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如何做一名教练型辅导员”“成家立业后,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如何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如何提高团体辅导技能”……在温州大学上周末举行的“辅导员思享会”上,一个个生动而接地气的话题被抛出来,资深辅导员老师的回答更加精彩,让在场的辅导员连呼受益匪浅。
这是温大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在探索如何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这个团队效力上下足了功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辅导员要想给学生一杯清水,自己必须是源头活水,只有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应对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基于此,该校于2012年推出“辅导员学习会”,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于2015年又搭建了“辅导员思享会”这一平台,每月不定期开展1~2期活动。主题根据辅导员的实际需求而定,比如邀请过国际生涯教练中国区授权讲师王小丹讲授如何做一名教练型辅导员,也请过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进行辅导员团体辅导技能培训,另外还举办过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赴台挂职等相关交流活动。
“如何抓好辅导员这支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索的课题,而‘辅导员思享会’正是辅导员进行朋辈交流、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学工部部长蔡联群表示,“活动邀请校内优秀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及校内外专家学者、朋辈同仁担任主讲嘉宾,辅导员自主报名参加,内容分为经验交流、热点透析、理论研讨、专题沙龙等板块,活动效果较好,通过交流切实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如何增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这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为推动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将在编在岗辅导员按6个方向进行团队组建,即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教育、网络思政与危机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生管理法治化等6大团队。每个团队都配备校内外的专家作为导师,学校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另外还根据每位辅导员的特色和专长,培养打造专家型辅导员。
吕信恩在温大从事辅导员工作已有11年,并具有10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学校根据其特长,为其专门打造了“吕哥心理工作室”,支持其出版《花开有时》《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两本著作,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据了解,这两本书的累计销量已近1万册,分别被作为全省学工部长会议、全省新辅导员岗前培训的参考书籍,还被国内部分高校用作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参考手册。
去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溯初学区辅导员韩新华,现从事学区团建工作。对于一个辅导员岗位的新兵,如何做好团学工作可谓是压力重重,所幸她加入的辅导员发展中心“党团建教育小组”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她表示:“通过中心成员的帮助和指导,我对如何指导班团组织建设和学生骨干的培养,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有了很好的认识,受益良多。”
近年来,温大多措并举,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如每年暑期召开的辅导员思政学习会,梳理成果,分享经验,至今已坚持15年;通过辅导员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进;送辅导员外出交流和学习,开拓视野、提高认识,2015年外出进修、交流、考察和培训已超100人次。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