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差别
文|朱彧凡(浙江桐乡人,现为杭州锦绣中学七年级学生)
人之所以有差异,就是因为教育不同。中国各地教育就极不相似,更不用说两个国度之间教育的差别。
「1」
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人民素质和生活水平高,经济发达,管理得当。这一部分归功于他们的教育,美国人的教育与中国大相径庭。
首先是学制差别。美国的学制如下: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制。这样分配,使学生在高中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不必拘束于学习,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且美国的初高中下午三点就放学,剩下的时间学校为学生开创各种社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再者,中国更注重学生的成绩,每周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考试,而美国一学期只有三次考试。分别在期初、期中、期末。中国的高中读满三年,参加高考,而美国在四年高中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来修学分,如志愿者、清洁工等等。当学分达到一个标准之后,学校将批准毕业。所以美国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较强、更有责任感。中国的一年级分别为上下两个学期,而美国有两种选择:一是像中国一样,二是分成三个较短的学期学习。美国的升学考试并不看重成绩,个性才是最重要的,成绩只是一个辅助判断。
美国注重个性,如果你的个性、性格越特别、越张扬,那么你就会被重点大学、高中录取。所以在美国,培养个性是第一重要的。学校会帮助你寻找自己所擅长的,并帮你培养它。即使你只有一样擅长的事物,那也没关系,你照样可以去一所不错的大学。课堂上,老师们也会培养学生的个性。美国的课堂管理比较松,学生们提问可以不举手,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与同学讨论。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动手的时间很多,学生可以自主地控制时间,所以一堂课下来,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了疑问,所以学习效率很高。
「3」
在我上的八堂课中,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它就像是语文,是他们的母语,所以美国人更注重英语,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进行英语深造,强化自己的母语。在我们上的课中,没有一节课没有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证明。虽然语言不通,但老师的手势还是让我们了解他的意图。我们了解了美国的历史、版图、人文以及自然条件。我们还上了艺术和科学课,艺术课老师根本没有讲解,而是用事先录好的视频进行讲解,训练我们的视听能力。老师并没有让我们直接画画,而是让我们进行多次训练,熟悉手感后,才让我们作出最完美的画。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设计几个实验模型,让我们用分子的知识来论证,要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另一堂科学课老师先让我们了解磁铁和电磁铁的应用,然后让我们用这个原理做出扬声器。我们在动手的乐趣中学到了很多。
美国人性情率直,这造就他们的奔放,所以他们说话直截了当,不加任何修饰语,给人一种真诚、亲切的感觉。因此,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密切,交流颇多,师生之间没有隔阂,学生有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老师。中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一直有层玻璃,看得透而穿不透。所以很少有学生与老师打成一片,有问题就深埋在心,老师们也爱莫能助。
「4」
谈了美国教育后,我们再来谈谈中国教育。中国虽然不缺一线名师,但因为管学生太严格,所以学生多半愿意与老师交流,甚至害怕老师,导致名师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课堂不活跃,使老师感到一种冷落感,从而降低教学质量。且学生上学时间长,通常是从上午七点上到下午五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心生厌倦,不愿去学,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学生缺少自由时间,不能发展自己的爱好,所以性格沉默。
在学校建设上,中美两国也有差异。中国学校一般只注重建设教学楼,忽视操场和一些器材的建设,使对那些运动感兴趣的学生没有机会运动,中国的教室普遍较小,比较拥挤,没有空调。而美国在学校建设上做得较好,拥有橄榄球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棒球场、游泳池。各种场地应有尽有,教室明亮宽敞,整栋教学楼都配备空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爱上学习。
「5」
中美两国的人民素质不一样,中国人在路上乱丢垃圾已不足为奇,而在美国路上看不到任何垃圾,就算有垃圾,路人也会捡起来扔掉。在美国所有建筑的门都很重,一个人推开很费劲。用意是前面的人都为后面的人撑一下,方便他人。这体现了美国人的素养。在美国街头很少看到乞丐,人们在哪里都处处关心弱者。
在美国的第一天,我们与美国的同学进行交流,了解了他们和他们的学校,初步学习与体验美国的课堂。知道美国中学的松紧程度、作息时间等等。
「6」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全美排名前十的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它由俄亥俄州政府建造,以体育运动最为出名。那里不仅有橄榄球场,还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等。设施先进,规模宏大,有独一无二的穹顶式电影院。最奇特的是,那个大学竟有十几座图书馆,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阅读。最大的图书馆有11层,每层的面积相当于两个篮球场。这所学校最注重三个方面:一是个性;二是阅读;三是体育。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那里的图书馆禁止大声喧哗,不能跳跃、奔跑。为了给学生有空间开展体育运动,学校不仅在室内修建了体育场,还在室内建了400米跑道。篮球场、建身房。提供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另一大特点是建筑规模大,它占地5平方英里,与当地居民区合在一起,不用围墙隔开,促进人文交流。最令人惊奇的是,这所大学中有一个工厂,用电、用水都由这座工厂提供,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极少,既节能又环保。在这里,学生们都开车去上课,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在车上度过。这所大学在教育质量高的同时,培养出的人才都素质高、责任心强、社会价值观良好,凭借这几点,这所大学生成为俄亥俄州最热门的大学,每年来报名的人人山人海。
「7」
另一所热门的大学是普林斯顿大学,它是一所与哈佛齐名的大学。那里环境优美、宁静,适合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阅读。那里的建筑保留了19世纪的建筑风格,多为奇特式建筑,经过复原、装修后,从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古典、雅致的感觉。那所大学60%的在面积是绿化,使得这里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如诗如画。
综合美国的重点大学,一所好的大学必备的是一个好的学习条件、优美的风景和广阔的自由空间。这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静下心来学习。学生在上课之余还可以打打球、散散步,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重点抓的就是人们的教育质量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他们知道孩子是可以改变未来的人物,为了富强,他们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孩子,让他们成长,让他们快乐的学习,终究有一天,他们会改变未来。
「8」
美国一直崇尚“二八法则”,意思是20%的人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是支撑社会的顶梁柱,另外的80%是为前20%的人工作,他们就是普通的职员、工人。如果你想成为那20%的人,那你就得在小学时努力,一直努力到大学生毕业,能坚持那么久的人毕竟是少数。
在这五天里,虽然没有深入了解美国的教育,但基本上了解了美国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老师教学生从来只教一遍,不管懂还是不懂,老师不会重复第二遍,直接跳到下一个知识点。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可以3分钟完成,可以30分钟完成,也可以3小时完成。只看你是如何选择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很少说话,主要欣赏学生交流,并作适时评价,基本是由板书来教学的。教学时老师不按步就班上课,话题会不停地转弯、跳跃,这非常训练学生的听力。上课时老师不太管开小差的学生,他所讲的知识讲给真正爱听的同学,这就产生所谓的“二八效应”。
「9」
在社会上,地位高的人往往拥有一个辛苦的童年,地位低的人往往拥有一个轻松的童年,儿时在学校的学习心态基本造就未来你是什么样的人。美国的社会是残酷的,如果你学习不好,学历不高,那你会被淘汰,只有那些品学兼优的人才能走上社会顶端。
然而这样轻松的教育也不是没有坏处。
由于美国教育的太过轻松,课余时间过多,有些人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成了街头混混。但多数学生还是能管住自己,他们利用一切时间学习、锻炼,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发达的大脑。在美国,学生们基本都会学习野外生存,如何生活。
「10」
反观中国,中国的教育十分严格,课堂上气氛紧张,学生都怕被老师批评,就呆若木鸡地坐在那里,浪费了较多时光,并且开始厌恶学习。另外,在中国学生几乎都没有很长的课余时间,在家的时间都被预习、复习、功课所占领,学生一直处在紧张的环境中,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差距,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国教育追求学生的自主与自律,而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压抑和紧张的气氛中学习,不能很好的开创自己的思维,束缚了身心。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聚桂文会”)
【杨德发专栏】
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评朱彧凡《初一男生眼中的中美教育差别》
文|杨德发(重庆市重点课题《学本式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微信:cq-ydf)
8月4日,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朱彧凡的文章,当时读了即转发,后来又读了二三遍,在微信群中写了几百字的评论。今天再次阅读,怎么反而写不出什么评论?
原因是前几天有关部门发布了林崇德团队研制的18条核心素养及高中各学科的核心素养63条,两项合计81条核心素养。朱彧凡在美国仅几天就看出美国教育抓住了人才的核心素养——自主与自律。朱彧凡写道:“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差距,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国教育追求学生的自主与自律,而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压抑和紧张的气氛中学习,不能很好的开创自己的思维,束缚了身心。” 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己作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一个真正自主的人,必然是一个自律的人——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是一个“自苦”(墨子语)的人。中国教育,教师、学生为了应试,负担非常重,不敢想象,不能想象。学生几乎处处是被动的,培养的是奴性的人。
朱彧凡写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很少说话,主要欣赏学生交流,并作适时评价,基本是由板书来教学的。”这正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的做法。反观中国老师,据查有梁《十年课改基本失败》一文,74%的老师仍然是满堂灌式、填鸭式、注入式教学。仅有26%的老师基本掌握了第八次课改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第八次课改还没有好好总结,又推出第九次课改——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然而,公布的方案并没有找准什么是真正的核心素养,那么基于这些公布的核心素养的教学能打中靶子吗?从朱彧凡的文中不难看出:人才的核心素养是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的解决没有现存答案问题的能力。越有个性的人,创造能力越强。中国专家提出的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国教育一直是培养有独特个性的人。中国强调的是共性,强调的是求同。美国强调的是个性,强调的求异。每个人的基因不同,每个人的指纹不同,每个人的大脑不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每个人读的书不同,每个人走的路不同。全球60多亿中,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顺应这些“不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各种各样有个性的、有创造性的人。反观中国的教育,希望人人全面发展,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反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整齐划一,总用许多死的教条约束学生的心智,培养出来的是大量的低质量的没有个性的唯唯诺诺的庸才。
朱彧凡同学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孩子,看到了真相,说出了真相。反观中国派去美国考察的教育官员,要么看不到真相,要么看到了真相而不说出真相。制定的教育政策不是真正学习美国教育的灵魂,而仅得其皮毛。
美国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人→人才的核心素养是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少讲,学生多悟多做多讨论多交流→培养出20%的优秀人才,其中不泛杰出人才(含诺奖获得者)。
中国的教育:培养发全发展的人→人才的核心素养18条+63条→教师垄断讲,学生被动听被动记被动做,几乎没有悟的机会,几乎没有讨论的机会,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课外做作业多如牛毛;美国中学生下午3:00放学,我国中学生是晚上10:00放学,中国学生平均每天比美国学生多学习7个小时→培养出大量的拒绝学习的人,高中或大学毕业之后,拒绝看书(不再自学,哪能创新),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美决战在课堂。美国不战而胜。2016年9月20日微信上有一篇文章《华为掌舵人:我们错了!美国将经久不衰》。我们要死心塌地学美国——学美国的教育制度,学美国的教学模式,才能像美国那样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
好在温州民办学校已经占五成以上,深圳市民办学校已占四成以上。朱彧凡等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孩子更可能成为杰出人才。
(丁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高中地理教材主要编者)
杨德发书于2016年9月20日星期二晚23:16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