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应试”体育和“健康”体育有什么区别?
文/虹野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根据《指导意见》,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成为选考科目。(中国青年报,9月22日)
消息一出,体育教师及相关人士大为振奋,如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表示,“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高兴,体育终于成为主科了,这样家长就会非常重视。现在发出了一种信号,就是国家非常重视体育,虽然现在中考体育有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情况存在,但国家仍然要重视体育。”
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在应试教育下,不管考试科目和内容有多少,学生之间的竞争导致时间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稀缺的。历来学生对于体育考试都是又恨又怕,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而是体育锻炼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达到考试的标准。如果同学之间在体育科目竞争,身体上天赋优势要比智力天赋更加明显,甚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身体天赋的差异终生都无法有些许缩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这毫无胜算的体育考试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体育考试在考试竞争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是说,在先天身体素质起点不同的情况下,过分重视统一的中考体育成绩对于很多学生都是不公平的。无论如何做,体育考试都无法像自然学科那样显得公平,这也是为何在很多地方体育科目在中考中经历不断地重复“取消、恢复、降分、升分”的原因。
对于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几乎很少有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哪怕是再不喜欢运动的学生都会有几个自己喜欢的项目,或篮球、足球,或跑步、跳跃;条件较差的则跳绳、踢毽子……但是面对体育考试的排名的压力,很多学生都要对他们不喜欢的项目做无望的努力。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可以说应试教育包括体育考试扼杀了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同时也导致青少年们身体素质下降。从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出台,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23字方针,再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发布,近10年来,国家层面对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问题越发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对应试教育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的不满。诡异的是,教育界并没有反思应试教育本身,却把体育纳入必考科目作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应对方式,这种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反对“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究竟效果如何,各地关于体育纳入中考的实践经验足以说明问题了。
不过,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最高机关都发文要求体育纳入中考,各个相关部门都开足马力来完成任务。体育考试首先要解决的是考试项目和考试标准是什么,当然为了应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还得考虑篮球、跳跃、跳绳、单杠、游泳等等项目的分数换算,至于项目是否合理、标准是否合适,最终买单的一定是学生。至于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在标准化体育考试面前都不重要。难怪天津医科大学要求学生签署一份“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责任书”,其中规定“学生如果因测试造成或导致伤残、人身损失或死亡,学生及其家属放弃追究组织者赔偿的权利。”可见,基层老师还是知道学生身体素质是有差异的,在无法回避的体育标准化应试之下,身体素质先天比较弱的学生只能“听天由命”了。
无论体育考试怎么考,都无法改变其侧重于应试,侧重于竞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但是,对于学生身体健康来说,大量的体育训练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如果说“语、数、英”大量的、过度的、重复的训练对人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或许还无法显示出其弊端,而大量的体育训练却可能会很快显示出对学生的健康的不良影响。体育项目的训练更要求因人而异和科学性,这在基础教育中显然是做不到的。
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健康的成长。但是,当体育科目变成了“应试体育”之后,过度训练带来不良后果需警惕。当然,我们更加需要反思的是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的思路。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