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怎样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


时间:2016-07-20 08:11:58   编辑:淮安教育网

怎样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

——访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

文|记者萧 于

黄全愈简介: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专家。1988年赴美留学,现在迈阿密大学任教。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的中美教育比较系列《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家庭教育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素质教育在家庭》等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素质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新作《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对新时代的家长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

黄全愈如是说:

父母不是孩子的“手”和“脚”,更不是孩子的“脑子”,而仅仅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保护者”。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以下犯上”横加指责。孩子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正如买回家的香蕉,从生到熟,要经历一个内部的化学质变过程。我们对着香蕉说再多的“熟吧!熟吧!快熟吧!”也只能是说说而已,是生是熟最后还得由香蕉内部起作用。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一个宽松的“自我教育”的环境。

你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吗?

你认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吗?

孩子起跑领先就会步步领先吗?

孩子的后劲到底来自哪里?

我们到底应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子功”?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终身受用的教育?

……

虽然远隔重洋,但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我们还是联系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黄黄全愈教授,向他请教了一系列的问题。请看,这就是他为我们家长传授的触及人本的家教秘籍。

“早学多学”并不是一条适宜每个孩子的捷径

记者萧 于:许多中国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沿用了让孩子“早学多学”的家教传统。您是旅美教育专家,根据您的经验和教育新理念,您赞同国内家长的“早学多学”的传统吗?

黄全愈: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们也是沿用国内的“早学多学”的传统指导孩子的学习。儿子矿矿五岁跟我们来美国,在国内的幼儿园,矿矿已经学了不少小学的东西,到美国后,我们又让他每天自学一些数学。在一年级时,矿矿的数学已经远远超过同班的美国小朋友。我借来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本,矿矿一样应付自如。第一学期结束后,我们向学校申请,能不能让矿矿插班到三年级上数学课。

不久,矿矿的数学老师来信婉拒说:“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学会思考,让孩子把自信建立在他们自己的能力上,从而去珍视数学。”当时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不服气:能学六年级课本的孩子怎么就不能上三年级的课?但是,13年后再来读这封信,才知道数学老师的话,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矿矿身边那些曾经快马加鞭、大跃进式学数学、从而在美国孩子面前大出风头的中国孩子,最终多对数学有敬而远之、甚至望“数”生畏的感觉。矿矿在高中时完成了大学的微积分,在美国“高考”SATⅡ的数学考试中几乎得满分。但后来,他谈“数”色变,与数学绝缘。矿矿上大学后,会尽一切可能避免选修那个曾经给他带来无数荣耀的数学,号称“珍视数学”。那位料事如神的老师真是让我们倒吸了一口冷气。

我们许多家长有意无意地把“早学多学”当成培养孩子的捷径。在我认识、了解的留学生的孩子中,只有极少数跟着美国孩子数学课的进度,绝大多数都在数学课上超前或跳级。矿矿小学三年级就自学了八年级(初二)的数学,初中就跳级到高中上数学。但上大学后,他才有点自言自语地感叹道:“其实,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聪明,而是我们比他们学得多、学得早……”这话从我这个目空一切的儿子嘴里说出来,我的心里滚过一阵强烈的震撼,许久不愿面对这个现实……

咱们中国孩子的所谓“起跑领先”,不过是我们让孩子在裁判的枪声未响之前“偷跑”(说得好听些是“抢跑”),比别的孩子早学先学罢了,而这种“早学多学”又是别人不屑的。现在国内不少学校在假期就预先组织孩子上下学期的课程,许多家长更是大请家教提前补课……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口号的蛊惑下,我们的普通孩子都被当成了超常儿童,被家长、老师驱赶着超负荷连轴转。结果怎样呢?起跑领先,终点落后。孩子童年的荣耀,随着童年的逝去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不认为“早学多学”是一条适宜每个孩子的捷径。

令人关注的“十五名现象”

记者萧 于:家长为什么要逼着孩子“早学多学”还不是因为每上一个台阶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很多家长、孩子都有为考而学、考试决定命运的心理。

黄全愈:

据说,中美两国教育界都发现了一个“十五名现象”:即后来在社会上最有出息的,往往是班里考试成绩排名10~20名的学生,而不是那些状元、榜眼、探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学生不为考试而学习,或不只为考试而学习,而考生就是为考而学。

考试不是评价人、选拔人的唯一方式。现行的“卷面考试”至少有这样三个特征:一、有现成的答案,甚至标准答案;二、时间、空间有限,只能考速度,难以考深度;三、多是考智力因素,很难考非智力因素(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甚至连智力因素也考不完)。

考试的这三个特征,带来一系列的负面结果。首先,由于考试常有标准答案,孩子为了得高分,往往人云亦云,不敢创新、缺乏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久而久之,孩子总是仰望老师,难以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其次,又由于考试有现成答案,考生只能步人后尘,在已知的世界中徘徊。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多获奥赛金牌,但中国的高校至今无人能获诺贝尔奖?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因为奥赛要求“考生”在已知世界中寻找答案,而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知识。再次,由于考试只能考速度、难以考深度,“考生”就只注重浅薄的考试技巧、华而不实的得高分之窍门,忽略“学生”必须具备的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穷追不舍的深究能力。最后,由于考试只考智力因素,家长就忽视甚至是无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情商(EQ)正是将来孩子是否能立足社会、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亚裔约占美国人口千分之三,但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的统计,哈佛约17%是亚裔学生,麻省理工学院约27%,伯克利约40%。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学,亚裔学生平均约占17%。许多亚裔对这个数字沾沾自喜。但我却看到了这数字背后的应试教育的阴影:虽然在这些名牌大学里亚裔学生所占比例非常高,但为什么最终成为一流大师的比例远远没有这么高?这个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的后遗症,非常发人深省!

美国孩子的童子功

记者萧 于:美国的基础教育看似宽松、自由,却为孩子的人格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您看来,他们培养孩子的“童子功”有哪些招数值得我们借鉴呢?

黄全愈:

美国基础教育,即“童子功”的第一招就是:发展批判性的阅读行为。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氛围中,批判性阅读简直无异于自杀。因为当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完一篇文章时,现成的标准答案已经在那里恭候着你了。要想来点批判性阅读,除非你已经活得不耐烦了。当学生的阅读被锁死在《教学大纲》里,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批判性阅读。

国内传统的标准的阅读是一种外在、强加的被动积累式学习过程。而美国的批判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先对阅读材料进行质疑、批评,然后再对其有选择地吸收。这是一种主动的吸收、过滤后的吸收,吸收的是精髓、精华,这种批判性阅读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重构、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的过程。

批判性阅读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当然,仅仅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还不够,要能表达言之成理的、有分量的独特观点,那才是真功夫。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第一块基石。

美国“童子功”的第二招是:发展批判性的倾听技巧

批判性地聆听,讲究的是不盲从,而把独立分析和理性思考作为思维的“过滤网”,去吸取说话者的精华。批判性聆听的关键是:既不盲目地全盘接受,又虚心地吸取对方的精华,然后再去“悟”出自己的思想。

经过“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倾听”,心里有了好主意,还要能“倒”出来,否则,烂在肚里,就前功尽弃了。因此,第三、第四个目标就是培养“写”和“说”的能力。

虽然,我们没法改变学校的标准化教育,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循序渐进、精耕细作的“童子功”招数,在家里,不以考为本、不围绕《教学大纲》填鸭式教学。孩子在家庭的宽松环境中,也许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者萧 于:我们每个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落后,为了孩子今后能出人头地,很多家长都加强了自己的管理力度。家长的高强度管理到底会促进孩子的发展、还是会妨碍孩子的发展呢?

黄全愈:

许多人认为,通过父母后天的人为加工——给孩子加料(吃补品)、加压(出生后就学认字)、加量(没日没夜的做题)就能把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事实上,那恰恰就是在压抑孩子的天性,吧孩子“制作”成用铁丝捆绑、扭曲的“盆景”,根本不可能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什么样的家庭更适合孩子的发展呢?最理想的状态是家长本身就不墨守成规、家庭内部就有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如果家长本身不是很有创新精神,也应该凡事看得开、心胸宽广、不过分管束孩子。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束孩子,那就从客观上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环境。未来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很可能出自这样的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会妨碍孩子的发展呢?

1、事事都先把结果告诉孩子,是非曲直都被编号“程序”,孩子失掉了体验和探索的机会。习惯于被别人“编程序”的孩子,何来探索?何来创新?何来出息?

2、不允许失败,以失败为耻。剥夺孩子失败的权利。家长不忍心看孩子遭到失败,从拔刀相助到包办代替,表面上是帮了孩子一把,实际上是从孩子的手里夺走了实践失败的机会,夺走了孩子尝试失败的权利。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具有超越失败及挫折的能力,在挫折失败中孩子完全有可能自我奋起。

3、什么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不允许任何一点纰漏。家长的完美主义会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在摇篮里。

4、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克隆家长。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是没有出息的。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父母的孩子才有创造力。

5、处处设置清规戒律,害怕孩子越轨或犯错误。到处设置“安全屏障”,把孩子的天地圈得越来越小,人为地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会使孩子谨小慎微、患得患失。

6、一言堂,甚至父母之间都不能有一点不同的声音。家中没有思想、言论的碰撞,必然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

7、凡事都要求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总是用正确的逻辑和科学的事实去压制孩子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很多时候是无边无际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非得强求一个结果,往往会制约、压制孩子的想象力。

8、容不得孩子的固执。有主见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固执。孩子没有了主见、没有了固执,就不可能百折不挠地奔向既定的目标,就可能“墙头草”般的随风倒。

9、总以为现有伯乐才有千里马。许多家长自以为是个“伯乐”,贬低孩子的存在价值,削弱了孩子的自尊和自我意识。

10、把“长幼有序”等家庭伦理道德观凌驾于真理、科学、事实上,使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

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障碍,不意识到这些是障碍,就将继续阻碍孩子的发展。

孩子只有融入到同龄人中才能实现社会化过渡

记者萧于:孩子天生就喜欢跟伙伴玩,但现在的独生子女放学后没有时间玩,也没有伙伴玩。孩子缺少同龄玩伴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黄全愈:玩是孩子人生发育过程中必需的生长维生素;玩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天地;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

许多孩子放学后,被“关”在钢筋混凝土的大楼上,外加一扇防盗门。孩子整天面对暮气沉沉的祖父母、老气横秋的父母。“与世隔绝”的独生子女,除了学习,只能透过窗栏仰望星空。于是,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得到发育的想像力慢慢萎缩,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得到启蒙的自我意识一片混沌,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得到养成的道德习惯难以萌发,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得到磨砺的社交能力萎靡不振……

孩子的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孩子的同龄人社会中完成。一个孩子缺乏在同龄人当中完成的社会化部分,这个孩子的智商无论有多高,其社会化乃至人格都是有缺陷的。为什么人们常常说“二世祖败家”、“富不过三代”呢?看看历史上那些皇子皇孙,尽管他们智商过人,聪慧异常,但由于整天被屈膝磕头的太监们和一呼百应的宫女们包围着,老是高高在上,不着边际,没有机会在同龄人的“社会”中摸爬滚打地完成社会化,甚至从来没有被同龄人“欺负”过,不知道“退让”、“协调”、“合作”为何物,他们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人格是不完善的。 所以,必然会出现“二世祖败家”、“富不过三代”的现象。

独生子女只有清醒地了解自己、接受他人,才能与人共事,与人相处。独生子女只有完全融入到同龄人的社会中,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化的过渡:既会表现自己的意见,又能考虑别人的感受;既讲道理,又讲策略;既坚持真理,又顾全大局。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孩子若缺了这一课,必将在未来社会的大家庭中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

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孩子若缺了这一课,必将在未来社会的大家庭中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孩子若想将来在社会上立得住,就得补上同龄人交往这一课。

记者萧于:孩子都有在人前自我表现的欲望,但是,孩子的自我表现往往是幼稚的、可笑的,“没有太高艺术性的”,况且高考又不需要孩子现场自我表现一番,所以,一般家长、老师都吧重视孩子的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孩子若缺了自我表现能力会有什么后果呢?家长应该怎样认识、看待孩子的自我表现力呢?

黄全愈:

中国历来都有重行轻言的传统,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甚至以不善表达为荣、讷于言为荣;以能言善辩为耻、敏于言为耻。在中国人的词典里,关于表达能力的描述,多是贬义的,如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甜言蜜语、口蜜腹剑、只剩一张嘴……这种轻言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有了好主意,但他表达不出来,或者不能有效表达,别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的好主意只能烂在肚子里,或者被能言善辩的人盗为己用。

为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美国老师会给孩子创造多种多样的演示汇报、讨论、采访、对话、辩论、演讲的机会。美国孩子喜欢做课题研究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为在演示时,能好好的在全班同学、老师甚至家长面前露一脸。

矿矿每次得到课题研究后,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去演示,而不是怎么做好研究。开始,我常常批评他本末倒置:怎么研究还没开始就先去想是用戏剧的形式还是用演讲的形式、或是电脑动画、或是美工绘画……

后来我终于想通了:孩子就是孩子,表现是首要的,表现的内容是次要的。能上台表演是首要的,至于跳什么舞、唱什么歌,那是次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的内容才会逐渐重要起来。做研究也是这样,对许多孩子来说,要他们小小年纪就首先对研究感兴趣是不现实的,也是苛刻的。孩子在不断演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逐渐对研究本身感兴趣、甚至在演示过程中,又“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有所收获。虽然中国的应试教育没有把孩子的自我表现提上考试日程,但这并不能说明自我表现不重要。孩子走上社会,首先遇到的考验就是怎么推销自己。如果家庭从小能给孩子自我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那就能使他们超越应试教育的局限,今后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记者萧于:中国的孩子,越小越爱问,越大越不爱问。孩子每天就会解答老师的习题、问题,会造成什么情况呢?

黄全愈: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大了,不爱提问是正常的事——因为他们会解决问题了,就不用再提那么傻的问题了。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想进一步追问:解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即什么结构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些研究,就会发现那都是些“常态结构的问题”。

“常态结构的问题”——顾名思义,问题的结构是有规可循的:可以找到答案的,答案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有对错之分的。

“非常态结构的问题”——问题的构成是无规可循的,有无答案是不确定的,即使有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答案可能是多种,也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这个的教育强调“传道、授业、解惑”,采取的方式是由大人为孩子发现问题,然后交给孩子去解决,由于这些所谓的问题,都是已知世界的问题,所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只是孩子解答已知世界的能力。老师给的“问题”再高深、再玄妙都比不上学生自由地“启疑”。只有那些让老师措手不及、狼狈不堪、顾此失彼、疲于应付的问题,才有可能超出已知世界的范围触及到未知的领域。

如果孩子每天只能解答老师的现成的问题,那不等于磨灭了孩子自由的“启疑”的天性、使他们丧失了探索、求知的本能吗?如果孩子不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学习,那和机械模仿、简单重复劳动有何区别?孩子一旦养成了这样不思考、不提问、不“启疑”的学习习惯,那就将长期受制于人、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甚至会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分数挂帅、题海战术、纸上谈兵、填鸭式教学、恶补奥数等等,都不过是“常态结构的问题”的范围内驰骋、横刀跃马罢了,离诺贝尔的“七寸”还差十万八千里。只有学生自己提出的、“非常态结构的问题”越多,才有可能离诺贝尔奖越近。

创造性学习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

记者萧于:中国的教育是把有问题的考生考得没问题了,美国的教育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了,孩子越学越多,这是怎么回事?

黄全愈:

爱因斯坦说过:产生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那才是需要想象力的,只有解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算是科学进步。

美国的高科技发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没有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生”,是把有问题的“考生”考得没问题了;素质教育培养的想“学生”,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以产生新的问题为“会学”的开始。

孩子具备了“会学”的能力,产生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观能动性。当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不有所发现,就无从解决,发现问题在先,解决问题在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发现问题……如此不断循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就定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基调。所以,美国人总能走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别人还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又在前面发现新的问题了。

孩子的能力不是“教”和“交”,只能培养

记者萧于:我们国家一贯提倡的是“教为了不教”,而您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不教是为了教”。您为什么不赞同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而要提出不同的观念呢?

黄全愈:

“教是为了不教”,许多人把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当成了推行素质教育的至理名言。“不教是为了教”是我在观察、比较、分析、研究美国的一些教育现象后,总结、概括出来的理论。而这观念又恰恰是与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也就是通过教孩子“学会”后达到目的、可以“不教”了。同样“不教是为了教”这句话,也可以分解为“不教”是手段、“教”是目的,也就是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孩子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教”的目的。

“学会”强调的是结果——学懂现实世界(已知世界的知识)。

“会学”则是强调探索的能力(包括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学以致用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既“会学”已知世界的知识,又能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已知世界的知识可以“教”的(通过家长和老师的讲解传授给孩子)。然而,人的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是无法“教”给孩子的,更不可能“交”给孩子。因为能力是潜伏在孩子本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不能由外人“教”,因此,人的“会学”、独立、创造等能力,只能培养。

当然,世上没有绝对“不教”的教育。美国家长和老师的“不教”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问,而是在培养孩子的能力问题上,不做过多的个人说教,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分析、整理出能说服自己的想法,然后确定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和步骤,并在实施过计划中自己管理自己……

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一个宽松的“自我教育”的环境。

记者萧于: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是好说不好做的事。许多家长都自觉不自觉地都想掌控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服从自己的道理。孩子的长大成人到底是服从成人的道理的结果、还是服从自身的独立意识的结果?

黄全愈:

做父母的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以为父母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可以改造孩子的意志、可以代替孩子进行思维。我们很容易忘记:小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意识、思维,将来也要独立闯天下、过日子。

做父母、老师的总是认为:道理就那么简单明白,把简单的道理讲完了,就是说服孩子了。其实,家长老师说的只是家长、老师自己理解的道理,并不是说完了孩子就明白了、服了。孩子最后的心服,只能是孩子自己说服自己。读高中以后,矿矿就跟我争辩得越来越多,有一次,矿矿说:“爸爸,您无法说服我,只有我才能说服我自己!”

父母不是孩子的“手”和“脚”,更不是孩子的“脑子”,而仅仅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保护者”。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以下犯上”横加指责,容许孩子“篡”一下“权”,天塌不下来,孩子却经历了新的历练。

孩子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正如买回家的香蕉,从生到熟,要经历一个内部的化学质变的过程。我们对着香蕉说再多的“熟吧!熟吧!快熟吧!”,也只能说说而已,最后还得由香蕉内部起作用。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说教,二是一个宽松的自我教育的环境。

记者萧于:孩子的自我教育是复杂的,但也不是神秘得完全不可琢磨的。在人类的自我认识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哪些自我教育的规律呢?

黄全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及其重要。他对人的自我实现提出了八个建议。这八个建议浓缩了自我教育的精髓。

第一条:“集中全部精力去充分的、生动地体验每一个时刻”。

这条建议的关键词是“体验”。因为是非曲直、世态炎凉,需要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答案。我们常常不给孩子体验的机会,只规定孩子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结果,孩子变成我们牵线的木偶——拉一拉,动一动,不拉就不动。

第二条:“把生活看作一个选择的过程,然后去选择它”。

由体验转入理性的、独立思考的“选择”,这好理解。这个建议的关键词是“过程”,作为“过程”,首先要讲究目标选择的正确性,其次强调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坚定性。最后,可能还有目标的修正和放弃的问题。

第三条:“倾听你自己的声音,相信你内在的需要”。

这条建议的关键在于,选择的时候,要倾听自己的声音,不能人云亦云。相信自己,也不是盲目地自信,而是在清醒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自信。

第四条:“对自己负起责任”。

这条建议是说,无论是在体验、还是在倾听、或是在做才选择、甚至在放弃的时候,都不能自欺欺人、随心所欲,而要负起责任。

第五条:“不墨守成规,勇于表现真实的自己,敢于与众不同”。

这条建议与这个的传统观念有较明显的冲突。中国人的“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凡事减三分”……都是在跟这个建议唱反调。但直面中国人的这些困难本身就个绝好的自我教育。

第六条:“欣赏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之做得更好”。

美国文化鼓励孩子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中国人做事,首先不是看自己应不应该做这件事,而是先考虑别人会怎么看待我做的这件事。中国人习惯用“别人怎么看”来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结果是棱角磨掉,还怎么敢为天下先?怎么能有秀于林的“木”?

第七条:“创造更多更好的经历,用积极的眼光观察世界和人生”。

这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般意义的与众不同并不是件难事,比如染发、穿奇装异服等,但既要与众不同,又要做得最好,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创造更多更好的经历”是这条建议的核心。

第八条:“不糊弄自己,认清自己的立场,并且找到放弃它们的勇气”。

既要“坚持”,又要“反思”,看起来矛盾。实际上,“反思”与“坚持”并不一定是对立的,“反思”可以导致“放弃”,但“反思”也可以使得“坚持”到底的信念更加坚定。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总是喜欢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把结论或结果告诉孩子,忽略让孩子自己去证实或证伪一个假设。其实,由自己去证实或证伪一个假设,这是最深刻、最典型的自我教育。从小让孩子历练这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的、有时几乎让人窒息的“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不亚于武侠小说里的打通阴阳生死玄关。

孩子有了智慧及“撒网捕鱼”的能力,还愁没有“鱼”吃吗?

记者萧于:给孩子灌输知识、给孩子传授答题技巧、让孩子在各类考试中拿高分、取得好成绩是相对容易的事,而让孩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却是很不容易见成效的事。在这分数决定一切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家长该持怎样的观念、才能不受旧体制的牵制、真正肩负起素质教育的职责、培养起后劲十足的一代新人?

黄全愈:

很多中国孩子,小时候聪明过人,光彩照人,可长大后风光不再、甚至患上生理、心理的疾病;许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包括矿矿),年纪越低时,领先美国孩子的差距越大,年纪越高差距越小,到了高中与美国优秀的孩子相比,已经看不到或者几乎没有差距。这个现象一直在我的观察和思考中。

都说“授人以鱼”比“授人以渔”容易,那时因为给成框的鱼当然比一条条钓的鱼要快。灌输知识的教学可以在培养能力类的教学举步维艰、收效甚微时立竿见影地“灌”了许多知识、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是灌输类的教育至今还有市场的原因。

但是,为什么接受灌输类教育的学生,会越往后发现问题越少、后劲不足呢?原因并不复杂,那时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没有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要培养后劲十足的一代新人,就得明白,学东西又多又快的聪明孩子并不一定就是智慧孩子。

什么是智慧的孩子?可以参照:能够提出问题;极具好奇心;有狂热的可笑的主意;不仅玩得愉快,考试成绩也好;能深入细致地探讨;表达有力的观点;能概括抽象的东西;更愿与成人交往;能演绎推理;喜欢寻找课题;长于创造新的设计;学以致用;善于发明;勇于猜想;热衷于钻复杂的牛角尖;及其善于观察;善于反思、反省……

虽然,在中国,如此培养智慧的孩子多多少少会影响孩子的应试和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孩子光有应试能力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孩子有了智慧及“撒网捕鱼”的能力,还愁没有“鱼”吃吗?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