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淮安新闻

重庆市对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时间:2016-09-01 09:14:34   编辑:淮安教育网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就业政策经办和工作落实的载体,是直接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窗口。近年来,各地按照机构、人员、经费、职能、制度“五统一”的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随着人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表现在:一是经费投入有待增加。二是工作队伍有待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正式编制人员不够,临时聘用人员较多。三是业务经办有待规范。部分地方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业务经办不一致,制约就业服务工作高效开展。四是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

????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是推动人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根据就业工作新形势和新任务,以满足工作需要、方便群众和经济实用为原则,综合考虑服务对象数量、地理交通、服务半径、服务内容等因素,明确基层平台场地面积、功能、数量等建设标准和办公设备配备标准。逐步拓展基本就业公共服务范围,充实服务项目,细化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同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用硬性指标加以规范,切实提高经办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职责,省、市、区县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制定落实各项就业服务政策,统筹协调辖区内就业管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负责开展以就业援助为重点的就业服务,具体经办各项就业政策,实施就业调查统计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岗位职责、政务公开、监督投诉等制度。全面梳理各项就业服务内容,特别是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的经办流程,进一步简化优化程序,规范业务办理。推动就业服务前置。开展“一柜式”服务,推行首接负责制。

????三、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专业化建设。完善基层平台正式编制工作人员招录条件、标准和程序,严把“入口关”。适当增加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事业编制,积极研究推动基层平台事业编制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村官、下派挂职干部等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基层就业服务,扩大选派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平台服务的规模,不断充实工作力量。加强对基层平台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建立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基层平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四、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加快就业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并逐步实现所有社区(村)全覆盖。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间数据共享和系统整合,推进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强化与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实现劳动者办理就业业务时,凭读卡器读取身份证信息直接进入就业信息系统。着力提高基层平台的信息系统使用率,推动就业数据的认定逐步由报表数向系统数转变,让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减少人为因素。利用网站、微信等现代信息媒介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通道。

????五、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社会化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为就业服务提供资助和捐赠,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提供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平台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强化对基层平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与发改委、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基层平台建设的分类指导,在经济发达地区打造品牌,创造经验。对相对滞后地区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基本的服务功能。(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李云勇)

淮安职场资讯