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熊孩子是怎么被宠坏的?


时间:2016-05-26 08:38:05   编辑:淮安教育网

文/吁佩 图/网络

1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十几岁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孩子,本应是天真烂漫的,就算同学之间偶尔有矛盾,也只是“闹着玩”,不是多大的事。而伴随一条条关于校园欺凌新闻的报道,那种和孩子年纪极为不相称的惊人的冷漠和残忍,让人为之震惊,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2015年5月,浙江元庆的一个小男孩被几名初中生关在小黑屋里暴打,甚至将香烟丢入孩子衣服内;今年3月,安徽黄山一名高三女生,被同班两名男生在饮料里下了春药,在女孩父母表示要报警来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个男生不但不悔过,还变本加厉的声称要下砒霜毒死女孩;4月,山西运城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在网吧被几名同学殴打长达4个小时,不仅拳打脚踢,而且用木棍抽打,最后被活活打死……

这一幕幕残忍的悲剧,如果还被简单的视作“熊孩子的恶作剧”,恐怕对受害者而言,是永远难以醒来的梦魇。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荷尔蒙不是犯罪的理由,青春期更不能成为暴虐的借口。

2

不久前,轰动中美两国的中国留学生施虐案正式宣判,被告人翟某、杨某、章某分别获刑13年、10年、6年,服满刑后将被驱逐出美国。而在安徽黄山在同学饮料里下药的几名男生,仅仅只受到了学校的警告和记过处分,男生家长也仅仅只是向女生家长赔礼道歉,最后息事宁人。同样的作孽、同样的恶果,我们的法律,对未成年人之恶,是否过于宽容?《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已经成为了作恶少年的保护伞?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美国?

3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从通知内容看,本次专项治理的要点有两个,一是利用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等形式,立足于预防,二是要求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的职责。诚然,无论是加强法制教育还是明确学校相关负责人的职责,这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仅仅靠这样的专项治理,就能杜绝校园暴力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不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不从法律的层面上加大未成年人犯罪成本,类似案件将会一次又一次的发生。

4

能否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在反校园欺凌的行动中,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需要明确,而司法的功能更不容忽视。法律应当坚守底线的事情,不能交给道德或心理教育去“和稀泥”。只有法律不再充当施暴者的保护伞,才能真正意义上引起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身的重视,才能真正让孩子们明确“玩闹”和“欺凌”之间的界限。

对校园欺凌,沉默即是纵容!只有用文明驯服野蛮,用法制警醒少年,才能让小伙伴们愉快的玩耍啊!

朝人朝语——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打造有趣、有味、有用的最好看的自媒体。朝人朝语坚持定期推送教育原创作品,作者既有高校著名教育专家,也有经验丰富的中学名师,值得您关注收藏。本文为朝人朝语微信公众号原创作品,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朝人朝语(微信号:chaorenchaoyu2016)。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