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预言:三十年后实施真正素质教育
在台湾教育考察期间,与万芳高中的几位校领导在一起谈台湾的素质教育,其中一位女士告诉我们:二十年前的台湾基础教育与大陆基本相同——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都是一门心思抓分数。但二十年后的今天,台湾的基础教育已经和大陆有了天壤之别——接近于西方的素质教育与公民教育。由此,我也在思考咱们的基础教育二十年,或者说三十年后,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第一,三十年前的初中教育是个什么样子?
三十年前,也就是1986年之前,那时,笔者正在上初三。初中三年的基本印象是这个样子:
1.笔者就读的是县城里的“县中”,基本是县里最好的中学,有高中,有初中,可以作为一个中学的范本。
2.初中所有学科都很重要,似乎没有什么小学科(副科),老师们都教得很带劲,特别是小学科,都是我们喜爱的,生物课上有显微镜看洋葱的细胞,有老师从河里捉来的水螅,有实验课上杀鱼看鱼鳔,等等,我们学得津津有味,课后都学老师的样子画那些细胞什么的。
3.初一年级没有晚自习,我们都在家里做作业,作业做完就和同院的孩子在家院子里玩,或者看一些课外书,据说住校生上晚自习,但不知道晚自习是如何上的。
4.学校阅览室可以办理阅览证,阅览室是两间大教室连在一起的,中午和下午两节课后都对学生开放自由阅读,每次去的时候,里面人都是满满的,好像以高中学生为主。图书室每周对学生开放一次,大概是分年级开放,我记得我只能在每周三下午去借书还书,书的封三有借阅记录,可以看上面都是学生们借阅的时间。
5.每当考试的时候也挺紧张的,死命的背书、做题,好多时候背书都在学校院子里的树下,没有老师管理,每学期两次考试,其他偶尔有小测验,那时候,凡是老师刻写的讲义都当成宝贝收起来,叫做“学习资料”。
6.体育课主要内容是队形队列、单杠双杠、跳山羊、跳高跳远、铅球等,每周都有两到三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的运动会都很隆重,学校有文学社,每逢重要节日都在办公楼前举办文艺联欢会,各班级负责出节目。
7.初三的时候很紧张,每天都有大量的题目要做,特别是理科,老师们都来抢时间,讲义不是很多,抄黑板比较多。那一年过得飞快,但似乎没觉得累。
第二、二十年前的初中教育是什么样子呢?
二十年前,也就是1996年前,那时,笔者在城郊的一所中学任语文教师,印象是这个样子:
1.副科不那么重要了,学校在统计分数的时候分为含副科和不含副科两个总分,但是以不含副科的总分为准。
2.所有学生都上晚自习,每节课都有老师上课。
3.学校阅览室杂志报刊不少,只对教师开放,学生只能看看报栏中的报纸。
4.每学期都有一次表彰大会,给年级前多少名的学生戴大红花。
5.初三的复读生不少,我工作的1991年,学校里就有好多的复读生,据说他们都有双重学籍,冒名顶考也是有的,复读生以考小中专为目标,他们并不想考大学,目的是为了转户口。
6.有一种被称为“月考”的名词进入校园,月考被学校领导看得很重要,从出卷到监考再到阅卷,领导都要求按照县里统考的标准进行,考试之后,要排名对比。
7.有一种被称为“年级组”的管理形式进入校园,一个学校都有三个或者六个年级组(完中),每个年级组带有一定的独立性,年级组之间互相攀比,看谁管理的严格有成效,于是,各种类似军队、监狱的管理模式逐渐成型。
8.有一种被叫做“补课”的上学模式开始大面积推开,最初只有高三年级组进行,大家都认为需要补课;高二年级组觉得高二也不能放松,等到高三补课就晚了,于是高二补课开始;高一年级觉得紧张应当从高一抓起,不能让学生上了高中有松一口气的感觉。高一学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高一补课顺理成章。高中都补课了,初三是毕业班,怎么能不补课呢?那学校领导不说初三年级主任不负责吗?考不上几个小中专,不全是不补课的问题吗?初三补课开始;“初二是分化的年级,必须抓住了!”补课是最好的方式啊……在国家推行双休日的1993年前后,教育部门的干部都觉得学生不该休息两天,必须补课一天……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中国基础教育课改与补课的发端。
9.以月考、补课为起点,以每学期月考与统考的排名比较为标志,中学的应试教育开始走上了二十余年的极致路程。
10.学校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少了,自习课几乎全部都排成了主课的辅导课。
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会一直这样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中国的基础教育终究也会走上真正的素质教育的道路。
笔者可以预言:未来的三十年后,中国的基础教育会有大的改变,不会再是今天极致的应试教育。理由如下:
1.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界发展趋势,趋势不可改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发展都有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应试教育在过去的二十年至今,已经走到极致,极致之后的衰落是必然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今天的不少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教育执行者(教师)、官员、学生家长等人群都已经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他们目前既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鼓吹者,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必定,他们也是推倒应试教育的力量之一。
4.今天在校的学生,他们一部分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同时,城市学校、一些理念先进的县镇地区的学校,已经在尝试实施素质教育,有的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形成了可以推广的经验,这样的经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经过“尝试素质教育”教育出来的学生,他们心灵里已经根植了素质教育的种子,当这样一批人走上教育岗位后,他们将是素质教育的忠实推广者,他们,将在二十年后成为教育政策制定与教育管理的中间力量。
可以预见,三十年,甚至不到三十年,我们的基础教育会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那时,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春天!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