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孩子在家除了做功课和玩耍,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事。研究表明,一岁半至三四岁,正是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阶段,如果发展得好,孩子的自主性会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应尽量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做事。
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她指出,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并能帮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让孩子学习做家务有什么好处呢?
1.做家务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
一些家务劳动对初学做事的孩子来说并不很容易。以扫地为例,要搬开或移动桌椅,要握好扫帚均匀地来扫,还不能有遗留物,也不能使灰尘扬起,这就不是一个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做好的,需要有耐心。如果有家长鼓励,让孩子有始有终把地扫好,也就锻炼了他的意志。
2.做家务可以强化孩子的责任感
龙永图说过,我们教孩子做家务就是要让家务活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习惯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自然而来。因为孩子做了家务事,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主人,要对家庭的事情负责,并且做事不能虎头蛇尾。时间长了,孩子的责任感有了,对以后的职业、人生事业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3.做家务可以丰富生活知识,发展智力
孩子在劳动中直接动手,直接接触各种事物,积累生活知识,弥补了读书生活的不足。俗话说:“心灵手巧”,孩子经常动手,不仅使手部活动变得灵巧,而且还能促进大脑中枢神经的发展,使人变得更聪明,动作更协调,动手能力更强。
4.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
一个除了学习什么家务都不会的孩子是没有足够的自信的。有一位妈妈用全部的精力培养孩子去美国读博士。可是在大家向她表示祝贺的时候,她哭了,说:“我真后悔啊,我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什么爱好也没有,生活里几乎没有快乐可言。”这样的成功其实对孩子是痛苦的,离开了父母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料理,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孩子通过动手和劳动,感觉到我是有价值的,我是被需要的,自我价值感就形成了。
二、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呢?
1.让孩子做能力范围内的家务
各年龄的幼儿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2.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做家务
面对孩子越帮越忙,把现场搞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时,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确示范方法。
3.控制好孩子做家务的时间
一定要控制好孩子干家务活的时间,以使孩子所需要的学习、与家人交往,或自由轻松的时间不致受到干扰。
4.多容忍、少责备
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口气要温和,不宜破口大骂,有耐心、有步骤地、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学习。
5.父母本身对做家务的态度要端正
勿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察觉出做家务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此外,夫妻俩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产生“做家务是女孩的事情”的错误观念,应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
6.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不让孩子自行拿取危险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较大孩子可教其正确使用方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7.别忘了给予孩子赞美和鼓励
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为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纯熟。但是没有关系,熟能生巧,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了。
最后,提醒家长,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学习做家务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游戏。此外,也别忽略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是需时间和耐心的,唯有愉快、自主自发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而在孩子做家务同时,告诉他“孩子你的种种作为对全家人都有很大的帮助,且是不可少的一份子呢!”父母有智慧地引导孩子学习,可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做家务。
(本文选自协和教育-第一教育)
【孙金龙家庭教育感悟(第370期) 】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永远是亏本的,那就是发脾气。教育孩子更是如此,发脾气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