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我上了一课
文|朱道启(安徽寿县正阳中学)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
当你看到孩子成绩时,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对于这段文字我感受颇深,不是亲身体会不能刻骨铭心。记得三年前的初秋,宝贝女儿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就报考了省城的一所幼儿师范学校,新学期开学我开着车子载着满满的一车行李送孩子去幼师读书,当时心情很是糟糕,说实话这所幼师学校无论是校园的建设还是教学管理都是一流的,但是我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可能是当时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认为孩子的前途迷茫。
然而事情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孩子自幼学习舞蹈自己也很热爱舞蹈,加之对于幼儿教育她不是很喜爱,在省城读书的三年里每个周末和假期都在自觉的学习舞蹈,参加各种比赛,因此三年来舞蹈进步很大,在舞蹈老师的建议下今年参加了高考,在舞蹈成绩通过后又苦干了三个月文化课,最终以综合分全省第六名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录取,在她的舞蹈之路又前进了一步。
本来我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很满意可以说是担心,因此想给孩子选择最安逸的学习生活状态,不过,看来我是错了,是她用实际行动给我上了一课,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现在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们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那么,我们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我们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甚至一家子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十八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不去读懂孩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孩子的成长永远只会有新的起点,所以说,“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有时孩子也会是我们的老师,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进步吧!
又是一年初秋,又是新学期开学,又是满满一车行李,只是路程远了,思绪多了,风景也美了!
我永远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们,请记住有时孩子也会成为我们的老师,让我们静等花开!
(本文为朱道启老师原创投稿)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