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当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时,摆在老师和家长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改革能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受益,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考更好的大学呢?
而近日一位县教育局局长用一场“辞职”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篇题为《涿鹿县郝局长激情辞职讲话》的文章,在网络论坛引发广泛传播和讨论。这位因为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法而广受争议的教育局长,在很多人的反对声中而主动下课。
看完这条新闻您一定会问,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竟会引发如此大的阻力?这样的改革是“创新”还是“闹剧”?小编接下来就带您了解一下!
教育改革面临“不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疑虑,近百名家长要求将教科局局长罢免
从2014年起, 涿鹿县原教科局局长郝金伦开始逐步在涿鹿县实施其教育改革计划,在学校推行“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该模式紧扣“疑”和“探” 两字,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为什么郝金伦局长要推进这样的改革?这样突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改革,缘何会引发众多人的反对?事发以后,从郝局长的辞职讲话,以及澎湃新闻等媒体的采访报道中,我们来还原事件的始末。
郝金伦:传统的教学课程对孩子的伤害太厉害了
郝金伦的课堂教学改革,缘于对传统教学模式弊病的切肤之痛。
在郝金伦看来,“传统的教学课程对孩子的伤害太厉害了,像衡水中学那样教学生是不科学的。” 通过做大量作业,而让二三年级的学生厌学,这是得不偿失的。而少留作业让孩子们保留一份天真,保持一份对书本、知识的热爱,这才是至为关键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我们要爱他们,我们要激励他们,给他们提升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不需要给他们贴上六十名或‘D’的标签”。
郝金伦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提出,“在全国的教学改革中有上百种模式,但是有六个字贯穿其中:自主,合作和探究”。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孩子们张着嘴等着灌,而现在的教学改革完全不同。“原来老师们就凭一支粉笔就能把课程顺利地上下来,但是现在这种课程,学生们经常在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难题,思维是非常发散的”。
同时这也为教师过去备好课的固定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过去教师备一次课能上十几年,现在教师就得花大量时间去准备每一节课,花大量时间去不断学习。而 正是在这样的师生共同参与下,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郝金伦在涿鹿中学听班会课。图片来自网络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推广
从涿鹿县政府官网于2014年2月发布的消息从可以看出, 郝金伦引进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当时得到了涿鹿县主管教育的县委、副县长贾斌的支持。为继续加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力度,贾斌要求其赴河南西峡县进行考察。
2014年2月20日,在涿鹿县教育和科技局召开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 郝金伦介绍,预计在2014年引进河南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介绍,从2003年起,原任西峡县教研室主任的杨文普带领全县教研人员及部分中小学校,探索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2014年5月份, 涿鹿县全县中小学开设实验班,开启“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2015年7月15日晚上,涿鹿县教科局在实验小学召开城区学校学生家长会,城区学校部分学生家长共计2000余人参加会议。 教科局郝金伦向全体学生家长介绍了教科局引进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尽管“三疑三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但却面临“不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疑虑
改革看似有条不紊的运行,但事实上面临了巨大的阻力。
郝金伦试图通过一种减轻学生教学负担,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推行教育改革,但这种教学理念却未必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据官方的公开消息显示,涿鹿县的教改此前尽管得到了部分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业内人士的认可,但“ 所有内行的人都认为很好,外行的人却充满了焦虑”。
在 家长们看来,课改后课堂上教师讲课不足,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样做是不利于学生升学以及提高考试成绩的。 尽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当前的高考体制下,却面临着“不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疑虑。
在此情况下,多名涿鹿县当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部分学生家长对当地实行教育改革后并不认可以致表达了强烈反对。 这些学生家长认为课改后课堂上教师讲课不足,希望恢复到“满堂灌、题海战术、考试排名”等传统模式上去。
而目前,由于涿鹿县 近百名学生家长因反对“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于7月初到县信访局反映该问题,并提出要求罢免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郝金伦,全县已经全面停止“三疑三探”教学改革,以后教学会怎么改还有待研究。
郝金伦辞职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的改革,90%的学校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经过两年的经验,公立的涿鹿一中,一本上线翻了一番,此前每年是30到40人,今年94人,老师学生什么都没变。这个成绩在张家口比较靠前。
辞职演讲表决心,究竟是什么“逼”走了教科局局长?这种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最终在成绩论的思想下宣布搁浅。
而 郝金伦本人用一场“辞职”唤起了大家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在他的辞职演讲中,更加明确表达了他对改革的决心。
在遭到家长们的围攻之后,郝金伦也表达了自己的痛心。“我在三楼上看到那些群众如此之激动,声嘶力竭,我的心在淌血。我想:我所为何来? 这次事件,(通过后来放录像看)有很多参与者家里并没有孩子。另外实小和镇中的家长占了90%以上,这两所学校,这一年以来就没有搞三疑三探,而是他们的老师自己的小模式。”
“ 明知其错而为之,这个局长是不能干的,这是我的底线!”郝金伦在演讲中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县委叫停全县教学改革,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内, 无论多长时间的满堂灌、题海战术,以及对孩子们野蛮的张榜公布成绩等,在他看来都是误人子弟,是不能继续的。
“改革道路上,知己甚少,只能孤军深入”
“1996年,我当时是很瘦很瘦的,只有120斤,一介书生,带着一卷行李和一本《红楼梦》,从渤海之滨只身来到燕山脚下,20年的流金岁月,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光阴献给了这片土地,赵家蓬7年、团县委4年、武家沟5年、五堡镇2年、教科局3年,这就是我的历程。回首这二十年,我不说我做出了什么功绩,我觉得我问心无愧,我对得起涿鹿这片大地上的父老乡亲。”在改革的道路上,郝金伦发出感慨,自问问心无愧。
“ 在改革的道路上,只有我和几十位校长,还有一部分老师力挺我们,在万里追匈奴!万里行军,回头一看,孤军深入,即无援兵,又无粮草!知己甚少!感到就像大漠追杀匈奴,回头一看,援兵没了,粮草切断,孤军深入!”
对教学改革仍充满感情
但即使遭到质疑,郝金伦对教学改革仍然十分充满感情,“我清楚地记得,好多个夜晚,我和好多同事讨论工作以至深夜,推门而出,不禁吟诵:人散后,一弯新月天如水。还记得,许多校长就课改工作与我争的面红耳赤,推心置腹,凡此种种,令我无限感慨。 当郝某人遍体鳞伤之时,来自校长和一线普通老师的慰藉和问候,让我倍感温暖和感动”。
辞职的真情告白,郝金伦还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期冀:
“第一,教育需要大爱。有位老军医叫华益慰,在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疗时,总是会用手先将它焐热,才用来接触患者。所以我那天说,医生啊,就叫‘偶尔去治愈,总是去抚慰’,教育和医疗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我希望大家把这话传给每一个老师,要把这个职业当做事业来做,而绝不是仅仅做为一个饭碗,当做谋生的手段,教师要有一颗慈悲之心。
第二,我想说观念一定要解放,我们涿鹿教育人奋斗几十年,2014年涿中800考生一本上线仅3人,大批的孩子背井离乡到外地读书……自主,合作,探究是国家意志,不是我郝金伦的发明,这是写进教育大纲的。目前,乌兰察布、济宁、徐州、上海、山东都在大力推进课改,西峡一高今年一本人数是八百六十多人,几乎没有补习生,没有外县的学生,还有8个清华北大,疑探课堂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人说三疑三探好,但是是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不能提分。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说课改就是‘学生喜欢,老师困难,家长焦虑’。”
教科局长辞职,“抗议”还是“闹剧”?
这场课改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会有人反对这场课改?在这背后,有什么样的苦衷?尽管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教育局长郝金伦的辞职风波仍有很多不明之处,但是却已然在教育系统引发轩然大波。
教育局长因改革被叫停而辞职,这到底是唐吉坷德式的悲情抗争,还是理想主义碰壁之后的无奈之举。对于他的离开,很多人感到“非常遗憾”,也有人认为他的改革还是“过于理想化”,无法推行。但更多的人在追问, 一场县域的教育改革,缘何会遭遇失败?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我们的改革,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路径和规律呢?
教改之路并不平坦,这是教育改革不同力量几经博弈的结果很多媒体及网友们的第一直觉,对“改革者”郝金伦充满了道义的支持和同情,认为教育局长因改革而辞职,充满悲情!
评论员“张立”:教科局长多少有些悲怆
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改,试图对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却遭遇群众“群起而攻之”,可见,教改之路并不平坦,教科局长因此而辞职多少有些悲怆。
教育,涉及众多家庭,教改,同样也涉及众多家庭。由于长期形成的教育观念,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不少家长中有着根深蒂固的认知。有的即便对满堂灌式教育心存疑惑,但受制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广泛且深刻,即便在一些学校、一些地方进行着一定程度的教改,也会收到来自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质疑。在三疑三探尚未见到有说服力的成效前,反对者就有了足够的不造成的理由。涿鹿县教科长的辞职,就是教育改革不同力量几经博弈的结果而已。
所有的改革都是在质疑中进行,不要轻言放弃 改革方法论告诉我们,改革从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充满了各种质疑和反对。当年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改革,也是在质疑声中坚持下来的。很多网友支持郝金伦:改革路上,切莫轻言放弃!
网友“弓夫”:不能因为压力太大就放弃
这种改革我本人真心支持,但你不能因为压力太大你就放弃了!所有的改革都是在质疑中进行。
网友“我是一只鱼”:这才是有担当的具体实践
这才是有担当的具体实践。人生纵使有一百次的微微诺诺,也要有一次的拍案而起。当我们毕业时把学士帽高高地抛向天空,笑声响彻云霄!若干年以后,我们是否还有勇气把乌纱帽扔向天空?
目前的教育模式下,轻易的教育改革也许连好大学都没办法上 当然,还有网友认为,改革要讲究方法,要善于从顶层设计上下功夫,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果顶层设计不做好,改革就可能犹如逆水行舟,充满着未知因素,有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
网友“不错的风格”:整体的教育制度没变,小范围的教育改革就是逆水行舟
整体的教育制度没变,小范围的教育改革就是逆水行舟。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就是在保证知识量的前提下以一种活泼自由的方式来教育我们,他鼓励我们发散思维,我们的作文不是传统的议论排比的文章,然而,到高考时,大家普遍语文作文没写好,因为大家太怕作文偏题了,所以都规规矩矩的写,而这种写法恰恰是平时最少写最鄙视的一种写法,结果可想而知。
3年前,班级聚会,我的老师有些黯然的跟我说:如果可以,他希望最开始不这么教我们,他感到愧疚。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我们对他的敬重,是的,不论多久,走多远,我们会一直记得他。我们希望的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变革,而不再是某几个人无望的孤军奋战。
评论员“连海平”:教育改革应该取得各方的共识
教学改革牵涉面极广,需要小心求证,除了教学技术改进,还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各方取得共识,才能水到渠成,任何的急躁冒进都是危险的,哪怕借行政之手强力推进,也不免形格势禁。
和“三疑三探”一样,国内诸多教学改革举步维艰甚至不得善终,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生、家长、学校的选择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假如,“三疑三探”不是说上就上,一下子全面铺开,而是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结局也许就不一样了。倘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确实好,何愁家长不支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经验能够简单的照搬吗? 改革不是拿来主义,此地的经验是否在彼地就一定合适呢?网友提出,改革应当要有一些试验,先小步试着跑一跑,没有问题再大规模推进。
网友“peter”:简单的拿来主义,会水土不服的
一种教育方式的成功与否,优越与否,应该是在同等、平等教学条件下(或者均衡教学条件下)开展后,收集不同教学模式下,不同学生的教学成效,进行对比,分析原因并找出规律、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会水土不服的。
评论员“连海平”:教育改革不能仅一腔热情,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小心测试
一种新药不能未经严格试验就直接用于临床治疗,教学改革也一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未经一定范围较长时间的试点试验、评估总结就匆匆上马(涿鹿县2014年才开实验班,2015年就全县实施),把学生当作“小白鼠”,风险太大。
学生伤不起,教育伤不起。教育改革不是凭着一腔热情,或者价值正确就足够,还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小心测试、认真总结,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以一步步推行。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改革?
欢迎各位老师、家长留言讨论!
中国教育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参考文章 | 张家口朋友圈:《涿鹿县原教科局局长辞职激情演讲:“我可以和官老爷们拍案而起,却看不得孩子悲伤”》;澎湃新闻《河北涿鹿县教改全面叫停,这位教科局长为何要辞职“抗议”?》;澎湃新闻《媒体:涿鹿教科局长以辞职表达对教改搁浅的不满,确实硬气》;澎湃新闻《涿鹿教改失败源自家长抵制?媒体称有影响但更受制于大环境》;《把课堂空间向学生思维全面开放——来自河南省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改革的报道》,《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0日第5版
本文编辑 | 许梦婕(实习生) 杜润楠
责任编辑| 赵天骄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