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谁为没有生活能力的学霸孩子负责?


时间:2016-07-16 09:27:42   编辑:淮安教育网

今天刚看到这个消息,来自大西北的女孩儿小兰,当地最有名的学霸,从初中起一路被保送,在北京最好的一所学府读到博士后,去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又拿了个博士后,昨天,双博士后的她终于回国了。不过她回国的原因有点令人啼笑皆非,不是因为她学习不好,而是因为她没钱没地方住。(搜狐4月27日《留美博士后没钱没地住被遣返 反复称只会学习》)

小兰的成长具有普遍性,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好学生——除了学习好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我们看看其成长经历:小兰自幼聪明好学,父母也以小兰优异的学习成绩为傲,竭尽全力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不让她干任何家务活,小兰的任务也只有一个,学习。她没有让父母失望,从初中起就被一路保送,到北京念上了一所全国最好的学校,本科、研究生、博士,然后就博士后了。在国内已经读到头的小兰,又被推荐到了美国BF大学,申请到了一个类似于我国希望工程的奖学金,这样继续读着,一不小心又博士后了。

中国有多少孩子是这样的啊,除了会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会。我们不能不说,小兰的人生是一个悲剧。因为生活能力的缺失,她注定会痛苦地“生活”一辈子。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要学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艺术,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其他。但一个人不会生活不知道怎样生活没有一点生活能力,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活活饿死除非父母养一辈子,一个是适应不了生活而发疯。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与幸福快乐毫无关系。

但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家长的错,这是教育的错。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教育,没有一个环节指向生活,没有一个与生活相关,纯粹是为了应试。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培养出“只会学习什么都不会”的所谓“好学生”,让家长骄傲,让学校自豪。可是,不会生活的孩子的痛苦谁能承担?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一个人首先要能养活自己,即要有生活的能力。可是,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而是一开始就剥夺了孩子学会生活的能力。孩子小时候想做点家务活,很多父母都会严词拒绝,这样教育孩子:“你什么都别干,只要把学习搞好,只要考出好成绩!”或者这样说:“你什么都别管,只管好你的学习;你什么都不要操心,只要操心好你的学习!”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孩子想独立,家长不允许;孩子想独立,家长不同意。学习,学习,学习,孩子的成长中只有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不管孩子会不会穿袜子会不会洗衣服会不会扫地擦桌子。有时,我们的孩子并不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我们成人故意赋予孩子这样的坏习惯。因为在我们成人眼里,洗衣盛饭之类的家务活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考高分,是孩子成长唯一的目的!

不是孩子不想学会生活的能力,而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剥夺了孩子生活的能力。与生活没有关系的教育,缺失生活的教育必然造就“只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的啃老族或寄生虫。孩子读书大学毕业前,我们可以养活他,但是我们能够养孩子一辈子吗?孩子毕业后,即使找到好工作,但没有生活能力,他能够快乐幸福吗?他能够拥有一个好生活吗?我们教育孩子培养孩子,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吗?但为了好生活的教育跟孩子的生活没有一点关系,这是什么教育呢?这能称得上是教育吗?这样的教育不是南辕北辙的笑话吗?

诸多小兰的悲剧已经证明,缺失生活的教育是毫无价值的。很多朋友关心我在读高中的孩子,叮嘱我把出国留学的钱给孩子准备好。在大家眼里,作为父母只要把钱给孩子准备好就可以了,其他的什么都别管了。我听了这样的建议,只是呵呵一笑。我心里在想,给孩子准备好出国留学的钱,第一我没有那个能力,第二我也不想,第三什么都给孩子准备好让他做什么。我心想,孩子有能力就去争取奖学金,没有奖学金就别出国了。没有那个能力,出国又有多大意义呢?

上什么 的大学都是为了生活,读到博士后也是为了生活,在哪里读书都是为了生活。与其让孩子读名牌出国留学,不如从小就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让他自己为自己打拼好生活。这样的生活是谁也拿不走的,这样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过去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我要说“可恨糊涂父母心”。愿天下父母从小兰的遭遇中汲取教训,不要再重蹈小兰的覆辙重演小兰的悲剧。

为了更好的教育——新父母在线公众号为阅读量7000万+的搜狐自媒体人孤烟直创办,湖北最有影响力的原创教育公众号!定位:父母智慧之光,孩子幸福之源。宗旨:为教育发声,为父母解惑。追求:帮助每一位父母做最好的自己!点击下面图片识别二维码免费订阅后可免费咨询——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