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课程改革语文:使人自由的课程


时间:2016-12-13 12:37:50   编辑:淮安教育网

理想的语文教育是什么样子?语文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众说纷纭。我觉得,语文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指向生命的发展,提升人的素养,助人成长、使人成“人”。或者可以这样说:语文,是使人自由的课程。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篇就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是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原因和自身的原因,一个人要想真正获得自由并不容易。封闭会使人愚昧,科学会使人异化,艰难会使人潦倒,舒适会使人颓废。许许多多因素都会使人陷入困顿的境地。人要想获得自由,要想成为“大写的人”,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扩展心胸,开拓视野,使自己既具有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在精神、思想、行动上获得更大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承担着中坚的任务。语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助人成长,使人成为精神自由的人。

因此,理想的语文教育应该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众所周知,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它把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可抽象的科学。人文主义则强调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希望通过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与其他问题。从某种角度看,这两者都有其足够的道理,但如果仅仅执其一端就会走向偏颇。科学、人文二者必须达成辩证的统一,才是理想的语文教育。

纵观历史,语文教育改革为何常出现钟摆型波动?其根源就是科学、人文各执一端。语文教学历次大讨论中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实际上也是思想史、教育史上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之争的反映。李德顺在《价值论》一书中指出:人类的活动有两大原则,一是真理原则,一是价值原则。前者是说“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后者是说要“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思潮之间的关系,究其实质是真理与价值、客观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孤立地看待真理或价值,都是片面的。它们各自作为矛盾的一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的。” 真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相互融合的哲学基础。因此,主张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实质,就是要在以人类文化“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事实上,江苏中学语文界中的一些标杆人物一直是坚持这样的主张的。例如,顾黄初先生就始终坚持语文教育要达成科学性和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的主张。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顾先生有着十分实在的表述。他说:“语文这个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它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承载着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意、理、趣的。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学习语文同时也学到了人们通过语文工具所表现出的情、意、理、趣,这是语文的重要特点。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他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他在若干年前就一直坚持的这个观点,与后来教育部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完全一致的。顾先生在强调人文性时,总是提醒不要忘记语言的学习;在强调要重视语言的工具性时,不忘记提醒——人的发展需要感悟,而感悟又是要以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前提的,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汲取前人深刻的认识成果,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获得真切感受,才能明白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目标。

顾黄初先生晚年将他的语文教育观归结为“三生观”,即“语文教育的生命观”、“语文教育的生活观”、“语文教育的生态观”。他认为,语言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语言活动与人的生命活动几乎同时存在、同步发展。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交流是语言产生的基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交流贯穿生命的始终。语文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关注人之为人;从个体上说,是关注人能否成为真正的人。顾先生讲得极其到位。语文教育是人之为人的凭借。

我以为,江苏的语文教育之所以在国内有相当的地位,就是因为当教育风潮不断变化时,像顾先生这样的一批江苏语文人既没有把语文看成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应用的学科,也没有让语文成为政治的附庸,而是坚持自己的语文信仰,认为语文教育是指向个体生命的发展,语文教育应该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中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合、传统与革新的融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才能使人成为自由的人。

确实,理想的语文之所以是自由的课程,因为其有着和谐的内核。科学与人文,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缺一不可。缺其一,救自身的困境都不暇,又遑论助人自由。

当今江苏中学语文界的一些领军人物也都屡屡强调:语文教育要指向生命的发展,要坚持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使人幸福,使人自由。著名课程专家成尚荣先生强调:教育要给学生带去智慧。他指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更要有文化性知识。文化性知识是超越学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读书人,文化是从书中来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狭隘,要超越自己的专业,构建起自己的文化知识。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先生在其《幸福教育的样子》一书中,借一位大学校长关于蝴蝶的比喻,来强调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重要性——“这只美丽的蝴蝶的双翅,一个叫科学,一个叫人文”。杨九俊先生还在多个场合呼唤要“让学校成为到处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他说:“这‘奶’应当指知性教育,而‘蜜’则主要指诗性教育,学校教育应当是知性教育和诗性教育的统一。”朱芒芒先生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了语文教学的这种特性,他在为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作培训讲座时多次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特色。

纵观今天的江苏语文,有思想、有信念,更有执着的江苏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成果蔚为壮观。例如唐江澎的“体悟语文”、黄厚江的“本色语文”、曹勇军的“绿色语文”等等,虽然践行者各有特点,但其指向都是促进人自主发展、促进人走向自由,其总体特征都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合”。多年来,江苏扬州的一批学校在顾黄初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在蒋念祖、王乃森、黄正瑶、王安琪、辜伟节、方钧鹤、陈玲玲、徐林祥等一批志同道合者的努力下,坚守以人文本,促进生命发展、达成人的自由的语文教学理念,强调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既重视“以社会文化对人的塑造”,又重视“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既重视“教育内容的科学的系统的构成”,又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内在条件(发展阶段、个体经验、生活现实、学习动机、意志、信念、价值观等)的认识与洞察”;既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技能、能力、智力的培养,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健康个性、人格的培养;既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又重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丰富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在推行语文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事情。虽然远不如兄弟地区和学校成效显著,但也在努力为江苏语文的繁荣添枝加叶。

落笔至此,我想起了著名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的一件小事。那还是我早年在扬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工作时发生的事情。当年,他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刚刚编出,还没有能试验推广,他找到了我校茅庆茹校长,希望学校能有一两个班帮助试用一下。茅校长答应了,我带的班就是其中之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洪先生居然亲自将两大捆教材送到了我的办公室。多年后,我调离附中,整理书柜时,看到了我留存的洪氏教材的最初版本,沉默良久。如今洪先生的初中语文教材已经蜚声国内外,成为使用最广泛、受益人数最多的初中教材之一,并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但是,当年草创阶段的筚路蓝缕,那种执着、那种艰辛,可能不一定人人能够感知。我至今无法想象:他是怎样独自一人将那两捆书从泰州运到扬州,又怎样运到附中的?

我还想起了王栋生先生。前几年,他的眼睛出现问题,我们几个扬州的同事去看望他。本以为他一定在家养病了,但事实上他仍在坚持上课。以他的资历,即使无病无痛,也可以不教书、不上课,只做些点拨他人的事了。可是,生病的他,课照上,讲座照作,文章也照写。他甚至还遗憾地说,由于用眼不便,只能写1000多字的短文章。我环顾他那装修极简的旧居,不远处就有随手放置的书。我想,即使他戒得掉烟,恐怕也戒不掉看书、写文章吧,因为他要传达语文的自由精神。

正是有着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江苏中学语文人,用他们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人文的情怀、教育的智慧撑起了江苏中学语文的天!

近年来,我总以为:自己临近退休年龄,兼有行政职务,仍然满负荷地上课,已经很不错了。准备论坛发言稿时,突然想起了他们,有了惭愧,也多了一分清醒。这是我参加这次会议的意外收获吧。

本文原载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版)

欢迎关注我们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