学校与国外机构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交流;141名教师分别获得28种国际职业资格证书;297名学生境外就业,较2015年有显著提升;475人次教师参加各类境外培训;382名境外学生来沪接受中职学历教育;5605名学生接受中外合作培养;3638人次学生分别获22种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截至目前,上海共开发的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涉及15个专业大类,分别对接了9个发达国家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职业能力标准,形成了既体现国际水平又贴近本土实际的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本市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目前已有模具加工技术等23个专业能进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评价。
关键字:创
创新平台从创意走向创业
9
今年5月30日至6月3日,第一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优秀作品汇展”,在杨浦区国际时尚中心亮相。这是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专门为上海大学生打造的一个创新创业平台。来自沪上数万名大学生的优秀创意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可是,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三无人脉的大学毕业生,光凭一股年轻人的热血,创业何其之难。市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数量仍然较低,仅占1%的比例。在这种背景下,市教委今年搭建的这个平台,不仅引来了学生创新的“优秀作品汇展”,更引入了企业,搭建了校企协作、产教融通的桥梁,打通了“学生作品-孵化产品-创意商品”的转化链条,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定期在M50创意园区、尚街Loft时尚生活园、半岛1919创意园区、漕河泾园区等创意产业园区开展。
关键字:特
特别关爱 建特教评估中心
10
9月23日,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在沪成立,该评估中心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浦东新区教育局共建,是特殊学生教育评估的专业服务及协调机构,将对全市各级各类特殊学校(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特殊学生(儿童)的教育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开展特殊学生的教育评估研究,为各类在校、在园特殊学生(儿童)提供教育评估等专业服务。该中心的成立是上海深化医教结合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上海特殊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评估中心创设了专门的评估室,配备了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专职工作人员,聘请沪上18位特教领域及医学领域有影响力的听障、视障、智障等教育专家和遗传代谢、听力、神经、眼科、发育行为、儿科及儿童保健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参与特殊学生评估、指导服务、开发研究等工作。评估中心主要职责是为全市有需要的在校、在园特殊学生(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评估等专业服务,提出评估意见和教育安置、教育与康复建议。
关键字:乐
乐学社区 终身学习在基地
11
本市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在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上被评为“2016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是市教委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依托宣传、文广、科委等部门,以及高校和区县等社会优质公共教育和文化资源,为市民创设的体验式、互动式自主学习的新平台,目前已经建成“红色文化、科普教育、文化艺术、创意手工、智慧生活、海派文化、服饰文化、陶艺创作”等8大体验基地。这是上海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中,着眼于市民的终身学习和城市发展,构建开放型的终身学习资源体系,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能力的一大创新举措,也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性突破。最新数据显示,8大体验基地已下设体验站点104个,终身学习体验项目297项,组织专题体验活动1825次,参与体验的市民累计达425万人次。
图说: 陶艺创作体验基地成果展示—陶艺手工DIY特色体验项目
文丨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记者 陆梓华 张炯强 马丹 易蓉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