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应试教育是教师贫困的罪魁祸首
文/虹野
近期关于教师待遇低下的舆论颇多,也有不少地方教师集体“乞讨”工资。故而提高教师呼吁的言论也很多,但是大都从教育乃国之根本,教师乃是重视教育的体现,提高教育质量需提高教师待遇安稳教师队伍这个角度进行论证。这种大而空的论证方式并无法找到教师工资待遇低下的主要因素。下面从劳动报酬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教师待遇为何低下的问题,算是一己之见为教育的改善提供另类思路。
我们都知道工资的高低大都和从事劳动的可替代性有关系。稀缺的职位,待遇就会高一些。我们可以从当前大学生待遇与一些诸如泥瓦工、油漆工等民工待遇相比就可以理解。过去我们对薪酬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成本上,认为受教育时间长,成本大,所以就应该待遇高,却忽视了受教育时间长同时也带来了某些岗位的稀缺性,更加不具有替代性。教育成本和岗位稀缺性,后者在薪酬中起到的作用应该更大一些。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当前教师岗位的可替代性的程度。本来教师是一个非常细腻、专业的工作,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发展、知识结构都非常清晰,这些都需要教师表现出非常高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言传身教。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是极度稀缺的。教师的工资待遇从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来说应该是非常高的。
但是中国教师待遇之所以低下,除了教育经费分配效率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应试教育使得中国教师具有了很强的可替代性。
应试教育使得教师丧失了专业发展的动力,以中小学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重复训练为主要方法,以粗暴管理为控制手段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又有什么难度呢?应试教育下不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深入了解,更没有合适的课程对学生因材施教,也无法有尊严的生活对学生进行道德示范,更不需要知道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具体情况,也不要考虑学生和社会的接轨,故而也不需要知道和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状况。
这样以来,教师在教育理论、道德示范、可持续学习等教育核心方面的要求就非常低下了,从我们的教师资格考试就可以知道,无论什么专业背景的人,只要背一些指定的教育学的书籍就可以胜任应试教育的教师了。显然在应试教育下,教师的可替代性就非常强了。
尽管现在不少地方教师稀缺,但是这种稀缺并不是缺乏胜任应试教育的教师,而是工资待遇低下,无人问津而已。甚至在应试教育之下,不少专业素养极高的教师也慢慢丧失专业能力。
每当笔者撰文批评应试教育的时候,总会有大批的教师出来反对,但是事实上,每个教师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那些被当做“千金买马骨”被树立起来的作为典型的“专家”、“名师”群体除外)。每位教师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干的是体力活多些还是脑力活多些,是重复性的多些,还是差异性的多些,就知道应试教育对自己专业发展的危害了。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