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倾力关爱外来务工者子女
【编者按】“六一”又近,这是普天下儿童欢乐的节日。在送给儿童们节日祝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灯火阑珊处”,看看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是随同自己的“农民工”父母走进城市的。他们比“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幸运,可以伴在父母身边;他们又比身边的城市儿童尴尬,因为“身份”问题,他们的入学问题,一度成为许多大城市的社会问题。现在,北京已经给“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以“同城待遇”,我们的城市规模不大,但也有不少这样的孩子,他们在城市里是否也享受到应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流动的花朵”需要呵护
15岁的小雪,有一双爱笑的眼睛。这个来自河南周口市的女孩,随着打工的父母来到淮安,是一个“新淮安人”。
小雪就读于市第三中学初二年级,她告诉记者,十分喜欢自己的班集体,因为这里有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尤其令她难忘的是,15岁的生日,就是班主任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为她庆祝的。当生日蜡烛点燃,同学们齐唱《生日快乐歌》的那一瞬间,幸福的暖流紧紧包围着她,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
不少打工人员的孩子都有过转学的经历,他们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而“流动”,他们被人们称为“流动的花朵”。
市第三中学是我市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之一。在该校初中部,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该校初二年级部主任陈竹老师介绍,与普通孩子相比,这些“流动的花朵”,需要更多的呵护。在三中,这些孩子得到了特别的关爱。家境贫困的,作业本费、伙食费等减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老师帮助“开小灶”;内向自卑的,在老师的鼓励下,渐渐阳光自信……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据统计,目前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约为1.6万人,公办学校接纳15800多人,占98%以上。
一个也不能少
2009年6月29日,富士康实验小学揭牌仪式暨富士康科技集团爱心助学仪式在淮安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这所以富士康员工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小学,有效解决了打工者后顾之忧。
富士康科技集团自2006年底入驻淮安以来,员工人数越来越多,员工子女的入学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07年,淮安经济开发区在富士康科技集团对面新建了拥有一流设施的开发区城东小学,不久更名为富士康实验小学。富士康科技集团对该校进行持续、不定期的捐助,帮助学校更新和新增教学设备、设施,帮助学校提升软硬件水平和教学质量。
“确保学龄儿童受教育一个不能少,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得到良好教育。”这是我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指导思想。
在同一片蓝天下
怎样才能让这些“流动的花朵”与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教育,同在蓝天下绽放?“同城待遇”是我市给出的答案。即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里与本地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授课,并将他们纳入本地公共财政服务范围,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借读费,统一享受国家、省市的相关优惠、减免政策,真正实现“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孩子能否适应新的环境,是学校和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和教育环境不同,一些孩子没能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生入学后,老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他们融入新的环境。这些孩子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里孩子相比,英语、电脑基础较为薄弱。在开发区富士康小学,放晚学后,学校会按年级把基础薄弱的学生组织起来,由老师单独进行免费辅导。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由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少城里的孩子,还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里,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分享。市北京路小学每周免费为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辅导,语文、数学老师轮流值日,解决这些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城待遇”还表现在对生活困难务工人员子女的帮扶上。在各个学校,除了享受免收学杂费外,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享受到和城里困难家庭子女相同的待遇。市第二中学专门设立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爱心基金”,全校教职工和城里的学生纷纷捐款,到目前已达10000余元,用于对家庭困难和遇到突发事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帮扶。市延安路小学节日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别关照,经常向他们赠送一些书包文具等物品。市西安路小学经常组织教师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住处家访。此外他们还积极联系社会捐助,用以帮扶在校的贫困务工人员子女。
关怀心灵 播洒阳光
在采访中,市第三中学魏荣老师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班上一个男孩随母亲从外地来到淮安。男孩的家境不宽裕,靠母亲在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卖菜为生。
开学了要缴作业本费,男孩是全班最后一个缴费的孩子。他涨红着脸,走到魏老师面前,慢慢地伸出手,将一叠皱巴巴的毛票递给老师。魏老师接过钞票,微笑着对孩子说:“你真是太好了,知道老师需要零钱。谢谢你!”男孩原本不安的表情顿时变得轻松,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这个故事让记者既心酸又感动,心酸于孩子的敏感和自卑,感动于老师的细腻和爱心。
外来务工者子女融入都市生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并不仅止于让他们和城里的同龄人坐在同一间教室。由于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的原因,一些孩子进城后,常常会显得内向、孤僻,不自信。对于他们而言,心灵的关怀,也许比帮助提高学习成绩、解决生活困难,显得更为重要。老师和同学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举动,往往会给他们带来难以想象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更自信、更主动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而一个心灵充满阳光的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富有爱心、懂得回馈的人。
关爱“流动的花朵”,请从关怀心灵开始。
淮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