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观察室原创,文/肖纲领
“校本课程”概念自1973年问世以来,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推崇,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则起于2001年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十多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在经历快速增长、平稳增加之后,虽然热度有所降低,但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基础和中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仍然是热点、重点和难点,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还存在着现实困境。
表现之一是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存在认知误区。课程是学校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这意味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有价值追求,它必须实现学校教育价值,又因为课程是学生“有获得性的生命存在活动”,因而在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中,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追求“学生获得”应处于首位,这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但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功利性目标高于课程价值的承载,与学校课程开发的初衷相背离,课程观较为狭隘,将一些教师所谓的“专著”广为宣传,摇身一变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另有一些学校将校本课程放到课表中,出现悬置,仅仅只是为了满足督导评估;还有区域性调查显示,一些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相脱离,被开发的校本课程没有使用的比例仍然较高。这些现象与所在学校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存在认知偏差有极大关系。
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决策不够民主,缺乏多元主体参与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客观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也需要民主地规划、实施和评价,不搞“一言堂”或是领导个人英雄主义。
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课题开发的主体较为单一,表现为教师、课程专家较多地参与,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力度不够;二是行政主导课程开发味道较浓,以校长为首的管理方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有过大主导权,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制于领导意志。缺乏多方参与和带有个人色彩的校本课程开发行为,既不利于对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用人标准的了解,也降低了教师们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从建设内容来看,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呈现单一化,缺乏丰富性和联系性特征。不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受到教师专业水平、经历和视野等的限制,体现出单一性和片面性,虽然体育、语文、外语、历史、数学等不同学科都设置了校本课程,但不同的校本课程之间较为割裂,整体性不强。有学者认为课程开发水平有六种,即“无关联的单一课程、无关联的碎片课程、表面关联的课程、实质关联的课程、部分实质关联的课程和有质量的素养课程”,显然,“各自为阵”的校本课程暴露出学校课程开发的低水平。还有一些学校,没能充分挖掘所在地区或学校的特色资源,校本课程的数量不多,甚至“一项校本课程包打天下”,丰富性还不高。这样的校本课程建设现状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塑造与全面发展。
以上这些现象,导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其初衷发生偏离,甚至存在异化的危险。随着家校合作、特色学校建设、教育民主化和学生培养个性化的需要和校本课程本身的纵深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必须从数量向质量,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迈进。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各级各类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须克服已有的一些功利浮躁思想和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不断加以突破。
这要求课程开发人员正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目标。学校可通过评估和自我诊断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指向促进学生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回归“以生为本”为课程初衷。还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实践价值,不能不开发,更不能让已开发的课程悬置,仅成为学校浮躁办学的宣传品。
而研发过程则应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并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可通过委员会、理论研讨会和社会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政策动向、学生兴趣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吸引政府、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值得注意的是,必须避免决策过程中校长等管理层的专断行为,无论是开发新课程还是改造旧课程,都要淡化行政色彩,实现充分协商,群策群力。
最后,有必要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联系性。既要调动课程开发成员的创造性,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地域特色与乡土文化,学校校史传统、特色学科、教师特长等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其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也得注重不同课程和学科之间的关联、内在逻辑及对学生系统知识和思维完整性培养的作用,从而实现校本课程的整体性开发。(肖纲领)
文章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4期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