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上,学院规范化地构建了一套“以专业实习为主,课程教学实习和专业实验课程为辅”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径,并且通过建立田野调查基地、设立田野调查基金、加强实验实践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手段,有效地将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工作融会贯通到专业培养体系当中。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学院通过凝练教学理念、规范培养路径、优化细化教学环节等措施,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社会实践与田野调查”本科教学模式,将“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效果突出。近日,记者采访了访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张应强教授,详细了解了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
记:记者
张:张应强教授
记:张教授,能跟我们介绍一下,与其他学院相比,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什么特色吗?
张:注重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是学院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学院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专业都是极为重视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的。学院培养人才的理念是:“在田野中发现过去,在调查中阅读社会,在行动中学以致用,以学术引导社会公正和社会发展。”
注重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传统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初,人类学系和社会学系恢复重建,虽然历经几十年的调整与变迁,但是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一直都是倍受重视的教学环节。几个专业发展到今天,我们都一直秉持和坚守利用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学术传统。
2012年以来,学院重点调整完善了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5个本科专业实习教学大纲,将本科生的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实现对本科学生的全覆盖。学院要求本科学生必须参加田野调查实习或专业社会实践,并规定了实习期限。其中人类学、民族学本科专业要求田野调查实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考古学要求田野考古实习3个月以上,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分别要求实习6周和800小时以上。
梅州松口田野调查
记: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学院实践教学开展的具体情况吗?
张:学院为不同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制定了系统的教学方案,并形成了一整套实施规范。以人类学专业为例。在田野调查实习管理上,实行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师生共同制定调查计划。在田野调查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完成田野调查记录,每周提交实习笔记,实习结束时提交调查报告。指导老师按照实习表现、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给出实习成绩,学生实习笔记、调查报告全部提交给学院本科教务办公室存档。
考古学专业的田野考古实习,则要求指导教师应该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领队资格证书,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制定田野发掘预案和实习学生守则,以现场讲授、现场演示、“手把手”等方式讲授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会定期检查探方日记、遗迹记录、图纸、小件登记表、器物卡片等,重点考核学生对遗迹、遗物发掘能力和田野记录的准确性、规范性。
专业实习结束之后,学院会组织举办田野实习报告分享会,为不同实习地点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原本这是学院内部的分享,但学校教务部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分享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至全校相关学科专业。由此,受教务部门委托,我们学院负责主办全校范围内的田野实习和实践教学的分享会。
除了专门的田野实习,学院也设立一些基金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活动;鼓励高年级同学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特别是支持本科生在三年级的暑假里开展时间较长的实地调查研究。在这方面的投入一方面是来自教务部,一方面是校友捐赠的基金。学生们对做项目都很积极,完成的报告质量也比较高。
近几年,学院针对社会实践方面尝试着做一些调整和完善,比如说将人类学专业实习的时间从三年级调整至二年级等,但这只是细微的调整,大的方向原则并没有改变。再比如以往社会学专业同学实习,主要是自己联系相关机构单位,但不管是从教学要求、学生管理、专业指导方面来看,都是做统一的安排,经过这样的调整,老师也可以更加集中和更为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翻看水书
记:您提到的老师集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主要是指哪些方面呢?
张:学院非常重视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各专业老师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力。比如,考古学专业的田野考古实习时间是3个月,老师是全程跟着学生一起挖掘、整理资料,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实习,由于人数比较多,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八到十人为一组,一组配一个老师,有的组人多一点或去的地方偏一点会有两个老师跟着。在实习的1个月时间里,老师基本上是全程跟着学生,是24小时关心陪伴的。
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学院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有严格的要求。专业实习开始前,学院会有一个动员会议,接着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为期1周左右的专业培训,每组学生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本组的实习准备。
到达实习点,老师需要将学生们安顿好,开始指导学生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和当地人沟通、如何了解情况、如何做好专业调研等等,这些都需要带队老师手把手地去指导。每天结束调查之后,学生都要做资料整理,老师也要亲自阅读和修改每一篇整理材料。有时候,实习到了某个阶段,学生可能会感觉材料已经穷尽,问题已经问完,而这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如何将研究提高到学术层面,去挖掘更多,这些都是老师需要悉心指导学生去完成的。
田野调查实习也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所以通常带队老师会挑选自己熟悉的地方带队实习。将学生纳入自己的科研计划,老师能够提供更加专业、更加直接的知识帮助。在田野实践的环境里面,老师也更能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相互靠近,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当学生在艰苦环境下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思想上、生活上的不适应,老师就会扮演起家长、朋友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但也因为需要在生活、心理、学术等多方面去辅导学生,老师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不过与学生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的收获、成长相比,与学生经过不断的讨论、修改和打磨出来的学术报告相比,老师们付出心血而收获的成就感其实是更高的。一方面,这得益于老师们的认真投入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田野实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洗礼,学生和当地居民住在一起,可以真正地了解社会,靠近最基层的民众,了解所生活的国家和社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乡情、国情,也才是家国情怀的真正体现。
学生入户访问
记:您刚才提到类似田野实习这样的实践教学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那么您能具体谈一下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吗?
张:我们学院注重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整合,开放教学资源,打造全校性服务学习项目,加强与粤港澳等地的合作交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领袖气质。例如“麦芒行动”,是多年来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南坝、映秀、三台新鲁小学等社会工作站等作为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并以项目为载体,将学生培养与灾区重建、基层社区研究与服务相结合,探索出以“学生—学校—社区”互动为模式的服务学习实践育人模式。这是开放给全校学生的项目,会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参加,虽然只有半个月,但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同学们要学习怎么跟民众沟通,观察了解民众的真正情况,甚至还要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田野调查在人类学里比较通行,在社会学专业中也有社会调查,他们都需要在调查前阅读大量的背景资料。人类学要求学生一定要和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在生活中与当地人聊天,访谈,随后进行资料整理。在调查实践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要培养一些情怀,不一定是说做有用的事,学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素质的训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参与进去,并且了解到你感兴趣的知识。对家国情怀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是最能够落到实处的,这也是一步步熏陶的过程。
田野工作、社会调查同时也是沟通能力的训练。参与调查就是和人沟通,人类性格的多样性、都市社会的陌生感与疏离感、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可能都是调查时会遇到的问题,也是调查中要经历的很重要的一种训练。如何让他人接纳你、理解你、配合你的调查,你如何理解他人思考的角度、理解他者文化的逻辑,都是专业的调查训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训练,更能够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本学科专业也会有更深的认识,也更能够产生对本学科的认同感。很多时候,对于不同学科,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经过二、三年级的田野考察后,会发现自己的学科专业是切合自身兴趣的,因此他们就会更希望在该学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正是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加上我们的学生操作能力和实务能力又特别突出,在行业内也很受欢迎。往年的数据表明,学院有不少的学生被世界顶级名校诸如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都也乐意接受我们学院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在学院师资有限的情况下,这是很基本、也很重要的成果。
河南考古实习
记:除了您刚才介绍的,学院开展实践教学以来还取得了哪些明显的成效?
张:结束田野调查实习后,学生们会利用假期剩下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报告,有些小组报告集甚至会多达三四十万字。这些报告不仅是重要的学术资料,更是能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服务,成为当地政府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等方面决策的依据,我们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回馈地方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也会选择回到当地继续调查研究,为当地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这是学院田野调查的“副产品”,但这些“副产品”也是极其重要的。
前些年,学院曾做过一次较为系统的统计,从学院复办以来,大概有超过3000个本科学生参与到田野调查中,学生在国内的二十多个省区,超过两百多个集镇、村落、社区开展田野调查。以考古学为例,考古学专业的同学田野考古实习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考古工地,现在我们有两个考古实习组,一个在广东和平,一个在内蒙。当初三峡大坝修建的时候,整个库区每年基本上都有我们的学生在进行田野调查实习,时间一般是持续3个月到一个学期。在人类学专业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做好每届本科生的田野调查实习,并且一直有计划地出版调查报告,到现在已经有大概600万字的调查报告,现在我们还有一批已经完成的调查报告将陆续出版。
考古实习
学院坚持重视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的本科教育模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国内一直对于我们重视田野调查的做法比较认可。坚持田野调查,不仅仅是传统,也还因为学院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摸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学生接受过专业的实地调查的训练,培养了扎实的基本技能,既能做深度调查,又能写出材料。他们通过社会实践的训练,通常会建立起敏感的问题意识,能够把这些问题分解到可操作层面上去多途径地寻找支撑讨论分析的资料,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还培养和具备了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从建立问题意识到完成报告,重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社会上多元人才需求的贡献还是可圈可点的。
记:在未来,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实践教学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
张: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这一套模式虽然已经成型,但我们也还在不断创新调整。学院在这两年的培养方案中更注重科学性,学院更加关注怎样的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完成田野调查或者社会调查中的工作,也更关注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以及如何安排课程,使之更配合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院希望专业性的培养不仅仅是依赖于一次调查实习来完成的,而是让学生在本科四年的时间里能够得到一整套系统化的持续培养和训练。
在培养方案的调整和梳理中,学院发现现在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逐渐变得突出。学院希望学生的个性在参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不要受到压抑,而是在适当的引导下得到张扬。而这些细节问题都是学院在课程设计中会予以考虑的。
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学院在多个省区建立了8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学院一方面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一方面也更加注重科研和跨学科的合作。比如在医学人文的领域,我们学院和中山医学院、我校附属第六医院、生命科学学院都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在与附属第六医院合作建立“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的训练中,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医院的医疗管理体系,更加了解医患关系的处理。
在考古学方面,学院配合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提出“立足华南,面向海洋”的战略,将考古领域拓展到南海水下发掘、海洋考古。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实习地点也涉足缅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考古学专业的发掘则已远至印尼、英国、伊朗等,拓展了专业实习的国际化视野。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会延续优良的办学传统,让学院不仅成为国内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更成为这些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旗帜,把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落到实处,利用科研带动教学,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
--- iSYSU ---
采写:吴彦君 彭亦帅
编辑:冼嘉齐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zhongdaguanwei@163.com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