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需要不同的声音
文|史录选(甘肃泾川丰台张观察小学校长)
“学校是属于谁的?”昨天下午,有个老师这样问我。
“说到底,学校是属于学生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个老师突然笑了,对此,我感觉好奇怪。
我哪里说错了?开始自我反思。
我是个忍不住性子的人,于是,我反问他:“我说错了吗?”
“你是借用了专家的话。”他说着,微笑。
话里有话,本来,我不重视这个问题,可,他这么一说,我又不得不开始深挖细刨问到底了。
他发觉我开始认真了,借故,匆匆离去。
可,留给我的是自我深深的反思。
之一: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每次开会安排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被我的讲话占去了;班级纪律混乱,立即会出现我指责老师的声音;晨检时间,也会听到我讲话的音迹,等等。我说的多了,老师会不会感觉到学校是校长指手画脚的天下,我又少说,部分老师自觉性差,迟到,早退,安排的工作拖拖拉拉,对此,我问自己:“学校需要不同声音吗?”
首先,我肯定的一点是学校需要不同的声音存在,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一首歌曲,谱曲时需要不同的调式搭配,一所学校,自然需要不同的声音存在。校长的声音,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家长的声音,还有树木摇动的声音,枝头飞鸟鸣叫的声音,或者,风吹纸屑飘飞的声音,风筝越过楼顶盘旋的声音,这些声音,或者听到,或者想象,或者触摸,或者感应;这些声音,或许让我们自鸣得意,或许让我们闷闷不乐,假如,校园只是响起校长一个人的声音,这种声音,第一感触就是怪怪的,其他人哪去了?这校长太专断了吧?接下来,就是沉闷,沉闷过后,就是缺乏活力。由此,那位老师的提问——学校是属于谁的?提醒了我。学校是属于大家的,这个大家包括自然界和阳光、白云。
校园里,校长把说话的时空应该留给老师和学生,诚恳地聆听他们每一个人究竟再说什么,或者,揣摩他们究竟想说什么。聆听,学会聆听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校长只有学会了聆听老师的声音,根据这种声音思考如何去管理,这样,管理才有效。如果先说,后管理,这样的方式短时有效,时间久了,被管理者疲惫了,也就不在意管理的严苛。平日里,我说得的确有些多。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因此,让主人说一说,也是一种自我权力的发挥。
之二:不同声音需要甄别吗?
每一个老师的声音需要甄别,孩子们的声音需要赏识。
比如,一个学生呼喊某某老师的绰号,这种行为的确需要纠正,但,我们要从另一个层面分析,喊绰号是对老师的侮辱吗?我曾经调查了三名有过类似情况的学生,一个是“有意但出自于好奇”,一个是“提醒但毫无恶意”,一个是“只是好玩过瘾”,为此,我们对这种情况就要仔细甄别,不同的学生,再教育的过程中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统统一个模式“这是一种侮辱”而去惩罚学生,这样,在那些学生心里,也是一次对老师教育水准的轻视。有的老师为啥会被许多学生所敬重?被敬重是因为教育分层次绝不是一刀切。
甄别不同的声音,我们要有一种谦恭的态势。善于聆听,尤其反面的意见,我们更要仔细听,并且微笑着听。哭着脸,有谁会真正地怜悯这样的颜面呢?笑脸会化干戈为玉帛。
再如,晚上,有个老师站在校园里唱歌,好多人一定会认为他有神经病?是吗,可我一般不这样认为。虽说唱歌的老师打扰了我睡觉,难以入眠,但是,我总是会用一种欣赏的心态猜测唱歌的老师家里一定遇上了好事?好多人总是把自己不喜欢的看得一塌糊涂,如果,换一种角度,那么,我们的朋友就会多起来,反对我们的人也会越来越少。随便把一个人定性为神经病,这是一种缺失师德的行为。
总之,校长少说为妙,待他人露出破绽,或者话说多了,自然,我们就有与他们沟通的条件了。出现了不同声音,不要惊慌,也不要愤怒,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聆听,想想这些声音对我们有什么益处。思考多了,路子就宽了,我们显得就大度了。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