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曾一度风靡美国的STEAM教育成为时下大热。在这股热潮里,许多世界教育大国纷纷加入其中,STEAM或许正在让人们参与到科技中,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在国内包括北京清华大学附中、人民大学附中等在内的600余所中学也都在开设STEAM教育课程,STEAM教育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但是,在我们一窝蜂地追赶这个教育潮流时,我们是否真正理解美国STEAM素质教育的真谛了呢?STEAM教育到底在提升孩子的哪些能力?中国的steam教育正确打开方式是啥?今天搜狐教育《智见》带你了解STEAM教育。
▍对STEAM素质教育的正解是什么?
不难理解,STEAM是这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gineering(工程), Arts(艺术), Maths(数学)。有人称这个STEAM教育打破学科界限很好玩,比如技术和工程结合,艺术和数学结合,科学和工程结合……
STEAM教育有两点,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一,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第二,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在试卷上的知识结果。
具体来说一说,STEAM教育不仅仅是提倡学习这五个学科知识,更提倡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STEAM其实是对基于标准化考试的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型,它代表着一种现代的教育哲学,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质上来说,我们敢于让学生们犯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想法,让他们听到不同的观点。与考试相反的,我们希望孩子们创造能够应用于真实生活的知识。”所以STEAM教育不是在桌椅整齐的教室上课,而是在充满木板、锉刀、画笔、电线、电路板、芯片、3D打印机、以及各种奇怪教育科技产品的工作坊。
这种注重动手的学习体验,其实源自于美国的Maker Movement (创客运动)。最早是DIY,自己动手做家具;慢慢地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制作电子设备;之后又融入了设计思维,制作样品,不断改进。而创客运动下,在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或者社区中心,建立起了许多“创客中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制作工具(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等)以及专业的指导人员。而这股创客之风也吹进了学校,结合对于科学、技术、数学、艺术、工程的重视,生出了注重实践动手的STEAM教学。让孩子们像“创客”一样投入到创造之中,从“做”中“学”,拥有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拥有创造作品的学习过程。
STEAM学习一定是基于现实问题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一个完整的STEAM教学应该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如果缺乏了这一步,STEAM教学的意义缺失了最根本的基础。
除此之外,STEAM学习一定要有成熟的评价体系。正确的有明确的评价体系,教学目标分配应该是三分之一的知识,三分之一的技术能力,三分之一的综合能力。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需要明确的教学环节进行支撑。
▍STEAM教育可以提升孩子哪些能力?
STEAM教育专家、比特实验室创始人曹伟勋博士曾表示,中国的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学生需要懂得产品、学会产品、创造产品、不断去追求创新,将来是属于拥有不同思维的人。但我国教育的现状并不算理想,需要培养学生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所以,在学习和探索美国STEAM教育的过程中,打破跨学科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还应注重创新意识的觉醒和对STEAM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1、激发好奇的天性和主动探索能力
中国青年与国外青年最大不同是好奇心和创造力。比如,我们手上的笔,我们的教育的方式就很容易告诉你,它就是一支笔写字吧,赶紧写好点字或者练好字这个最重要!但在西方教育中,孩子会想到笔制造的原理是什么?除了它是笔以外它还能干些什么?那么孩子就会被这些激发好奇心。
好奇不仅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和创造力也是一脉相承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有了好奇心才能想到创造一件新的事物。因为孩子对这个事物非常感兴趣,能引起他积极主动去探索其中奥秘。所以,让孩子爱上造物,在造物中学习,在造物中研究,比什么都重要。
2、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和认识能力
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STEAM教育绝不能够独立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只有在交互运用中,在相互的碰撞中,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性学习,也才能真正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认识。所以,与现实相关联,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
3、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STEAM教育要求孩子们动手动脑,使得孩子注重实践、注重动手、注重过程,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不等于提升创造力。基于创新意识下,结合动手实践和探索才能真正唤醒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
4、引导同伴之间的合作和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自己一个人折腾可能他很有天赋就创造了一个新事物,这是很酷的事情!但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中,大多工作是以团队为导向的。不妨在孩子钻研一个新事物或在事物上做一些创新的改进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同时,善于与旁人或同伴交流或交换思想意见,尤其在遇到问题时集体的智慧不容忽视,在动手的过程中力求解决问题,让他尝试在一个小小群体中的协作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这样更有利于帮助他把这股创造生命力持续下去。
5、重视对“艺术”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不要对艺术进行狭隘的定义,比如绘画、陶艺、设计、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都能带来创造力的源泉。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和对艺术的敏锐能力很重要。通过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途径,可以更好地培养这方面的软实力。
6、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发展有趣的创意思维
虽然机器人教育并不能等同于STEAM教育,但机器人教育是一门非常经典的跨学科课程,机器人教育强调手脑并用,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机器人这类的创意更能使得低龄孩子乐于接受和思考。
然而,我国机器人教育比较尴尬,国家虽组织了机器人比赛,引进了VEX机器人,但机器人教育在国家课程中找不到位置,无法普及;比较而言,欧美国家以美国为首,亚洲以新加坡为首,这些国家的在学校里不仅大量普及机器人教育(如比赛),还把机器人教育纳入必修课里。
▍中国的steam教育正确打开方式是啥?
尽管我国学校在努力地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变革,让孩子在信息技术课上玩创造:几个发光二极管、几根导线、几只彩色小灯泡,加上开关、门铃、木板、小车轮、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串联电路图,孩子们手脑并用地鼓捣起来!
但是,我们的“STEAM教育课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大多是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却没能把各个学科融会贯通;我们往往过于重视和提升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创新意识却没有得到增强!
近年,国内STEAM教育的创新运动在渐渐开始生根发芽,诸如鲨鱼公园的科技教育,VEX机器人、乐博乐博、萝卜太辣机器人教育,以及3D打印的创客教育等等。但是国内STEAM教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把STEAM教育等同于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这些都是对STEAM教育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教育理念误导:使用乐高教具器材平台的“乐高”品牌旗号,宣传乐高搭建课程,避谈STEAM教育课程才是教育的本源。
教学方式偏颇:老师做模型,教搭建,孩子亦步亦趋按步骤学搭建,孩子的课堂目标只有动手搭建,缺乏动脑探索,这违背STEM教育“动手动脑的探索式”教学宗旨。
课程设计拔苗助长:过分强调结果呈现而忽视过程引导,违背STEM教育“畅流理论”。比如将6岁课程给4岁孩子上,搭建模型看起来会比同龄的宏大壮观,以结果取悦家长。孩子的挑战性过大,挫折感过强,自己无法动手和思维,只有模仿老师或者老师帮助搭建,长期以往,孩子的课程兴趣会下降和生厌。
家长该如何从众多的机构中给孩子选择优质的教育呢?有什么评判标准呢?
1、真正的小班教学:不超过5人/班。
2、与众多公立小学合作:机器人课程走进校园。
3、美国为教育研发基地:美国主研团队。
4、独立开发的机器人课程体系:针对中国教育国情研发。
5、多元化课堂:具有独家课程。
除此之外,在STEM教育教育中,教师是“互联网+教育”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学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
中国教育报总编室主任蔡继乐认为,信息化、互联网对教育的改革,不应变成学校仅在硬件方面的加强,而是应该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其中核心的就是“用户思维”。一切改革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打破传统的强调标准化、规模化与流程化的思维模式。
作为科技企业代表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安全官的裔云天认为, 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而中国急需从幼儿园、小学时期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这种综合型能力,而并非是过去乃至现在依然处于主流的填鸭式的理论、技能灌输。
搜狐教育《智见》综合千龙网、芥末堆、曾敏敏、问对学堂等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