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校长会” 可以订阅哦!
在这里观察学校
在这里理解学校
在这里建设学校
“校长会凝聚全国教育精英,提炼中国教育智慧,与您一路同行!
我们的学生可能不够幸福,学习得并不快乐
我们谈“让学生幸福成长”,肯定是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可能不够幸福。教科院2015年在北京的11个区县进行了调研,有这么两组数据。一个是关于学习动机,多数孩子认为是为了打好基础取得好成绩,其次是为了满足父母为了老师,只有10%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而学。我觉得这十分之一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幸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他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一个是关于学习方式,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其次是老师提问、自己表达,第三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学习,而喜欢完全听老师讲课的所占比例只有10%。
显然我们发现了我们孩子成长得并不快乐,学习得并不快乐。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分析其中三个原因:
1.学生的认知链完整性缺失
今天的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是不完整的。我说的“不完整”是,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认知始于间接经验而不是直接经验。正如我们吃饭,我们每个人都有享用美食的欲望,但是科学的进步让我们不给你这种美食,也有让你维持生命死不掉的方式,比如吃各种药片。这保证能够维持你的生命,但是你还有乐趣吗?
如果获得的知识缺少了脱离它实际产生的土壤,那就意味着它已经失去了很多趣味性。今天我们的教育里面有很多是这样的。比如小学自然课讲生物科学,老师打出一个ppT来,谈一谈食物链,然后请大家齐读书,读完以后在本上抄两遍。可以想象孩子能够从中得到多少乐趣。
2.没有充分的挖掘整合利用学生的资源
学生先天的资源是他的兴趣,后天的资源是它的精力和时间。先天的兴趣没有得到尊重,这是我们的孩子缺少成长快乐的其中的一个原因。
今天基础教育都谈打基础,今天我们尽可能让他多学一些,怕以后不够用了。将来干什么不知道,但有了基础将来干什么都成。我小时候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是教物理的,我认为我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但是到商场买一台电视机,基本的程序都不懂。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在中学阶段学的很多知识参加完高考之后一辈子不再用了,但是当年考这些知识的时候却把孩子逼的要死要活。
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学习路径的可能——不是先打基础,而是要先有一个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看围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什么。可能需要学习知识A,在学习知识A的时候又发现他涉及到其他的知识,依此类推,这是一个新的树状路径。
3.今天的教育严重违背人的生长发育的规律。
为了研究神经系统我们把大脑分成了42个区,每一个区有了它特殊的功能。我们小学的科学课程要研究学生的观察认知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很多的科学课程却上成了背书的课程。背书记忆和动手操作激发和发育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脑区。
不要认为小学的老师可笑,可笑的事我们每年都做。比如说高考中我们要考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很多学校是用背书的方式应付这样的实验考核的。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彻底否定这样的考试方式,但今天没有办法,我们还这样做。
核心素养是超学科、属社会范畴,并且在不断发生变化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早在20多年前,联合国下面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就在深入研究。当时提出了21世纪我们的培养的人至少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重要的素养:
第一,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
第二,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
第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第六,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人性;
第七,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国家在2014年在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文件中,对于核心素养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概括:学生应该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我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我们在研究一个个个体的时候发现,有些人日后的发展非常好,但是他受教育的年限并不长,或者他当年考试的分数并不高。考试分数高的人应该是非常符合我们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能力与目标的人,那为什么他们在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这说明日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完全被我们的课程标准涵盖。那么决定他日后发展非常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需要对教育对人培养的思考。
我所理解的核心素养它应该是一个超越学科的概念,可能包括知识,包括能力,但是我觉得更多的可能包括态度、品质、人格等。另外,我觉得它也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指向生活在我们社会中的人。它更多的体现为我们人和人之间发生联系的时候,发生交往的时候,他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它也应该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么这个核心素养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超学科、共性的能力很多,但还有其他重要的能力课标里未涉及
我把所有高中的课程标准中,把每一科提到的能力全部列出来,尽可能列全,然后寻求它的交集。所有的学科都提到的能力是不是就是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呢?超越学科的、共性的能力其实很多。
比如说合作能力,很多学科都在谈到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比如说我们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对于表达能力应该是非常重视的。“表达”在不同的学科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比如说有语言的表达,有学术的表达,可能语言类的学科还看重艺术的表达,还有肢体和语言的表达,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但坦率地说,我个人认为,今天的课标里面,还有对人非常重要的能力没有涉及到。比如说一个人反思的能力。特别是我们做管理,反思,对于一个人不断走向完善,包括知识、能力的完善,也包括人格的完善,太重要了。今天我们在学科的课程标准里面,没有把这样的一种能力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但是我认为它是我们生活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学生聪不聪明,要看他会取舍、规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今天学校学科考试不能够涵盖培养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全部,所以在学生入学的时候,我常常建议我的学生去规划他的资源。学生的资源是什么呢?一个是它的兴趣,一个是它的精力和时间。兴趣禀赋可能是他在这个阶段教育之前就具有的,那么教育之后后天的资源就是它的精力和时间。
我跟学生说,如果只满足及格,我相信可能投入20%到40%的精力就够了;
如果要达到80分,要投入60%的精力;
如果要到90分,要投入80%以上的精力;
如果要达到100分,那是永远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如果你要是不断追求这种目标的话,你要把全部的经历都投入。
这告诉我们,考试上升的空间越小的时候,实际上学习精力投入或者教学投入所得到的收益和效益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只满足达到优秀,或者只满足达到良好,大家80分、90分就满足的时候,我们还有相当大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别的方面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做一个取舍,做一个规划。你是希望永远冲击那个100分第一名,还是愿意保持一个中上等的水平,使得自己在其他方面获得更多的发展呢?我觉得每一个人都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一个聪明的学生我觉得不完全表现为它的学业成绩能够考到多少,他更多的表现为他能够把这件事情得到一个最好的建构。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到今年,我工作40年了。很幸运的是,在这40年里,我的教学生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教育价值观发生的重大改变。在我很年轻刚当老师的时候,我们主要学习教学大纲,以知识为本位。后来,我们提出要培养能力,要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要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在未来,或者说从现在到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我们考虑的不仅是学生要获得知识,要获得能力,实际上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需求。
我常常跟我们的老师提一个问题:如果哪一天中国取消了高考,也就是说没有了课程标准,没有了考试说明,我们还会教课吗?我相信有相当一批老师可能就不知道怎么教课了。因为今天,我们跟学生强调“这个知识非常重要”,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知识对他日后的生活发展有多重要,只是这个知识在几年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如果没有了考试大纲,那么恐怕就要凭老师自己对于知识框架的理解来确定这个知识对于人一生的发展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价值放在一个最突出的位置,把学生的需求放在一个学校的正中央。作为人基本的属性和要素,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灵、情感、个性、人格,使他具有博大的情怀,要对人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追求有益的人生。
拓展阅读
刘长铭:耻独为君子
同学们!我们为你们所取得的优异成就感到高兴,这使我们相信,你们是优秀的,正因为你们具有优秀的潜质,所以我们才对你们寄予更高的期望。四中希望你们成为做杰出的中国公民,你们会在四中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深刻地领悟杰出的含义。严格地讲,这一严肃的人生命题,需要你们用一生去理解、去领悟、去践行。刚才,你们的师姐朱琳校友讲,“一个人的优秀应该体现在一种高尚的、有影响力的生活。四中人应该肩负起更高的社会使命与责任,作为未来社会的新鲜血液去帮助净化这个世界,为社会带来更为新鲜健康的风气。”几天前幸遇家声先生。我们聊起古人蘧瑗蘧伯玉。孔子曾称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家声先生说,蘧伯玉可以算是孔子的老师,但他一生只留与后世一句话,“耻独为君子”。我突然想到,这句话就是对杰出更加深刻的注解。君子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追求的道德理想,是我们所崇尚的一切美德的化身,是我们追求的做人目标。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博闻强识而让”,努力学习而要保持谦恭的态度;君子“敦善行而不怠”,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人,成人之美,服务社会;“君子坦荡荡”,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与处世态度;君子“文质彬彬”,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崇尚勤俭,戒除奢华;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注重实干,力戒空谈;君子“不知而不愠”,宽容地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误解,等等。一个人汇集如此美德,可谓君子了吧!不错!但先贤蘧伯玉认为不是这样。人生在世,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成为一个君子,应当有更加崇高的境界。“耻独为君子”,就是说,一个人具备了上述的美德还不够,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修养,不能仅仅满足于独善其身,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高尚。更高的人生境界是不仅自己要做一个君子,做一个高尚的人,还要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成为君子,成为高尚的人,而仅仅独善其身追求个人完美而不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这是可耻的。这就是“耻独为君子”的人生境界。我想,孔子放弃安逸的生活,不畏艰辛劳苦周游列国播撒仁德于天下,去实现“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大概就缘于这样的人生境界吧。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杰出做出新的注解。其实,这个注解就是校门口电子屏上的那三句话:完善自我,关注他人,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也包括改变社会——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改变社会上的人,使社会风气更加清新,让世界能变得好一点。你们都知道,在英语中,杰出被译成outstanding,就是要站出来——站出来担当起社会责任,站出来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影响世界。不要认为自己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君子逃避责任的借口。虽然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但你仍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再通过他们去影响身边的人,把影响传播出去,就如同核裂变一样,它一定会释放出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
最后,我想用每年都讲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你们选择做一名四中人,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选择了一个目标,去追求做一个高贵的人。责任与荣誉,就是四中人的高贵。希望你们懂得,每一颗跳动在北京四中校服下面的,都应当是一颗高贵的心。
最后,祝愿全体老师、同学学习进步,生活幸福!谢谢!
来源:京师书院BigData
主编:王洋
微信号:
18500644716
编辑: 龚学成
周上力
校长会宗旨:做国内最专业的学校整体提升智库机构和最好的优质学校教育智慧传播平台!
商务合作: 18500644716
投稿邮箱:200652005@qq.com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校长会”。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编,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