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学新生入学后的数据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三所重点高校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比例都超过了15%。农村“寒门学子”有了更多上重点大学的机会,自然令人欣喜。但是,师资不足、硬件欠缺、教育理念落后等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改观。农村孩子究竟需要怎么样的教师?紧跟城市是否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唯一方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已再出江湖。
我有一位在乡村小学任教的朋友,一直说不想进城。因为县城各中小学都是七八十甚至一百三四十个学生的特大班,批改作业成了体力活;备课、写教案、讲课还必须遵循这模式那模式;时不时还要为了应付检查,“完善”各种档案。很多城区教师不是颈椎病就是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办课外辅导班挣的比工资多,可付出的代价谁又算得清呢?
我这朋友所在的村小离县城不过十几里。除了家在本村的教师,其他老师都住在县城,上下班开车20分钟,骑电动车只要半小时。学校最大一个班也不过50多个学生,老师们常常只要工作半天。何况,他们无须住校,不必跟家人两地分居,很让同在乡镇偏远乡村小学的教师羡慕——那里的教师都有“发配边疆”的感觉,评职称的机会少,参加培训的机会也少,有的老师哪怕“花几万”也要“逃离苦海”进城。
近几年,教育局把每年招聘的新教师全部分到农村,再加上特岗教师,乡村学校新教师看上去不少了。但近年也是民办转公办的乡村教师的退休高峰,乡村师资仍然“入不敷出”。有一所村小开学时,只剩下3名教师,有的乡小不得不找代课教师。这不光加剧了生源流失,还减少了按人头发放的办公经费。一些校长还让老师当起“全科教师”,工作量增加了,工资并不多一分钱,谁心甘情愿?
政策规定新教师在乡村任教满五年才能进城,可不少新教师都是有“关系”的,哪怕没有“背景”,一般也不会分到偏远小学——现在新招聘的小学教师几乎全是女性,安排到偏远学校,人身安全就是问题。个别“关系”硬的,刚上岗就被“抽调”到中心校,甚至有拿到编制不肯“下乡”而请人代课的。有的教师宁可被抽调到城里支援民办学校,也不想在乡村苦熬。
这两年,乡村教师的工资的确比城区高了,不过每月多一二百元,能有多大吸引力?一年多出来的工资,也抵不上城里老师收两三个学生的补课费。有人说乡村生活开支少,可生活质量也差啊,网速慢,还经常停电,什么报纸都变成了“周报”“半月谈”,更没有电影院,文化生活十分枯燥。而且乡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夏天恶臭扑鼻。子女教育问题也很现实,很多村小除了语文、数学,基本不再上其它课,更没有专业英语教师。乡镇初中的学生很少进实验室。这让很多乡村教师深感忧虑,除了进城,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我那位朋友本来不担忧这些问题,所以一直无意进城,今年教育局抽调教师进城时他也没报名。但他很快后悔了。朋友所在的学校历年都有教师调入,可今年开学后,进城的、请产假病假的,加上退休的,学校一下子少了4个教师,却一个也没有进来,还有一个有“背景”耍赖不上班的。6个班只剩下8名老师——包括校长。校长干脆提出“包班”,每个人最少也得承担两门课,每天只有一两节课空闲,校长还说用来备课、批改作业。
不到一星期,朋友的嗓子就发炎了,半个月后,脚底板酸得站不住了,直说要请病假、撂挑子。有人劝他忍一忍,也许今年有机会争取到评职称的指标,真不行就等明年“花几万”进城——办两年补课班就挣回来了。朋友发誓明年说啥也要挤进城。我认识的一个乡镇中学校长的妻子今年也进城了。
我曾经批评教育局抽调乡村教师进城,是“挖东墙补西墙”,乡村教师好像也愿意被这么挖。谁真正在乎村里的孩子呢?
温凉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0月11日 02 版)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