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在本质上是反写作的
文|蔡朝阳(任职于浙江省绍兴稽山中学,人称“麻辣语文教师“,与郭初阳、吕栋合称“浙江三教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专业《中学语文教改研究》课程的特聘教师。)
我的朋友苏祖祥说,语文不是语文书。套用这句话,我一直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写作文,也完全不是写作。写作这件事,有其自身的特质,这些特质,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尤其是高考作文教学中,是基本不存在的,从写作文到写作,其中隔着一本《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距离。
12年基础教育,写作教学最后的检测关便是高考作文。高考季,各种高分范文在网上流布,成为中国特色。可惜,这些个高考作文,同样与我们所谓的写作大不相干,甚至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讲,高考作文的写作,本身就是反写作的。
何以见得呢?高考作文写作,归根到底有三个特点:一是投机,二是逢迎,三是套路。这些纯属于应试范畴的作文炮制,跟我们所谓的自由写作,或者公共写作这件事完全无涉。甚而高考作文,带有浓重的现代八股的意味。有谁会认为,明清之际的科举八股文,具有现代写作意义上的借鉴可能呢。
这是由统一高考的方式,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以及阅卷评价的方式所决定的。这三者,决定了考生在应试作文时,完全不能自由发挥,必须统一在一个看不见的指挥棒之下。这个指挥棒,就在于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揣摩阅卷者的心理。是以高考作文,需要为文造情,需要为一个可能本身并不认同的观念辩护,接近于一种诡辩术,决非自由表达本身。这是一种帝王专制时代策论的变体,关键不在于写作者的真实思考,而在于揣摩评判者的喜好。“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样的诗句,于今天的高考作文而言,仍是这种逢迎心态的真实记录。
基于此,有经验的中学教师便能定制应试作文的模板,从审题立意,到结构谋篇,从凤头猪肚豹尾,到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形成来料加工的作文流水线。新八股的形式早已大行其道。
一般而言,当下的高考作文,无非材料作文,或者话题作文,命题者给出一段话语,要求考生以此为依据作文。这就给高考作文的套路提供了现实的依据。笔者在高中教书整整20年,很惭愧,为稻梁谋,在应试的作文教学上,也常这么做。所不同的是,我会在这个时候明确指出,这是应试作文的写作套路,而非自由写作本身。至于自由的写作,则有另外的说法。
一般而言,一篇高考高分作文的要求,可以有以下几点。抓人眼球的标题;开门见山的开头;起承转合的结构;颇有亮点的内容;首尾呼应的结尾。
在这些部分中,标题与开头最为重要,这是由阅卷的过程决定的。一般阅卷形式为集中阅卷,任务重,时间紧,阅卷者分到每篇作文的批改时间并不多,标题的夺人眼球,至关重要,所以很多老师会在高三这一年,让学生做很多“给文章起一个好标题”的训练。
其次是文章开头的练习。最好的开头方式,便是开门见山的开头,或者用排比句,或者用名人名句,总之,阅卷老师需要在最短的时候内便看到你最核心的核心观点,从而判断是否切合题意。这样,那些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小说开头方式,在这里完全用不上。因为不需要你独创,而需要阅卷者最快地看到而已。
再次便是文章结尾,不管怎么样的结尾,呼应开头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样会显得你的作文从不离题,并且在结构上自成一体。
这样,高考作文的教学就可以成为一条标准的流水线。而当高考作文能以流水线的方式教授时,其所蕴含的价值又在何方?这种用投机的方式、以逢迎的身段、以套路的结构所呈现的作文,便是典型的应试体,是科举时代的思维模式的当代遗留,是当下应试体制的一个有机部分,跟我们所谈论的写作这件事,其实相距遥远。
荣格曾将作家分为两类: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是指创作受体内冲动而成,笔下的人物有着自己的命运,不完全受控于作家;内倾型是指作家的写作完全是理性状态下的创作,写作的过程多在打磨技巧。荣格的这个说法里,有一个写作的核心要素,便是写作需要真实于自己的内心。
就我私人而言,作为一个多年的读者,也是一个业余的写作者,我会将写作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私人写作,注重抒发真实的感受以及思考;一类叫做公共写作,多用于对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这两者当然会有很多差别。但无论哪一种对写作的区分方式,其中最起码也核心的一点便是:真实,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所谓的真实,必然与自由表达是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我会将写作称为自由表达。是将自我内心深处瞬息万变的思维固定下来,形成独特的、自我的、个性表达的过程。而高考作文,因为上述的诸多状况,显然钳制了个人的自由意志,而沦为卖弄辞藻、搔首弄姿的手段。正如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所言:这是一种危害语言的时疫,表现为认识能力和相关性的丧失,表现为随意下笔,把全部表达方式推进一种最平庸,最没个性,最抽象的公式中去,冲淡意义,挫钝表现力的锋芒,消灭词汇碰撞和新事物迸发出来的火花。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人说,写作其实靠的是才华,写作是教不出来的。我反对这种说法,写作当然是可以教的,但教授的将是公共说理的原则,是行文结构的基本规则,是叙述与故事展开的基本原理,这些都在写作教学的基本范畴之内。而揣摩上意,投其所好的高考作文方式,这并非我们所谈论的写作本身,而是一种迎合,一种谄媚,这种写作教学,与唯一正确答案的应试教育在结构上是一致的,最终其培养的,无非是匍匐于威权之下的奴性人格而已。
(作者注:本文原为sohu网而作,推送之后不久,被勒令删除)
(本文为蔡朝阳老师原创,校长传媒经蔡朝阳老师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噪音”:eken_1919)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