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教育新闻

对话郑晓静:?双一流大学要做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


时间:2016-07-14 08:06:05   编辑:淮安教育网

教育周刊:在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您是唯一一位在现场的高校校长,您认为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高校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郑晓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高校提供更加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当前,大学就是要有更加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绝不能简单地为了创建一流而创建一流,必须始终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主动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一流建设的全过程。

为此,我们提出了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西电思路”:即“国家急需、世界一流、集中力量、补齐短板”。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中国大地,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对标国际前沿,致力于解决那些事关人类福祉的根本性科学问题,特别是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先导性问题和关键瓶颈性问题,做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同时,通过协同深化学校内部的综合改革,汇聚人才,整合资源,集中财力,着力解决学校科研“软”和“散”以及“两张皮”的短板,真正以重大问题的解决产出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最近,学校已经决定先行启动“一流建设”,着力在解决重大问题中培养人才、产出成果、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进而提升学科影响力。

正是这种对国家需求的强烈使命感与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激励着西电在上世纪50年代率先开设了信息论、雷达、通信等专业,开创了IT学科先河;在网络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的当今又率先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并成为国家首批两个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之一。我们这个新学院的定位是要成为网信安全领域的关键人才培养的基地、核心技术攻破的突击队、建设发展咨询的智库和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

教育周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这两支中国信息感知技术领域的国家队,共同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2012年8月揭牌以来,无论是在发展成效还是机制创新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能简要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吗?

郑晓静:学校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要还是想更好地服务国家信息感知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以需求为牵引,带动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而着力打造我们国家信息感知技术领域新理论、新体制、新技术、新器件的创新研究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经过两年的培育与运行,2014年中心以全国第二、行业产业类第一的成绩正式通过了国家“2011计划”评审认定。总体而言,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我们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集中力量突破关键“瓶颈”问题的定位是准确的;其二,我们对国家“2011计划”通过科研、学科和人才培养这“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协同创新的理解是准确的。

教育周刊:有哪些具体经验?

郑晓静:一是“双核”。学校是这个中心的牵头单位,中心实行双理事长制度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也就是说,中心的最高管理机构是一个“双核”运转模式,中心不仅仅由高校领导,企业除了在投入资金外,也更多地参与到中心组建、人员任命的工作中去。二是“流动”。按照“淡化属性、按需聘任、动静结合”的原则,中心人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也就是说,来自协同单位的各类人员,在中心工作时只流动并不调动,有效促进了协同创新体的人才流动,打开了人才流动的壁垒。三是“共享”。协同单位均是独立主体,协同目标达成一致后,核心在于确立信任机制和协作模式,形成双方都认可的利益机制。为此,学校与中国电科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了隶属于中心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这一研究院具有独立法人运行资格,为各参研单位、个人的成果收益提供了有效组织保障。总体来说,中心成立后,作为一个协同体承担项目,改变了以前一家承担不了大项目、多家pK小项目的局面,双方共同承担了一批863重大项目、973项目、专项任务,一批关键技术也随之实现突破。

教育周刊:您曾提出:“帮助青年人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和道路,是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是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万众创新’的源头与关键。”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未来感到迷茫,如何帮助他们找到人生发展方向?

郑晓静:大学有别于义务教育最直观的一点就在于,它是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区,更加贴近社会。青年人经过此过渡区的洗礼之后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是帮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的过程。

怎么让他们找到自我并成为更好的一个我?应该有五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在职业层面,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丰富、更加系统深入、与社会联系更紧密的各类课程,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更加成熟地选择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二是在专业层面,对他们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帮助他们获取未来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三是在思维层面,帮助他们掌握逻辑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内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法,学会将书本和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改变社会的现实力量;四是在精神层面,通过大学这样一个富有文化气息之地,提升品位、涵养底蕴、品味和思考人生的价值,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五是在实践层面,让他们在多元文化的互动、理解和包容中经历“南来北往”、见识“南腔北调”,体验失败、分享成功、学会求同存异,慢慢将人类社会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内化为自我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们强调的基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体系,就是要通过学校的激励、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不断认识自己,充分激发他们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把知识建构进他自身独特的意义结构中,形成探索性思考的能力,而这也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创新既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创业没有特指的行业,也没有特殊的群体,不能将其狭隘地将创新创业理解为只是针对少数有志于创业学生的单独“处方”,更不能简单地把创新创业教育看成一种为了促进就业的应景之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两个隔绝的东西,而是应该将敢为人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和文化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之中,融入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

如果真正通过大学的教育,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造就创业本领,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走上自我发展之路,那么未来,他们必将能够成为有批判性思维和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建设者,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出更强、更大的贡献度和支撑力,并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也一定能够始终找准方向、为之努力并最终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文刊登于人民政协报2016年7月13日第10版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