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国瞩目的高考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一盛事的一举一动。那么,今天虎爸也来跟大家聊一聊高考,说一说高考中比公平更重要的内容。
《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北京、江苏等地的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高考自2010年以来,人数持续走低的延续。
高考人数为何下降了,一是学龄学生人口的下降,还有一个更为值得警醒的原因——生源外流。在中国的一些发达地区,这一现象正在持续加剧。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52.37万人,同比增加6.39万人,创历史新高。如果有更多的金钱和资源,越来越“讲究”的家庭会首先考虑将自家的“龙”“凤”送到国外发达地区接受所谓的“高等教育”,他们认为,同样的金钱、同样的努力、同样的精力、同样的资源,为何不趁孩子正当时,让他们得到更黄金的平台、更宝贵的机会?
高考的时代功用无非集中地表现为一点:转变,个体命运的转变。从低处到高出,从落后到发达,从贫穷到富裕,这些转变的背后凸显出社会中一种功利却实用的想法:赢在起跑线上。但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形式,再也不陷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死胡同中,而是多了一些隐隐若现的、更为高达上的机会。如果说那些“非既得利益者”想要获得更多的社会利益,所要借助的手段只能是高考这一“大一统”而又易操作的选拔制度的话,那么“已富裕的群体”便开始启动“不费力又讨巧”的海外求学之路。对于这些群体而言,去国外读书,不仅可以规避高考这一大而化之的标准化选拔方式,也可以让自己的下一代在较为放松、较为个性的环境中自由地寻求到本真。抛开在国内高考、在海外求学,孰好孰坏的争论,我们可以确实从这一组数据和其背后透露的社会心理变动态势中感知到,对于高考遵从或是放弃所彰显出来的现代中国人的一种心态:对标准化生活的一种批判和否定。当人们遇见大是大非的人生之选择时,有那么一部分人少了几分患得患失,少了对生存“立与废”的纠结,而是多了几分自主的选定,不管这些选择是明智或是愚蠢,都说明了在一个抽象的标准机制之外,一定有一个具体的个体诉求存在,它们用自己的决定选择了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存在形式,一种勇于挣脱世俗套路另辟蹊径的生活态度。
可以预测,再过5年或是10年,越来越“富裕”的社会阶层对于高考的认知度会有变化,而那些00后、10后对于高考的认同也会有所变化;更为关键的是,当相对稳定的高考选拔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千差万别的考生需求之时,高考被“热捧”的概率还能持续多久?如果越来多人选择了远赴异国他乡求学,那种基于正当年所逐步形成的价值观、认同心是否会有另外的转向?人才外流的代价对于一个正处于发展的大国而言,是福还是祸?
最近朋友圈转发起来民国时期高考题的帖子,诸如“请你对抗日战争草拟一份计划或者对现有的抗日战争进行一些批判”的高考题目备受众多网友调侃,“如果到了民国,我将是文盲”等留言不绝于耳。这引来对我们现行高考考试内容的一种新的思考:我们现在的高考考题考察的究竟是什么?高考的作文,多是一种模板化的应对,而非创造性的思辨。通过高考作文,可见中国现存的一种整体是思维取向:一切要有标准答案、一切要有充分准备、一切要求稳准狠、一切以命中而非即兴为指导。这样的应考、这样的学习、这样的考试,势必让“标准化”“模板化”深入到广大考生的骨髓中,让他们从很小就明白,一切都有一个可以“命中”的模式,都有一个现成可套用的框框,于是考试的旨要不知不觉地成为考生进入高校、甚而涌入社会的魔咒,这使他们过于迷信权威、忽略个体思考;专注标准化模板、缺乏个性化想象;崇尚大一统式的跟风,疏于独创性的成果。
2015年法国高考(BAC)文学类的考题是诸如,“尊重一切生命是一种道德义务吗”“现在的我是我所经历的一切造就的吗”等讨论,很显然,这样的考题,它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模板可供套用的,它更在意考生本来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锻炼考生跳出教科书般的议程设置,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书写一份属于自己青春的高考答卷,这种千差万别的答题方式恰恰反映的是考试组织者鼓励个性化的思维模式、鼓励开创性的答题风格,从而激发个体融入社会的逻辑演绎,达到运用所学知识“一己之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实目的。与此相比,我们的考试显得更为形式化、功利化,似乎考察的是考生对高考制度的孜孜不倦的“忠心”,而非标新立异的“痴心”。换句话来说,面对这样的考试形态,独辟蹊径你就输了,循规蹈矩你才是赢家。我们的考试确实很基础,突出具体的知识点的罗列,却少了像法国那般抽象概括的创造演绎,即使这样的抽象也许是稚嫩的。
信息来自:谈笑有鸿儒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谢谢
虎爸说
我们的教育如果没兴趣培养一个注重过程推理、在乎抽象推导的高手,也没有耐性培育一位对“过程好奇”的奇才。长此以往,我们的人才将更多地保有服从既定规则的惯性,匮乏了突发奇想,整个社会也会因此变得缺乏生动和趣味。
虎爸说教育扫描二维码和虎爸一起聊教育微信号: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